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1)
2023(3674)
2022(3074)
2021(2831)
2020(2364)
2019(5204)
2018(5422)
2017(8893)
2016(5741)
2015(6581)
2014(6794)
2013(6090)
2012(5658)
2011(5145)
2010(5300)
2009(4663)
2008(4487)
2007(4150)
2006(3564)
2005(3128)
作者
(17873)
(15049)
(14950)
(14180)
(9330)
(7160)
(6811)
(5933)
(5820)
(5479)
(5095)
(5017)
(4984)
(4920)
(4846)
(4755)
(4532)
(4515)
(4453)
(4159)
(4020)
(3994)
(3750)
(3594)
(3473)
(3402)
(3384)
(3253)
(3219)
(3169)
学科
(12311)
经济(12285)
管理(11515)
(8775)
(6625)
企业(6625)
理论(6577)
教育(6137)
教学(5989)
(5927)
中国(5623)
(5353)
(5099)
(4938)
学法(4118)
教学法(4118)
学理(3644)
学理论(3644)
(3604)
方法(3488)
(3363)
银行(3310)
(3233)
地方(3185)
(3165)
金融(3158)
农业(3101)
业经(3005)
研究(2862)
体制(2746)
机构
学院(73968)
大学(71774)
研究(29635)
科学(21161)
(20853)
管理(20334)
(19979)
中国(19772)
经济(19178)
(16812)
(16688)
理学(16679)
农业(16657)
理学院(16411)
业大(15882)
管理学(15738)
管理学院(15620)
研究所(15532)
技术(14195)
(13339)
中心(12721)
(11786)
(11683)
师范(11476)
(11162)
农业大学(10742)
北京(10546)
(10448)
(10334)
职业(10106)
基金
项目(51066)
科学(36791)
研究(36566)
基金(31601)
(29716)
国家(29431)
(23267)
科学基金(22776)
教育(19468)
(19278)
社会(18462)
社会科(17142)
社会科学(17137)
编号(16473)
基金项目(16235)
自然(15434)
自然科(15043)
自然科学(15033)
自然科学基金(14721)
成果(14508)
课题(13772)
资助(13311)
重点(12453)
(11283)
(11039)
计划(11020)
科技(10990)
(10877)
(10731)
创新(9984)
期刊
(25341)
经济(25341)
中国(22809)
研究(21012)
教育(20452)
学报(20226)
(19959)
科学(14365)
大学(14354)
学学(13527)
农业(13259)
(8570)
技术(8404)
管理(7912)
职业(7425)
(7028)
业大(6553)
(5673)
农业大学(5360)
(5230)
金融(5230)
林业(5046)
技术教育(4776)
职业技术(4776)
职业技术教育(4776)
业经(4733)
科技(4458)
(4331)
论坛(4331)
图书(4149)
共检索到118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志彪  李汉霞  周国林  
取番茄不同苗龄的无菌苗子叶进行培养,发现以14天苗龄的子叶培养不定芽再生频率最高,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对子叶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大,但对不定芽的分化有较大影响,其中以MS+Zt1mg·L~(-1)+IAA1mg·L~(-1)效果最好。在同样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待芽长至1~2cm长时转到生根培养基上即可在短期内长出根系,成为再生植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华  程智慧  李海燕  王宝云  陈丽萍  刘绍  
以加工番茄BO 2和BO 4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以M 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ZT,6-BA与不同浓度的IAA组合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ZT和IAA组合中,对2个番茄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芽诱导均以M S+1.0 m g/L ZT+0.05 m g/L IAA培养基为最好,BO 2品种子叶和下胚轴的出芽率分别为32.7%和24.5%,BO 4品种的分别为37.3%和28.2%;在不同浓度的6-BA和IAA组合中,诱导BO 2外植体出芽率最高的培养基是M S+2.0 m g/L 6-BA+0.2 m g/L IAA,子叶和下胚轴的出芽率分别为27.3%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春梅  高必达  
为了尽快地使番茄子叶获得较多的再生植株以及提高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 ,使番茄的遗传转化研究与应用得以顺利进行 ,以番茄子叶为外植体 ,系统研究了番茄子叶切段大小对诱导出芽的影响 ,生长素IAA和NAA对生根的影响 ,以及移栽土的灭菌处理、空气湿度、再生苗的生根状况等对移栽成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刚展开的子叶横切成 3段时可得到较多的再生芽 ;在MS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IAA能形成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再生苗 ;移栽土灭菌处理或再生苗生根差 ,都无法移栽成活 ;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移栽苗萎蔫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钟信  张宗江  刘艳军  江倩云  米景九  
随意收集到的8个商品辣椒品种的子叶外植体在PD培养基上形成芽丛,转移到PE培养基上伸长为具2~3个节的茎芽,茎芽在PR培养基上生根,得到了再生植株。芽分化率达100%,移栽成活率100%。外植体切除芽后回到PD培养基上的反复操作可重复诱导芽的分化,提高繁殖系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明华  王飞  陆秀英  
以10个辣椒品种的子叶为试材,探讨了影响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再生的各种因素(子叶外植体的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硝酸银及光照强度等),筛选出辣椒子叶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5.0 mg/L+IAA1.0 mg/L+AgNO34.0 mg/L,平均芽分化率达到90.5%;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3.0 mg/L+IAA1.0 mg/L+GA32.0 mg/L+AgNO3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2 mg/L+NAA0.1 mg/L,建立了辣椒高效再生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曹寿椿  
用矮脚黄的子叶建立了不结球白菜高频率再生体系。在MS+6-BA10mg/L+NAA0.3mg/L培养基上,外植体分化率达70%,每一外植体可产生9.6个不定芽。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子时离体再生植株的影响,发现11~15d苗龄的子叶分化效果最佳。MS+NAA0.2mg/L对根的诱导最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宏  刘小俊  梁根云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李跃建  
以华北型黄瓜‘川翠3号’、华南型黄瓜9361和9149为试材,开展了黄瓜子叶在不定芽诱导和不定苗分化两个阶段所需的激素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在MS+1.5 mg/L 6-BA+1.0 mg/L ABA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20 d左右,转入MS+6-BA 0.3mg/L的不定苗分化培养基,3种黄瓜都能获得较高的植株再生率,平均外植体成苗数在2.2以上。从外植体接种到再生苗移栽仅需8周。再生苗移栽后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曹寿椿  佘建明  蔡小宁  陆维忠  
用 1 0g/ 10 0mL纤维素酶 (OnozukaR 10 ) ,0 1g/ 10 0mL果胶酶 (MecerozymeR 10 )及 10mmol/LCaCl2 ·2H2 O ,0 7mmol/LKH2 PO4 和 0 5mol/L甘露醇的混合酶液 ,从 14~ 18d苗龄的不结球白菜子叶上分离出高产率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KM8P1附加 2 ,4 D 0 5mg/L、 6 BA 0 2 5mg/L、NAA 0 5mg/L、葡萄糖 9 0g/ 10 0mL、蔗糖 1 0g/ 10 0mL、半乳糖0 0 3g/ 10 0mL液体培养基上 ,分裂旺盛。形成愈伤组织后经芽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启鑫  黄美连  吴晓萍  庄东红  
【目的】建立君迁子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转基因操作奠定基础。【方法】以君迁子幼叶为外植体,研究适合其再生植株的叶片部位、放置方式、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暗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叶片基部上表面朝下接种于1/2MS+ZT5.0mg·L-1+IBA0.01mg·L-1的培养基,先期暗培养5周后转移至正常光照下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分别为100.0%、85.3%和2.8±0.6个。再生芽接种于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上,30d时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达5.4条和3.7cm。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30d时成活率达98.5%。【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凌波  陈颖  孙振元  杨学军  赵梁军  
以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子叶柄、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以1/2 MS、B5和Helle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KT,TDZ)及生长素(NAA)诱导下胚轴直接再生不定芽。实验结果表明,暗处理30 d,靠近下胚轴的子叶柄接种在1/2 MS+0.3 mg.L-16-BA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分化率最高达64.67%;下胚轴接种在1/2 MS+2.0 mg.L-1KT+0.05 mg.L-1NAA和Heller+0.5 mg.L-1BA+0.1 mg.L-1NAA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分化率接近,达到24%左右;无菌苗的叶片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娟旭  刘玲  王静  余义勋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of Acacia auriculiformis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re-differentiation of the callus from the hypocotyls explants.The effects of plant regulator compositions on the induction of callu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in vitro culture were studied.The optimu...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宝德  赵美华  
选用8个大白菜亲本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植物激素、品种、苗龄、取材部位及外植体放置方式对大白菜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子叶再生培养基为MS附加6-BA 2 mg/L,NAA 0.5 mg/L和AgNO3 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NAA 0.2 mg/L。再生植株移栽时,最好在春季,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荣  陶承光  吕书文  杨国栋  王平  
以5个番茄F1杂交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变温处理和椰乳对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旨在优化番茄花药培养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发生率不同;培养基中添加0.5mg·L-1的2,4-D较NAA,5个材料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提高了10.04%;4℃48h+33℃72h的处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加入50mg·L-1的椰乳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植株再生的较优培养基为MS+0.2mg·L-1 IAA+2.0mg·L-16-BA+0.5mg·L-1ZT。基因型和培养基是愈伤组织的发生和植株再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的低温处理配合高温热激,及在培养基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顾美影  朱俊义  姜云天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 2.75 mg.L-1+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1.00 mg.L-1+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Kt0.30 mg.L-1+GA3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敏霞  刘湘萍  
通过对洋葱幼蕾的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影响洋葱幼蕾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即激素浓度和配比、基因型、低温预处理、花蕾大小和移栽条件,基本掌握了影响洋葱幼蕾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关键技术,建立起一套高频率的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利用洋葱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