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3)
2023(3172)
2022(2637)
2021(2441)
2020(2187)
2019(4585)
2018(4443)
2017(8406)
2016(4971)
2015(5159)
2014(5158)
2013(5123)
2012(4832)
2011(4373)
2010(4293)
2009(3858)
2008(3975)
2007(3530)
2006(2816)
2005(2583)
作者
(17278)
(14673)
(14384)
(13848)
(9272)
(7182)
(6552)
(5630)
(5468)
(5302)
(5038)
(4948)
(4845)
(4781)
(4739)
(4654)
(4421)
(4419)
(4321)
(4115)
(3919)
(3630)
(3592)
(3515)
(3312)
(3215)
(3176)
(3173)
(3091)
(3080)
学科
(15049)
经济(15028)
(12314)
管理(11370)
(10165)
企业(10165)
方法(8108)
数学(7050)
数学方法(6943)
(6744)
(5251)
(3818)
财务(3814)
财务管理(3807)
企业财务(3716)
中国(3707)
(3513)
(3494)
(3249)
银行(3206)
(3125)
金融(3122)
(3060)
技术(3016)
业经(2988)
理论(2618)
(2528)
贸易(2528)
(2479)
(2383)
机构
大学(70693)
学院(69804)
研究(27871)
(22914)
经济(22348)
(22273)
科学(21950)
管理(21016)
中国(18744)
理学(18651)
理学院(18330)
农业(18140)
管理学(17669)
管理学院(17546)
业大(16988)
(16396)
研究所(15422)
(15084)
中心(11954)
农业大学(11935)
(11504)
(11200)
(10725)
实验(10603)
(10486)
实验室(10244)
(9986)
(9899)
重点(9742)
财经(9420)
基金
项目(52960)
科学(39836)
基金(38815)
(37564)
国家(37306)
研究(30123)
科学基金(30029)
自然(22656)
自然科(22191)
自然科学(22180)
自然科学基金(21795)
(21569)
基金项目(20340)
(18635)
社会(18056)
社会科(17124)
社会科学(17118)
资助(16436)
教育(13970)
计划(13289)
重点(12717)
科技(12547)
科研(11149)
(10889)
(10841)
(10745)
(10386)
创新(10316)
专项(10233)
编号(9668)
期刊
学报(23262)
(21646)
经济(21646)
(20403)
科学(17004)
研究(16536)
大学(16007)
学学(15694)
农业(13462)
中国(13209)
(9501)
业大(7519)
管理(7457)
(7087)
农业大学(6198)
(5852)
金融(5852)
(5851)
林业(5433)
财经(4879)
教育(4836)
科技(4555)
自然(4329)
中国农业(4301)
(4144)
经济研究(4000)
自然科(3977)
自然科学(3977)
技术(3830)
农林(3339)
共检索到96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彦玲  张环  
以含对叶霉病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叶霉病菌侵染过程中PAL酶活性和次生代谢物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性、病原菌生理小种间的相互关系。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抗病品种的PAL酶活性高峰出现早于感病品种。番茄品种的抗病性与其接种后36hPAL酶活性变化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 96 )。另外,还成功地利用PAL酶活性变化速度这一指标对叶霉病生理小种的变异进行了生化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文硕  
健康的锥栗 (Castaneahenryi)皮层中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比活力与抗感病性之间不相关。不同抗病性的锥栗品种接种栗疫菌 (Cryphonectriaparasitica)后 ,PAL比活力均上升 ,接种 144h后 ,PAL比活力抗病性强的品种比抗病性弱的品种高。接种前以及接种后的各个时间内 ,木质素含量都是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高。绿原酸的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不呈规律性的相关 ,从绿原酸对栗疫菌菌丝生长影响的测定结果可知 ,锥栗体内的绿原酸浓度不足以影响栗疫菌。可见 ,接种后的皮层PAL比活力以及接种前、后的皮层木质素含量可作为衡量锥栗抗病性强弱的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玲  吴凤芝  
对抗病品种中农1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和感病品种中农6号、津研4号、秋棚4号接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测定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抗病品种出现3次与抗性相关的峰值,感病品种出现两次与抗性有关的峰值。PAL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仅与抗性有关,而且与感病与否有关。发病植株的PAL酶活性高于未发病植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枫  许雷  高洪文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了真叶期柠条根、速生期柠条叶、茎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并测定了PAL全酶的分子量。用SDS-PAGE鉴定了全酶的组成,测定了各亚基的分子量。结果表明:柠条叶中存在306KD和222KD两种PAL,前者是由82KD和74KD亚基组成的异聚体,后者是由74KD亚基组成的同聚体;而柠条根和茎中仅存在74KD亚基组成的222KD全酶。该研究为pal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淑婉  蒋敬  胡小根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简称PAL,下同)是高等植物体内苯丙基类(Phenylpropanoid)物质代谢过程的定速酶,它对木质素、酚类、类黄酮类等次生物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与细胞分化及植株抗御病虫害能力有密切关系。在木本植物方面,我们已研究过刺槐及松属树种的PAL活性,Whetten等也对火炬松PAL活性作了类似的报道,此外,Higuchi曾报道PAL在竹株木质化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杨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婷  林捷  邵雪风  欧晓敏  孙翠霞  鲁国东  王宗华  
以6周龄拟南芥生态型Columbia-4为材料,在0(CK)、5、10、15、20、25、30、35 mmol.L-1草酸(OA)胁迫48 h后,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以探讨OA胁迫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活性氧代谢及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K,PAL活性极显著地升高;SOD活性也受到诱导,在20 mmol.L-1OA胁迫下,SOD活性最高;CAT和POD的活性与CK相比,受到抑制,在20 mmol.L-1OA胁迫下,二者被抑制的程度最高,并且POD活性较CAT活性被抑制的程度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枫  耿贵工  张丽  金兰  陈志  
为研究枸杞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LcPAL在干旱和盐逆境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LcPAL基因(Genbank No.KX781247)。该基因cDNA长度为2 544bp,含有2 16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20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典型的PAL酶活性中心序列(GTITASGDLVPLSYIA),与其他植物的PAL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表明,枸杞LcPAL与茄科植物的PAL蛋白聚为一类,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现,LcPAL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威威  许锋  张芙蓉  王燕  程水源  
利用一对简并引物,从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中克隆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OfPAL,GenBank登录号为GU991822。OfPAL长866bp,编码288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发现OfPAL与其他植物的PAL基因高度同源。OfPAL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包含与橄榄、烟草、辣椒PAL蛋白质相同的脱氨基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PAL系统进化树显示,OfPAL与菊科植物的PAL基因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通过克隆OfPAL基因,可为桂花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以及桂花类黄酮积累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燕  许锋  杜何为  蔡荣  陈柳吉  程水源  
首次从夹竹桃中克隆得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cDNA片段,并命名为NoPAL1,GenBank登录号为AY747677,这也是首次从夹竹桃花青苷代谢途径中克隆得到的基因。NoPAL1长866个bp,编码289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发现NoPAL1与其他植物的PAL基因高度同源。NoPAL1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包含与水稻、玉米PAL蛋白质相同的脱氨基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PAL系统进化树表明,NoPAL1与乔木类植物的PAL基因聚类关系最近。克隆NoPAL1基因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调控夹竹桃花青苷的代谢从而调控夹竹桃花的颜色提供了基因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建仁  黄素红  李传道  程淑婉  
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acicola)是我国南方重要病害。在湿地松(Pinuselliottii)抗褐斑病选育研究的基础上对湿地松针叶中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生健康针叶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水平与针叶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在测定的13个无性系和单株中,4个易感株的酶活性较低,9个抗病无性系中除个别酶活性与易感株相近外,其余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都明显比易感株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株间差异相对较小,但在总体水平上,抗病无性系的酶活性和比活性也比易感株略高。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液处理后,无论是抗病针叶还是易感针叶,6-磷酸葡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国政  田世平  刘海波  徐勇  
Pichiamembranefaciens能有效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笔者观测和比较接种拮抗酵母菌P .mem branefaciens和软腐病菌Rhizopusstolonifer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桃果实接种P .membranefaciens +R .stolonifer 2 4h后 ,PPO和PAL活性开始升高 ,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只接种R .stolonifer也能诱导桃果实PPO和PAL活性的增加 ,但效果不如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的好。然而 ,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和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蒙  张雪  张宇  杨铭慧  刘海峰  
为了探究山葡萄果皮转色阶段影响花色苷组成的关键酶的表达,以山葡萄幼叶为试验材料,提取山葡萄基因组DNA,应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PAL基因(GenBank登录号:MH045991)的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采用Q-PCR方法对山葡萄果皮8个不同着色时期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AL基因的DNA序列全长是1 763 bp,具有一个1 67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5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1. 07 ku,等电点为5. 76,为稳定蛋白质。整个多肽链具有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与欧亚种葡萄同源性较高; PAL基因在山葡萄果皮8个时期的表达规律,分析PAL基因在后4个时期表达量的不规则变化,PAL基因在转色50%和转色100%这2个时期几乎不表达。PAL基因的表达调控受很多因素调节,在山葡萄生长发育前期呈一定规律变化,在后4个时期表达量呈不规则变化,PAL基因在转色50%和转色100%2个时期几乎不表达,这可能受到某种抑制PAL酶活性因子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莉  史玲玲  刘玉军  
对不同光质条件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探讨长鞭红景天次生代谢和环境调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长鞭红景天悬浮培养细胞生物量变化为S型曲线,6~9d进入直线生长期,PAL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细胞指数生长期急剧上升,至细胞干质量最大时,活性最大,生长停止期时急速下降至初始水平;2)不同光质在较长时间辐射处理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PAL活性也随之不同,其中长时间的红光处理有利于酶活性的提高,但生物量显著低于白光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锋  曹腾  宁迎晶  蒋丽阳  张威威  程水源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他植物PA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PCR技术,本研究首次从夏枯草中克隆得到了PAL基因的cDNA片段序列,命名为PvPAL,Gen-Bank登录号为JN65446。PvPAL基因cDNA片段长1 306 bp,其中编码区域为1 047 bp,编码34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vPAL蛋白质序列与丹参、地黄、黄芩、藿香等植物的PAL蛋白质高度同源。PAL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vPAL与唇形科植物的PAL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vPAL基因在根、茎、叶中均表达,其中根中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修鹏  黄杏  莫凤连  田丹丹  杨丽涛  李杨瑞  陈保善  
【目的】克隆甘蔗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和5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为此基因在甘蔗抗逆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分析,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中克隆PAL,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利用real-time PCR分析PAL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甘蔗PAL,命名为ScPAL,GenBank登录号为KC172559。该cDNA全长2 590 bp,含有1个2 11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04个氨基酸。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