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8)
2023(9356)
2022(8409)
2021(8065)
2020(6785)
2019(15594)
2018(15684)
2017(30007)
2016(16620)
2015(18696)
2014(18642)
2013(18521)
2012(16830)
2011(15085)
2010(14909)
2009(13354)
2008(12805)
2007(10866)
2006(9311)
2005(7863)
作者
(49790)
(41205)
(40925)
(38754)
(26315)
(19949)
(18505)
(16514)
(15718)
(14532)
(14199)
(13707)
(12989)
(12931)
(12859)
(12639)
(12560)
(12324)
(11763)
(11552)
(10519)
(10017)
(10016)
(9404)
(9244)
(9240)
(9112)
(9021)
(8375)
(8338)
学科
(60759)
经济(60691)
管理(46481)
(43506)
(36954)
企业(36954)
方法(30431)
数学(26198)
数学方法(25906)
(15902)
(15867)
中国(15045)
(14666)
业经(13749)
地方(12548)
理论(11184)
(10982)
农业(10627)
(10626)
技术(10539)
(10411)
贸易(10406)
(10087)
环境(10021)
(9620)
教育(9611)
财务(9562)
财务管理(9545)
企业财务(9042)
(8877)
机构
大学(233997)
学院(231282)
管理(93901)
(83584)
理学(82701)
理学院(81684)
经济(81439)
管理学(80140)
管理学院(79751)
研究(76736)
中国(53352)
科学(52354)
(50183)
(42565)
业大(39713)
(39520)
研究所(36590)
(36468)
中心(34028)
农业(33729)
(32242)
北京(31335)
(30629)
师范(30272)
财经(30050)
(27860)
(27403)
(26624)
技术(26162)
师范大学(24538)
基金
项目(168378)
科学(130945)
基金(121266)
研究(119286)
(106797)
国家(105897)
科学基金(90410)
社会(72196)
社会科(68197)
社会科学(68178)
(67219)
基金项目(65697)
自然(61954)
自然科(60488)
自然科学(60467)
自然科学基金(59366)
(56619)
教育(54868)
资助(49777)
编号(48667)
成果(38902)
重点(37488)
(36143)
(35363)
(35243)
课题(33658)
创新(32879)
科研(32753)
计划(32097)
大学(31069)
期刊
(89390)
经济(89390)
研究(64168)
学报(43539)
中国(42718)
(38425)
科学(37946)
管理(32940)
大学(31775)
学学(30019)
农业(27379)
教育(26754)
(25647)
技术(19187)
(15050)
金融(15050)
业经(14849)
财经(13565)
图书(13486)
(13414)
经济研究(13413)
科技(13002)
业大(12315)
理论(11953)
(11660)
(11323)
实践(11290)
(11290)
问题(11190)
技术经济(10641)
共检索到32051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亮  胡俊  高润蕾  苏高升  
为了筛选出对番茄溃疡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从健康番茄茎样本中分离得到186株内生细菌。用抑菌圈法测定,其中9株内生细菌对番茄溃疡病菌有拮抗作用。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 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作用较强的7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BM-31、BT-10、BT-9、BT-7、BT-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spp.),QB-22和QB-8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大祥  熊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晓燕  张庆萍  王燕春  席先梅  白海  
为快速检测番茄种子表面的带菌情况,以便及时有效防控番茄溃疡病,从而减少病害损失。试验用细菌基因组DNA试剂盒提取番茄溃疡病的总基因组,用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以番茄溃疡病菌的DNA为模板,使用专一性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对专一性引物的筛选,最终确定了Cla F1-Cla F2为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菌PCR的特异性引物。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模拟种子带菌,对浸种水的检测灵敏度达1×105CFU/m L。经PCR快速检测,22个番茄品种中只有黑贝番茄、粉红番茄和保罗塔带有番茄溃疡病菌,其余19个品种均未带菌。该方法直接对种子进行检测,不需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快速简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雨微  李梓嫣  邓硕真  汪玉清  
番茄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ato)是目前国内外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病害之一。为建立准确有效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本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人工接种方式(剪顶法、喷雾法、复叶柄注射法、茎顶端注射法和茎基部注射法)对番茄植株进行接种,比较和分析了接种后各群体植株起始发病时间、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平均死株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剪顶法和茎部注射法接种病原菌致病效果最好,发病率达到100.0%,病情指数>75.0,但是剪顶法接种后植株死亡率很高,接种40d时死亡率高达96.7%,不利于后续的遗传分析及留种;进一步分析发现茎基部注射接种时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传播速度更快;用5份抗感性不同的番茄材料及2个遗传分离群体共计742株番茄进行茎基部注射接种,结果表明该法接种后可以准确区分番茄材料的抗感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茎基部注射法接种适用于番茄材料抗溃疡病评价及遗传分析,为抗溃疡病番茄材料的筛选及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念武  王婷  沈建国  胡方平  
【目的】从口岸进境番茄种子中检测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一直以来都受检测周期的限制,快速、特异地从种子中检测该病原细菌需要新的方法。研究在锁式探针扩增方式上,选择连接酶依赖的PCR扩增方式,并结合实时荧光PCR技术,旨在建立番茄溃疡病菌基于锁式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为口岸番茄种子快速检疫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的一段特异基因Pat-1序列,设计锁式探针的T1和T2臂,使之与CMM的特异性片段碱基序列互补,再按照锁式探针的设计原则设计锁式探针和扩增引物以及荧光探针。试验时,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小萦  詹刚明  张荣  孙广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芳  刘秋  赵柏霞  刘志恒  齐小辉  刘长建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Cmm)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优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同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YH23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mm)具有抑制活性;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黄豆粉10g,地瓜粉10g,氯化钠2g,碳酸钙1g,去离子水1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d,接种量8%,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50r·min-1,优化后发酵液的最佳抑菌圈直径较初始发酵液增大47.2%;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NBRC 13433T)相似度为99.58%,聚类分析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该菌株YH23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善东  雷平  郭照辉  黄军  程伟  付祖姣  单世平  
从番茄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细菌18株,其中2株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株QGJ–6的拮抗圈直径最大,为20.2 mm,盆栽试验中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82.4%。逐步诱导拮抗内生细菌QGJ–6对硫酸链霉素产生抗性,通过灌根接种的方法,验证了菌株QGJ–6能在番茄的根、茎、叶中定殖。基于菌株QGJ–6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敏  涂璇  黄丽丽  王美英  阿里玛斯  康振生  
采用皿内对峙试验从17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皿内对峙试验共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株26株;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49.7%,接种番茄叶霉菌前和接种后喷施BAR1-5发酵上清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2.6%和50.6%;BAR1-5菌株发酵液原液和5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2.5%和33.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1株很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丽  赵建宇  孟祥坤  范玲超  
为筛选具有良好生防效果和生产应用价值的番茄内生菌菌株,从番茄植株内部分离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JZ3。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比较、16S r DNA序列和gyr B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Z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浓度为5×107cfu/m L的JZ3液体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可达82.04%,治疗效果约为30.54%。检测JZ3对高温高盐耐受性,结果 JZ3在高盐环境中的存活率可达70%,105℃高温高盐条件下处理15 min存活率仍可达56%左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纪明山  刘浩强  谷组敏  王英姿  祁之秋  程根武  魏松红  
拮抗细菌R26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含麦芽糖20g,牛肉浸膏8g,酵母浸膏5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 ,最有利于其抗菌物质的产生 ;当温度为32℃ ,pH值为7,在250mL三角瓶中装20mL液体培养基 ,接种量为30%(v/v)时 ,R26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抑菌活性最高。培养液中抗菌物质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培养36h达到最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青  李永杰  汪健康  查兴平  黄建明  何张江  康冀川  
为探究内生真菌砖红镰刀菌在番茄生长及抗病过程中的作用,使用1×107CFU/mL砖红镰刀菌芽生孢子悬液浸根处理发芽的番茄,结果显示:处理50 d后番茄株高较对照组增加了1.15倍;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16倍和1.47倍;根系生物量较对照增加1.38倍;砖红镰刀菌处理组对番茄枯萎病的病情指数(45.16%)较对照组(74.15%)下降;浸根处理20 d时植物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SlYUC5、水杨酸合成关键基因SlICS1表达水平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处理30及40 d后,SlYUC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相比表达显著上升,SlICS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茉莉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lLOXD在20 d时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38.73%(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雪杰  张婷婷  乔俊卿  杜艳  刘邮洲  
为筛选出对其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本文以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利用梯度稀释涂板法和平板对峙生长法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对2种病原菌分别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并对其抑菌谱及代谢分泌物进行测定,运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拮抗细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60份土样中分离出对番茄青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59株,其中抑菌圈直径>25 mm的有10株;对番茄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30株,其中抑制率>30%的有4株。上述拮抗作用较好的14株拮抗菌,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侯改成  孙志宏  李军  韦革宏  
【目的】优化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的发酵条件,初步探究其抑菌效果,为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方法】以前期从大蒜鳞茎中筛选出的拮抗菌D6和D10为研究试材,以接种量、温度、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为考察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D6和D1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优化条件下D6和D10的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D6和D10的最佳摇床培养条件分别为,D6:接种量4%,温度22℃,转速180r/min,装液量50mL;D10:接种量4%,温度26℃,转速150r/min,装液量75mL。当D6的无菌滤液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85.33%;当D...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