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9)
- 2023(6619)
- 2022(5472)
- 2021(4840)
- 2020(3733)
- 2019(8497)
- 2018(8219)
- 2017(14850)
- 2016(8393)
- 2015(9233)
- 2014(9301)
- 2013(9453)
- 2012(9258)
- 2011(8658)
- 2010(9016)
- 2009(8130)
- 2008(8079)
- 2007(7383)
- 2006(6823)
- 2005(6479)
- 学科
- 济(39823)
- 经济(39789)
- 业(19047)
- 管理(18502)
- 地方(16773)
- 中国(15365)
- 企(12895)
- 企业(12895)
- 农(12626)
- 业经(10303)
- 地方经济(9635)
- 发(8896)
- 农业(8774)
- 方法(8749)
- 学(8417)
- 制(8282)
- 融(8183)
- 金融(8182)
- 银(7902)
- 银行(7886)
- 行(7753)
- 教育(7642)
- 数学(7231)
- 数学方法(7088)
- 环境(6894)
- 贸(6714)
- 贸易(6704)
- 发展(6640)
- 展(6618)
- 易(6377)
- 机构
- 学院(123867)
- 大学(122167)
- 研究(52776)
- 济(48237)
- 经济(46866)
- 管理(39722)
- 中国(37629)
- 科学(33479)
- 理学(32401)
- 理学院(31854)
- 管理学(31122)
- 管理学院(30907)
- 农(28503)
- 所(28297)
- 京(28136)
- 研究所(25457)
- 中心(22398)
- 农业(22249)
- 财(21713)
- 江(21418)
- 业大(20679)
- 省(19328)
- 院(19195)
- 范(18837)
- 师范(18580)
- 北京(18512)
- 州(17641)
- 技术(16155)
- 科学院(16108)
- 财经(15904)
- 基金
- 项目(77387)
- 科学(58877)
- 研究(55985)
- 基金(51726)
- 家(46119)
- 国家(45639)
- 科学基金(37418)
- 省(33748)
- 社会(33228)
- 社会科(31432)
- 社会科学(31424)
- 划(27583)
- 基金项目(26414)
- 教育(25877)
- 发(24056)
- 自然(23700)
- 编号(23095)
- 自然科(23092)
- 自然科学(23077)
- 自然科学基金(22630)
- 资助(21675)
- 成果(19370)
- 发展(19066)
- 展(18706)
- 课题(18552)
- 重点(18258)
- 创(16312)
- 部(15396)
- 创新(15311)
- 计划(15278)
共检索到211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齐 刘慧平 张姝 韩巨才 刘慧芹
【目的】确定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的最佳发酵液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测定Fq24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作用,研究了Fq24菌株在不同发酵培养基、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起始pH、培养温度、碳源、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物活性,以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Fq24发酵液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葡萄糖20 g,黄豆饼粉20 g,玉米面30 g,淀粉10 g,牛肉膏1 g,KNO32 g,NaCl 2 g,MgSO40.3 g,CaCO36g,KH2PO40.2 g,H2O 1 000 mL;筛选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7 d,接种量10%,500 mL容量瓶中装液量1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芳 刘秋 赵柏霞 刘志恒 齐小辉 刘长建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Cmm)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优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同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YH23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mm)具有抑制活性;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黄豆粉10g,地瓜粉10g,氯化钠2g,碳酸钙1g,去离子水1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d,接种量8%,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50r·min-1,优化后发酵液的最佳抑菌圈直径较初始发酵液增大47.2%;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NBRC 13433T)相似度为99.58%,聚类分析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该菌株YH23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敏 涂璇 黄丽丽 王美英 阿里玛斯 康振生
采用皿内对峙试验从17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皿内对峙试验共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株26株;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49.7%,接种番茄叶霉菌前和接种后喷施BAR1-5发酵上清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2.6%和50.6%;BAR1-5菌株发酵液原液和5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2.5%和33.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1株很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株。
关键词:
番茄叶霉菌 内生放线菌 生物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晓丽 赵红杰 唐彩乐 宗兆锋
【目的】探讨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并考察其耐热力,为生防放线菌的大规模生产及活体菌剂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发酵物的含菌量作为筛选指标,以玉米粉、甘油、蔗糖、葡糖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小米粉、蛋白胨、酵母浸粉、黄豆粉和尿素为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适宜的碳、氮源,再采用L25(56)正交设计优化固体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确定固态发酵终点以及所需的接种量和种子液种龄。最后将壳聚糖、非耕作层黄土、高岭土、炉渣、碳酸钙、面粉和几丁质分别与生防放线菌153菌粉混合,55℃水浴至致死中时,测定生防放线菌153的耐热力,筛选适宜的载体。【结果】生防放线菌153固体培养基配方为:80m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侯改成 孙志宏 李军 韦革宏
【目的】优化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的发酵条件,初步探究其抑菌效果,为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方法】以前期从大蒜鳞茎中筛选出的拮抗菌D6和D10为研究试材,以接种量、温度、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为考察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D6和D1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优化条件下D6和D10的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D6和D10的最佳摇床培养条件分别为,D6:接种量4%,温度22℃,转速180r/min,装液量50mL;D10:接种量4%,温度26℃,转速150r/min,装液量75mL。当D6的无菌滤液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85.33%;当D...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莹 周国英 高月庭 杨菁 李石磊
放线菌GR54对油茶叶枯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为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对其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研究,以达到对油茶主要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不同发酵培养液、碳氮源等营养因子,以及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值等非营养因子对放线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综合考虑菌体干重和对油茶叶枯病菌的抑菌率2个指标,生防放线菌的优化发酵培养液为葡萄糖15 g、大豆粉10 g、NaCl 5 g、酵母膏1 g、CaCO31 g、蒸馏水1 000 mL,pH值7.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8℃、160 r/min振荡培养7 d。生防放线菌GR54的发酵培养液可有效抑制油茶叶枯病病原菌,抑制率可达93.05%...
关键词:
油茶病害 拮抗放线菌 发酵条件 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张泽华 吕振环
为提高拮抗放线菌S-091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培养的营养及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用番茄灰霉病菌作为抑菌活性测定的靶标菌,分别测定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中不同种类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物质以及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装液量、摇床转速等不同的发酵条件下菌株发酵液对靶标菌抑制作用的大小,以筛选出最适宜S-091菌株发酵培养的营养组成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在营养条件方面,可溶性淀粉和花生饼粉是菌株产抗生素的较优碳源和氮源营养;多种微量元素中KCl对菌株抗生素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发酵环境条件方面,S-091菌株抗生素产生的较优培养温度为32℃,pH值为7,摇床转数为140r·min-1...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发酵条件 拮抗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新贝 上官妮妮 李月飞 常东伟 王阳 马青
【目的】对采自陕西、甘肃和河南省的51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筛选番茄灰霉菌的拮抗生防菌株,并研究其防治效果和最优发酵条件。【方法】分别以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所分离菌株及其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作用,筛选出抑菌作用显著的菌株,测定其离体和温室防治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防治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生防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533株细菌菌株,其中18BS-12的抑菌活性最好,离体和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82.37%和75.61%。对菌株18BS-12发酵培养基(NA培养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师宝君 姬志勤 王青华 吴文君
为了进一步提高放线菌Z139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以放线菌Z139发酵液抑菌活性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无机盐等营养因子,以及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发酵时间等非营养因子对Z139菌株发酵液生物活性的影响。对烟草赤星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蛋白胨,适宜C/N为4.13∶1,添加无机盐的种类为硫酸镁和氯化钠时,放线菌Z139发酵液抑菌活性较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玉米粉1.0%,蛋白胨1.0%,硫酸镁0.06%,氯化钠0.1%。Z139菌株发酵的优化条件为:初始pH6....
关键词:
放线菌Z139 发酵条件 生物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李斐 付丹妮 张丽莹 王黎
从辽宁省丹东、营口、大连、盘锦、铁岭和沈阳6个地区的蔬菜田采集29份土样,分离得到138株放线菌,用种子萌发法筛选出对马唐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菌株SYM-2,校正抑制率达71.4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钾,无机盐为硫酸镁、氯化钠、硫酸亚铁、氯化锰和磷酸氢二钾时,放线菌SYM-2发酵液校正抑制率显著高于添加其他同类成分的处理。正交试验得到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可溶性淀粉2.0%、硝酸钾0.1%、硫酸镁0.075%、氯化钠0.025%、硫酸亚铁0.001%、氯化锰0.1%、磷酸氢二钾0.025%,优...
关键词:
除草活性 放线菌 筛选 发酵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亮 杨丽芬 杨建 郭建伟 程加省
【目的】筛选蒙自小枣黑疔病链格孢拮抗放线菌,并优化发酵条件。【方法】以小枣黑疔病链格孢为指示菌,以肾茶26株、臭灵丹17株内生放线菌和大庆油田12株土壤放线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拮抗放线菌,进而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分离自肾茶根部、抑菌带宽达13.6 mm的拮抗菌株BEG-46,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 g、酵母粉20 g,蛋白胨2 g,NaCl 4 g,CaCO_34 g,初始pH值为自然,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为7 d;优化后BEG-46发酵液抑菌活性提高了118.3%。【结论】拮抗放线菌BEG-46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在优化条件下显著提升。
关键词:
黑疔病 链格孢 拮抗放线菌 发酵条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姚翠霞 张吉良 王娟 王艳辉 杨亚飞
FJ2菌株为从土壤中筛选出的对马齿苋具良好除草活性的放线菌,对FJ2菌株发酵产物理化性质及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发酵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日光灯和自然光照射稳定,对70℃以下的高温相对稳定,对pH值在7~8范围内比较稳定,在4℃保存15d后,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均无结块、分层现象。通过对FJ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旋转蒸发仪浓缩、溶媒萃取法、硅胶柱层析、TLC检测和大孔吸附树脂法等试验研究,明确了FJ2菌株除草活性物质初步分离纯化的技术流程。选择大孔树脂HP20进行吸附,以75%乙醇为洗脱剂动态解析初步提取FJ2菌株的除草活性物质获得粗品。经过硅胶柱用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
关键词:
FJ2菌株 理化性质 除草活性物质 提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秦 薛泉宏 申光辉 段春梅 赵娟 王玲娜 薛磊 毛宁
【目的】研究2种放线菌制剂对供试番茄生物量、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探索生防菌剂的防病促生机理。【方法】以Act1(加州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Act2(假刺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pseudovenezuelae)、Act11(肉质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osus)、Act12(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及Act8(1株未定种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5种放线菌为材料,制成菌剂BCA1(由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按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和菌剂BCA2(由Act1、Act2和A...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高学 段星 原居林 顾忠旗 高鸿涛
对一株抗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海洋放线菌进行细胞壁化学组分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5%、牛肉膏2%、海盐1.5%、MgSO4.7H2O0.05%、K2HPO40.05%、CaCO30.1%。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6.0、接种量10%、种子液菌龄48h。生物活性检测显示原始发酵液的生物效价相当于硫酸卡那霉素为550.81μg/mL,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13.67μg/mL和27.35μg/mL。对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病的最佳治疗剂量为3050μg/(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