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8)
- 2023(4504)
- 2022(3802)
- 2021(3548)
- 2020(3078)
- 2019(6837)
- 2018(6691)
- 2017(12374)
- 2016(6911)
- 2015(7555)
- 2014(6975)
- 2013(6601)
- 2012(5926)
- 2011(5393)
- 2010(5516)
- 2009(5234)
- 2008(5167)
- 2007(4574)
- 2006(3907)
- 2005(3329)
- 学科
- 济(28117)
- 经济(28103)
- 管理(23646)
- 业(22494)
- 企(20848)
- 企业(20848)
- 方法(16090)
- 数学(14552)
- 数学方法(14200)
- 技术(11452)
- 技术管理(9006)
- 中国(6681)
- 学(6440)
- 业经(5682)
- 理论(5419)
- 财(5323)
- 农(5088)
- 地方(4312)
- 银(4294)
- 银行(4273)
- 制(4232)
- 行(4109)
- 贸(4102)
- 贸易(4098)
- 划(4073)
- 融(3998)
- 金融(3997)
- 易(3975)
- 环境(3839)
- 和(3670)
- 机构
- 学院(93302)
- 大学(93051)
- 管理(37419)
- 济(36724)
- 经济(36078)
- 理学(32951)
- 理学院(32615)
- 研究(31690)
- 管理学(31619)
- 管理学院(31447)
- 中国(22652)
- 科学(21510)
- 京(19239)
- 农(17511)
- 所(16633)
- 业大(16305)
- 研究所(15432)
- 财(15315)
- 江(13929)
- 中心(13888)
- 农业(13771)
- 财经(12377)
- 北京(11902)
- 院(11870)
- 经(11272)
- 州(11218)
- 经济学(11208)
- 技术(10907)
- 范(10761)
- 省(10699)
- 基金
- 项目(68437)
- 科学(54040)
- 基金(49577)
- 研究(45771)
- 家(45054)
- 国家(44741)
- 科学基金(38346)
- 社会(29327)
- 省(28663)
- 社会科(27928)
- 社会科学(27921)
- 自然(26278)
- 自然科(25808)
- 自然科学(25802)
- 基金项目(25536)
- 自然科学基金(25326)
- 划(23664)
- 教育(21414)
- 资助(21020)
- 创(17546)
- 创新(16623)
- 编号(16451)
- 重点(15711)
- 发(14318)
- 计划(14316)
- 部(14133)
- 科研(13409)
- 科技(13211)
- 成果(12614)
- 业(12553)
共检索到133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秀芝 陈桂英 李尽朝 刘汉宇 王旭东
番茄“红桔”是以自交系赤15为母本,自交系赤18为父本杂交而成的杂交种一代。无限花序,6 ̄8节始花,单穗结果3 ̄5个,单果重150 ̄200g,果实扁圆形硬果红色,表面光滑,果型均匀,果脐小,无裂果,无绿果肩,商品率高,耐贮运。维生素C含量高达201mg/kg,可溶性糖2.56%,可滴定酸0.41%,可溶性固形物4.7%。常温下货架期长达20d。适应性强。产量表现保护地每667㎡为8000 ̄10000kg。适宜北方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尤其适宜北方保护地越夏栽培。
关键词:
番茄 优质 硬果型 杂交一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鸿锦 刘志光 韩克展 许鹏
利用当地毛白杨与外来种沙兰杨进行杂交,从1981年开始,经过水培杂交、杂种苗筛选到区域中试,并通过氧化物同功酶和茎、叶特征解剖验证与材性测定,历经14年,终于单株筛选获得一新的杂种。由徐纬英教授命名这一新种为“沙毛杨”①。它既有母本沙兰杨易扦插繁殖和生长快的特性,也有父本毛白杨干形直、树皮灰绿而光滑、耐寒冷、材质优等优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贤贵 潘光辉 杨琦凤 张赟
渝红9号是以国内外引进材料、经系谱法选育的优良株系585-1-1-1和529-4-2-1-1为父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该品种属自封顶类型,早熟,生长势强,叶片较稀,叶量较少;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叶1~2片;果实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10 g,果面光滑,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皮厚,耐贮运;抗TMV,中抗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栽培。
关键词:
番茄 渝红9号 一代杂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懿波 陆利行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赵锡璞 程相文 刘光华 张守林 常建智
以Reid类群系8112作母本,旅大红骨类群选系360选为父本杂交育成了玉米新杂交种——GS豫玉11号(90—1)。该杂交种在1990~1991年河南省玉米区试中比对照种增产14.9%,居首位;在1992~1993年全国夏玉米区试中,晋、鲁、豫、皖、苏五省平均比对照掖单2号增产15.7%,居首位。在全国10多个省试验示范中,比对照种增产8.7%~47.5%,多居一、二位。群体叶面积变化为前快中稳后慢的曲线,植株氮代谢水平高,干物质积累快,总量大,分配合理,经济系数高。高抗多种病害,竖叶大穗,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好,中熟,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钟碧 王秀全 刘昌明 张光祖
本文对优质耐旱玉米自交系81565及其杂交种绵单一号的选育研究进行了总结。81565是运用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基因重组,由TuxpeyP,B,C15S1×(金O3×获白)S2经一代姊妹交和6代自交选育而成。它既具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地方种质的适应性。它同南21-3组配的绵单一号,成功地解决了丰产、优质、广适的协调问题。81565的选育及利用,是我国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一个成功范例,为西南山地玉米区玉米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质源。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选育,热带种质,育种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春莲 兰发盛 张寒飞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和优质地方种质材料为基础,通过筛选鉴定、杂交、辐射处理和定向培育,选育出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的高淀粉玉米自交系华自109,再与西南地区广泛使用的骨干玉米自交系18-599杂交,组配出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的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华试99。华试99属中熟杂交组合,在四川省区试中平均产量7870.5 kg/hm2,比对照川单13增产9.1%;在重庆市区试中平均产量8049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4.95%;籽粒粗淀粉含量达76.8%,超过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该品种于2007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平坝、丘陵区种植,既可作为优质高淀粉工业原料...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华试99 品种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郑单 14号 (豫玉 18号 )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中比对照增产 17 6 %和 12 4 % ,均居首位 ,在其他省区试中及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 ,比当地对照增产 9 1%~ 53 3% ,多居一、二位。该品种已通过 4个省和国家审定 ,成为河南第一大、全国六大玉米主栽品种 ,已累计种植 333 33多万hm2 。该品种中上部叶片夹角小、叶向值大 ,群体叶面积变化为前快中稳后慢的理想曲线 ,干物质积累快 ,总量大 ,分配合理。叶片光合色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高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高 ,丙二醛 (MDA)积累少 ,功能强 ,衰老慢。高抗多种病害 ,抗倒、抗旱 ,竖叶大穗 ,综合性状优...
关键词:
玉米 郑单14号 选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梁材 黄驰 蒲晓斌 张锦芳 李浩杰 蒋俊 谷登斌 朱发林 马自超
川油36(03杂-14)具有杂交优势强,综合农艺性状好,品质优,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耐)病性强等优点,分别于2008、2009和2010年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组、下游组和中游组审定,为甘蓝型油菜NEA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高产广适双低杂交新品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李旺 龚义勤 汪隆植 黄浩 曾晓萍 卢昆光
运用有性杂交方法 ,以野生种红茄与栽培种七叶茄、徐紫茄、安长茄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 ,结果仅获得红茄×七叶茄种间杂种。对F1 杂种若干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种间F1 多数形态性状居中 ,在生长势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F1 叶片中POD同工酶表现为双亲“完全互补型” ,COD、EST同工酶兼含双亲的部分谱带 ,多偏向母本野生红茄 ,有时还出现杂种酶带 ;RAPD标记表现为“偏母的互补型” ;花粉育性极低。另外还对F1 回交中柱头与花粉内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红茄、七叶茄、安长茄花粉与花粉管可在F1 柱头与花柱中正常萌发、生长
关键词:
茄子 红茄 种间杂交 种间杂种 杂种鉴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书博 王均睿 周涛 徐梓淞 马松良 吴绪叶 张会慧 孙广玉
为探明风箱果属植物的种间杂种优势,以风箱果(♀)×紫叶风箱果(♂)杂交获得的偏父本(♂)表型的杂交风箱果为试验材料,利用自然干旱的方法研究了杂交风箱果及其亲本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杂交风箱果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较高,获得了紫叶风箱果(♂)的彩叶观赏效果,并且杂交风箱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也较风箱果(♀)明显提高,从而导致其光合能力明显优于风箱果(♀),长势较风箱果(♀)更为旺盛。2)为适应干旱胁迫,3种风箱果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这显著抑制了3种风箱果叶片的光合碳同化速率,虽然风箱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的光合能力较紫叶风箱果弱,但在干旱胁迫下风箱果(♀)叶片光合能力的降低幅度却显著低于紫叶风箱果(♂),杂交风箱果光合功能的敏感性较紫叶风箱果(♂)明显提高。3)干旱胁迫下3种风箱果叶片的PSII光化学活性降低,电子传递受阻,但风箱果(♀)叶片可以通过增加NPQ的方式来有效降低PSII反应中心的过剩光能。4)紫叶风箱果(♂)叶片PSII在干旱胁迫下光抑制程度明显大于风箱果(♀),而杂交风箱果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的PSII活性虽不及风箱果(♀),但却较紫叶风箱果(♂)明显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1999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259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259.该组合全生育期110~115 d,产量7.5 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于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关键词:
杂交晚稻 T优259 选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严秋平
2001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15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该组合全生育期112~114d,单位产量7.5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较广,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关键词:
杂交晚稻 T优115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萍 安玉麟 李巧枝 门果桃 于海峰
文章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8个油葵杂交种的12个性状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遗传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向日葵杂交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种进行评判更具有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作为品种比较试验中对参试种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向日葵杂交种 遗传性状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九云 董文琦 刘子会 李运朝 郝桂琴 贾银锁
不育化制种主要在于保证杂交种子的质量及降低其生产成本。多胞质杂交种的利用主要拓宽胞质异质性,增强杂交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防范小斑病菌新的专化小种的严重为害。本研究以优良玉米新品种冀玉988(6048×黄选921-6)为背景,以S组的S,M,R与21A及C组的Rb,Bb与Es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为试材,将母本6048转育成同核异质体,不育性稳定。父本921-6对21A,S与R三种CMS具有强恢复性。本研究论证了多胞质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冀玉988已配制成具有恢复性能的多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可用于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