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3)
2023(2238)
2022(1932)
2021(1823)
2020(1651)
2019(3720)
2018(3787)
2017(7096)
2016(4291)
2015(5003)
2014(5086)
2013(5151)
2012(5434)
2011(5135)
2010(5874)
2009(5758)
2008(4729)
2007(4113)
2006(3678)
2005(3382)
作者
(15076)
(12845)
(12806)
(11952)
(8450)
(6253)
(5660)
(4964)
(4851)
(4788)
(4676)
(4541)
(4409)
(4347)
(4171)
(3899)
(3887)
(3832)
(3810)
(3726)
(3476)
(3338)
(3222)
(3094)
(3002)
(2953)
(2910)
(2770)
(2756)
(2736)
学科
(14843)
经济(14822)
管理(9993)
(9503)
(6831)
企业(6831)
方法(5924)
(5824)
(5735)
数学(4770)
数学方法(4646)
(4591)
金融(4588)
中国(4146)
农业(3977)
(3759)
(3479)
(3403)
业经(3365)
理论(3218)
(3097)
银行(3079)
地方(3025)
(3008)
及其(2616)
(2531)
贸易(2529)
教育(2504)
(2479)
(2429)
机构
大学(69226)
学院(67223)
研究(27909)
(22393)
经济(21845)
管理(20865)
中国(20659)
科学(19446)
(18156)
理学(17485)
理学院(17166)
管理学(16600)
管理学院(16478)
(16313)
(15820)
研究所(14994)
农业(14304)
业大(13194)
中心(12173)
(11618)
(10937)
(10879)
师范(10811)
北京(9900)
(9853)
(9664)
农业大学(9348)
(9036)
师范大学(8852)
科学院(8691)
基金
项目(45301)
科学(34181)
基金(32164)
研究(30700)
(29861)
国家(29577)
科学基金(23314)
社会(17742)
(17388)
基金项目(16793)
社会科(16562)
社会科学(16557)
自然(16214)
自然科(15782)
自然科学(15773)
(15767)
自然科学基金(15495)
教育(14665)
资助(13647)
编号(12202)
成果(11688)
重点(10839)
(10180)
计划(9525)
课题(9461)
(9356)
科研(9103)
(8721)
科技(8652)
(8489)
期刊
(26898)
经济(26898)
研究(19430)
学报(17162)
(17160)
中国(16022)
科学(14395)
大学(12334)
学学(11679)
农业(11341)
教育(9477)
(7832)
金融(7832)
(7784)
管理(7021)
(5577)
业大(5482)
(5072)
技术(4827)
农业大学(4645)
财经(4432)
图书(4209)
业经(3863)
林业(3857)
(3781)
世界(3646)
问题(3596)
资源(3542)
经济研究(3358)
国际(3345)
共检索到106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振华  刘娜  唐国文  王文心  李林莉  肖梅  陶玫  陈国华  
利用甲基丁香酚引诱剂和采集落果等方式对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Bezzi)]成虫日活动规律及其危害寄主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湿度是影响番石榴实蝇日活动量的重要因素,在元江县番石榴园番石榴实蝇飞翔活动的高峰期出现在8:00时和17:00时,低谷期出现在12:00-15:00时,日间温湿度与其日活动量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元江县番石榴实蝇的寄主种类为10科15属17种,分别为桃金娘科、番荔枝科、漆树科、酢酱草科、芭蕉科和鼠李科各1种,葫芦科2种,蔷薇科、芸香科、茄科各3种。受害最严重的寄主种类是番石榴、杧果、阳桃,占寄主种类的17.6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龙海  鄢小宁  徐建华  
对源自海南省3地侵染番石榴的9个根结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同工酶分析,对4个代表性群体在10种常见经济作物15个品种上的繁殖力进行了测试。同工酶鉴定结果表明,病原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enterolo-bii)。生物测试发现或证实:携带M i基因的抗性番茄以及菜豆、豇豆、茄子、黄瓜、西瓜、辣椒、烟草为供试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的高度适宜寄主,大豆为低度适宜寄主,棉花为非寄主。寄主范围的测试结果提示,象耳豆根结线虫可潜在地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窦秦川  刘晓飞  姚万福  叶辉  
温度是有害实蝇及其它各种昆虫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温度也是影响番石榴实蝇种群变动以及发生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番石榴实蝇成虫因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滞育"现象而被认为是适应低温不良环境的重要生活史阶段。针对番石榴实蝇这一生物学特点,本文研究了其成虫经过不同低温环境(0、3、6、9℃)处理1、3、6、12、24、48、72、96、120 h后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经过12 h后番石榴实蝇成虫存活率低于40%,24 h后成活率为0;在3℃环境条件下24 h以后成活率在60%以上,48 h后降至20%以下;6℃条件下48 h后仍有超过50%番石榴实蝇成虫存活,96 h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曾玲  梁广文  陆永跃  宾淑英  
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虫的卵和幼虫在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提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理论抽样公式,给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不同密度、不同误差要求下的最适抽样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杖黎  李涛  石章红  陈政  张宏宇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绍基  
紫胶虫及其寄主树病害是我国紫胶生产上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甚少。为防治这些病害的优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紫胶虫及其寄主树病原种类的研究。本文报道了紫胶霉烟病的11种真菌病原和13种紫胶虫寄主树的26种真菌病原和一种超寄生物,其中18种为国内新记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秉丽  王浩然  王耀辉  徐鹏辉  牛长缨  
在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成功定位寄主植物决定其食性及生态位。实蝇类昆虫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要果蔬害虫,在定位寄主植物过程中,实蝇视觉和嗅觉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寄主颜色和气味模拟的诱捕装置能够有效诱杀实蝇,但诱杀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本文对实蝇类昆虫视觉、嗅觉定位寄主植物的行为和相关分子基础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有关的应用成果,并对未来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建立实蝇类害虫可持续的绿色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永勤  朱华李  张德利  陈恬  陈仕江  
本文研究小金蝠蛾的分布规律。收集各冬虫夏草产区蝠蛾的蛹,集中羽化为成虫,通过比较形态、色泽和交尾情况等鉴定其种类,并确定分布范围。在不同海拔调查幼虫或蛹的分布情况和初龄幼虫越冬时间及龄期。结果表明,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小金县,以及与小金县接壤的金川县和丹巴县。在小金县,以崇德、新格、新桥、双柏、八角、木坡、抚边、两河、达维和日隆等乡镇为核心分布区域。在垂直方向上,小金蝠蛾集中分布于海拔3600~4400 m,最低为2800 m,最高为5200 m。近年来,在3200~3450 m的退耕还林地中还大量发现该虫。在自然条件下,小金蝠蛾于每年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以1或2龄幼虫,在5~8 cm草皮层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华兰  叶鹏盛  倪国成  何炼  张瑜  杨红宣  韦树谷  
通过在川芎种苗(苓种)和大田栽培种植过程中,开展全程系统调查,明确了在川芎种植阶段,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斑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茎节蛾、蛴螬、斜纹夜蛾、红蜘蛛、种蝇等,并明确了川芎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川芎重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德亿  姚锦爱  黄鹏  胡进锋  蓝炎阳  
为明确榕管蓟马危害与寄主叶片结构及营养物质的关系,田间测定榕管蓟马对6种盆栽榕树的危害,室内检测它们的叶片切面结构和蛋白质及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榕管蓟马对6种盆栽榕树的危害存在差异,分4个层次,第1层次的垂叶榕属高感品种,第2层次的花叶垂叶榕属易感品种,第3层次的榕树属低抗品种,第4层次的金叶榕、斑叶橡胶榕和黑叶橡胶榕均属高抗品种。6种盆栽榕树的叶片切面结构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检测指标值因品种不同有所改变,除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宽度之外的所有叶片切面结构指标和除甲硫氨酸之外的所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指标,均与榕管蓟马的危害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为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经接种试验和调查表明,此菌除危害朱顶兰外,还危害君子兰属的君子兰,文殊兰属的文殊兰,蜘蛛兰属的水鬼蕉,石蒜属的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夏水仙、中国石蒜、红蓝石蒜、石蒜、麦杆石蒜以及水仙属的水仙,总计危害6个属13种植物(包括孤挺花属的朱顶兰)。S.curtisii病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呈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作者将其归纳为两类:一类呈现红斑,如朱顶兰、君子兰、水鬼蕉被害呈现圆形或纺缍形的红斑;另一类呈现褐斑,如文殊兰、忽地笑、水仙被害呈现褐斑或褐色条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杰军  王自力  叶寿德  王绍云  陈勇  陈晓鸣  
调查了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种类和优势种的危害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白蜡虫天敌种类有17种,分属6科12属,其中白蜡虫阔柄跳小蜂、中华花翅跳小蜂、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和黑缘红瓢虫为优势种。在人工放养条件下,4种优势种天敌的寄生率和危害率依次为11.0%、35.0%、13.6%和11 6%。发现白蜡虫天敌新记录种2种,即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昆明地区采用了锦纶袋放虫可控制蜡象的扩散,使蜡象寄生率偏低,寄生率最高仅为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锦年  金国庆  荣文琛  秦国峰  洪杏春  王卸苟  
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适宜营造用材林、纸浆林和防护林,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作为速生丰产林主要树种大面积栽植。马尾松人工林,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到多种害虫的侵害。由于经营不当,致使目标害虫猖獗。为了搞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雄飞  王庭昊  史腾  杨涛  李刚  郑晰  
【目的】长柄扁桃是陕北沙区重要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在区域经济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多种害虫侵扰,受害面积不断增加且日益严重。为此进行了该研究,以明确陕北沙区长柄扁桃害虫种类及害虫危害情况,为今后长柄扁桃害虫监测和科学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采用人工采集法和黑光灯诱法对陕北沙区长柄扁桃害虫进行采集,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了鉴定、整理和区系分析;随后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害虫的危害程度做了系统的调查。【结果】共计调查到陕北沙区长柄扁桃害虫35种,隶属3个目19科,鞘翅目害虫种类为15种,占害虫种类的42.86%;半翅目害虫种类为11种,占害虫种类的31.43%;鳞翅目害虫种类为9种,占害虫总数的25.71%。区系分析表明,长柄扁桃的鞘翅目害虫古北种最多,占73.33%,鳞翅目害虫和半翅目害虫广布种最多,分别占88.89%和81.82%。危害程度研究表明,危害严重的害虫有5种,危害中度的害虫有8种,危害轻的害虫有22种。【结论】陕北沙区长柄扁桃害虫主要分布在鞘翅目和半翅目,鞘翅目害虫以古北种为主,半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以广布种为主。长柄扁桃害虫的优势种为华北大黑鳃金龟、苹毛丽金龟、阿拉善舌喙象、李小食心虫和桃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艳  高晓余  季爱兵  何月秋  肖春  
【目的】揭示石斛篓象成虫对不同寄主的选择行为机制,发展新型害虫防治技术。【方法】采用陷阱式嗅觉测量仪、叶碟法分别测定石斛篓象成虫对4种石斛茎、叶的嗅觉反应和取食反应,采用罩笼试验测定成虫对4种寄主整株植物的选择行为。【结果】供试的4种寄主石斛中,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1年生叶对雌、雄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1、2年生茎的气味对雌、雄成虫选择反应差异不显著。石斛篓象雌、雄成虫均最喜食球花石斛(D.thyrsiflorum),尤其喜食球花石斛1年生茎、叶。罩笼试验结果表明,雌、雄成虫对球花石斛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石斛,而对1年生球花石斛的选择性又显著高于2年生。【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可采用鼓槌石斛1年生茎、叶气味物质和球花石斛品种的科学组合或不同石斛品种科学搭配的栽培方法来控制该象甲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