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
- 2023(941)
- 2022(837)
- 2021(747)
- 2020(710)
- 2019(1482)
- 2018(1455)
- 2017(2221)
- 2016(1605)
- 2015(1549)
- 2014(1550)
- 2013(1560)
- 2012(1516)
- 2011(1379)
- 2010(1359)
- 2009(1205)
- 2008(1250)
- 2007(1041)
- 2006(840)
- 2005(744)
- 学科
- 学(2994)
- 济(2285)
- 经济(2278)
- 业(1873)
- 管理(1651)
- 企(1394)
- 企业(1394)
- 方法(1324)
- 壤(1280)
- 土壤(1278)
- 森(1206)
- 森林(1206)
- 数学(1183)
- 林(1175)
- 数学方法(1157)
- 物(993)
- 虫(973)
- 植(960)
- 植物(949)
- 害(885)
- 农(853)
- 水产(848)
- 草(840)
- 虫害(816)
- 生态(782)
- 动物(766)
- 其他(747)
- 病虫(690)
- 病虫害(690)
- 动物学(658)
- 机构
- 学院(22565)
- 大学(22329)
- 农(13811)
- 研究(12303)
- 科学(11897)
- 农业(11331)
- 业大(9926)
- 所(8535)
- 研究所(8270)
- 农业大学(7522)
- 室(7297)
- 实验(7278)
- 实验室(7018)
- 中国(6935)
- 重点(6721)
- 省(6526)
- 业(6197)
- 京(5425)
- 科学院(5075)
- 林业(4930)
- 技术(4586)
- 中心(4563)
- 院(4532)
- 林(4145)
- 资源(3960)
- 研究院(3931)
- 部(3793)
- 管理(3765)
- 江(3744)
- 济(3714)
共检索到29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春茂 杨国放 郭海 李作轩
研究珍珠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以期为番石榴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珍珠番石榴为试材,通过水分胁迫处理,即对照为正常浇水,处理为不浇水,取不同胁迫天数植株中部成熟叶片,测定其中影响活性氧代谢的酶类含量和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番石榴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番石榴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会产生各种生理反应,表现为影响活性氧代谢的各种酶类含量的变化与膜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栽培番石榴适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大林
通过不同低温对台湾引进的珍珠番石榴、无籽番石榴及福建省乡土番石榴的处理 ,测定其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若干生理生化变化 ,以探求番石榴不同品种的抗寒性与忍受的临界低温。结果表明 ,番石榴忍受的临界低温为 -3~ -4℃ ,因品种和低温持续时间而异。番石榴不同品种间耐寒性差异与叶片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相关。乡土番石榴的抗寒性高于从台湾引进的两个品种。
关键词:
番石榴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 临界低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燕 胡潇予 何春霞 崔艺凡 范思琪 毕泉鑫 王利兵
【目的】探究不同种源文冠果叶片解剖结构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了解其耐旱性差异,为节水耐旱型文冠果种源的筛选以及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的3个不同种源文冠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方法设置充足水分W1、正常供水W2、轻度干旱W3和重度干旱W4共4个水分梯度,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文冠果叶片解剖结构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3个种源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旱生结构;与河南种源相比,山西和河北种源上下表皮、角质层以及叶片结构紧密度(重度干旱)的响应能力更强,不同的是山西种源以较厚的叶肉组织,而河北种源以较发达的维管系统和较高的栅海比来响应干旱胁迫。【结论】不同种源文冠果的叶片解剖结构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山西和河北种源文冠果属于节水耐旱型文冠果种源。
关键词:
文冠果 种源 水分胁迫 叶片解剖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平 刘经威 王欣婷 郭军飞 吴顾容 刘紫微 杨洪涛 彭勃 徐晨 刘晓龙
【目的】系统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品种耐热性的关系,为制定耐热水稻品种的育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设置对照(白天(07:00-19:00)28℃,夜晚(19:00-07:00)22℃,CK)和高温胁迫(白天(07:00-19:00)42℃,夜晚(19:00-07:00)35℃,HS)2种处理方式,根据幼苗存活率将供试品种分为高抗、中抗、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耐热性等级,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积累、质膜损伤、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东稻4号、湘两优2号、黄华占和长白9号的幼苗存活率较高,是苗期耐热性高抗品种;湘两优900、泰优390、郑旱6号、武运粳21、粤王丝苗和吉粳515是苗期耐热性高度敏感品种。与CK相比,HS处理导致苗期水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_3含量下降,ROS积累、质膜损伤(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ABA含量升高。高温胁迫下,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及内源ABA含量均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ROS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热敏感品种,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_3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水稻苗期叶片ROS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损伤程度和内源ABA含量与水稻苗期的存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耐热水稻品种筛选的参考评价指标。【结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叶片ROS过量积累,引发氧化胁迫是导致叶片枯萎的重要原因,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内源ABA信号通路是水稻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途径,可作为耐高温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育种策略。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逆境生理 叶片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衣莹 张玉龙 郭志富 白丽萍 乔雪 侯立白
以抗寒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米808、冬引0801、小黑麦、冬麦9625、冬麦138)为试验材料,测定各材料在不同温度(13,7,4,-18,-21℃)下处理2 h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歧化酶的活性(SOD)。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4℃→-18℃→-21℃),小麦叶片中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小麦叶片SOD总活力随胁迫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经低温胁迫后,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米808、冬引0801在-21℃胁迫下,相对电导率变化率最低。米808、冬引0801在-18℃→-21℃时,MDA含量增幅较大;米8...
关键词:
冬小麦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渠心静 陈铭 廖皎 张宸辉 陈隆升 袁军
【目的】南方酸性红壤区强烈的淋溶作用导致土壤中活性铝大量溶出,严重抑制油茶的生长,而磷被认为是缓解植物铝胁迫的重要因子,该研究旨在探究磷缓解油茶叶片铝胁迫的作用机理。【方法】在温室中采用盆栽试验,以油茶‘华金’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测定磷(+P和–P)、铝(–Al和+Al)组合处理条件下油茶‘华金’的生长、光合及抗氧化生理相关指标。【结果】–P+Al处理显著抑制了油茶‘华金’植株的生长,而磷的添加缓解了铝对油茶生长的抑制,植株干质量提高了36.94%;与–P+Al处理相比,+P+Al处理叶片铝含量降低了20.12%;–P+Al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抑制了光合作用,而磷的添加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光抑制,提高了光捕获和电子传递效率,提高了净光合效率;与–P+Al处理相比,+P+Al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18.46%和19.89%;–P+Al处理提高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导致活性氧累积,而磷的添加降低了PPO活性,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铝胁迫显著提高了叶片可溶性酚含量,提高了铝在原生质体内部的螯合;此外,磷添加降低了结合态酚含量的提高,降低细胞壁木质化速率。【结论】铝胁迫严重抑制油茶‘华金’的生长,而磷缓解铝胁迫是通过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有机物质累积,降低活性氧胁迫等协同促进油茶生长发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牛欣益 马瑞
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组(CK)、轻度干旱胁迫(D_1)、中度干旱胁迫(D_2)和重度干旱胁迫(D_3)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影响下红砂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干旱胁迫处理下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且在D_3干旱胁迫下增幅最大;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且在生长季初期D_2干旱胁迫下增幅最大;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在生长季初期D_2干旱胁迫下增幅最大,各生理指标随胁迫时间变化均表现为8月> 7月> 9月。以上研究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叶片MDA含量增加;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而重度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增加,以此来清除机体多余的活性氧,维持膜系统正常功能,干旱胁迫下各指标含量在生长旺盛期最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国
以二年龄盆栽桂花为试材,研究其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当胁迫程度加深时,桂花幼苗叶片的组织水、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比值明显降低,轻度胁迫与对照间束缚水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胁迫程度的加重,升高加快;在胁迫过程中,重度胁迫和中度胁迫的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它们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重度胁迫在第6天达到高峰,中度胁迫在第9天达到高峰;轻度胁迫时2种酶的活性均呈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桂花 生理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德政 于红芳 李永华 田彦彦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2个菊花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菊花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秋菊早花品种"唐宇金秋"和晚花品种"祥云"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土壤含水率为(40±2)%),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中度干旱(T1,土壤含水率为(23±2)%)、重度干旱(T2,土壤含水率为(16±2)%))下2个菊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祥云"和"唐宇金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T2处理下,"祥云"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23.5%,84.8%和120.4%,而"唐...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菊花 光合作用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潇予 于海燕 崔艺凡 范思琪 毕泉鑫 李迎超 王利兵
[目的]探究不同种源文冠果叶片气孔分布特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了解其耐旱性差异,为节水耐旱文冠果种源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的3个不同种源文冠果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方法设置充足水分(W1)、正常供水(W2)、轻度干旱(W3)和重度干旱(W4)4个水分梯度,采用指甲油印迹技术,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叶片气孔分布特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文冠果的气孔均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气孔变得小而多,趋于旱生植物的叶片气孔分布结构特征;气孔分布特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与河南三门峡、山西晋中两个种源相比,河北承德种源叶片在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均具有小而多的气孔,以及较强的气孔调节能力。[结论] 3个种源文冠果叶片气孔分布特征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趋于旱生结构;河北承德种源文冠果叶片气孔器比其他2个种源均相对小而多,且调节能力强,属华北地区抗旱优良种源。
关键词:
文冠果 种源 水分胁迫 气孔分布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新 邹志荣 张春梅 王云冰 杨建军 燕飞
【目的】探讨番茄体内多胺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为植物抗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CK),50,75,100 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影响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多胺代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及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除PAO外上升幅度随胁迫程度加重而增大。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ADC、ODC活性与Put含量极显...
关键词:
番茄 水分胁迫 多胺代谢 酶活性 抗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孟焕文 Stephen A Rolfe Julie D Scholes
以栽培番茄品种AilsaCraig的6叶期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50,75和100g/LPEG水分胁迫对叶片气孔传导、光合色素含量及发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气孔传导度和发叶速度降低,光合色素增加。气孔传导度和发叶速度的降低均与水分胁迫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而光合色素的增加主要与胁迫持续时间有关。
关键词:
番茄 水分胁迫 气孔传导 光合色素 水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波 王进鑫 初江涛 马惠芳 王艳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铅胁迫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叶水势、细胞膜透性、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揭示土壤水分、铅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刺槐生理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苗龄1年、长势一致的刺槐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80%,100%)、铅胁迫(土壤中铅含量分别为0,300,500,1 000,2 000,3 000 mg/kg)处理刺槐苗木的叶水势、细胞膜透性和叶片相对水分亏缺的变化。【结果】土壤水分对刺槐苗木叶水势、细胞膜透性和叶片相对水分亏缺的影响明显,其中刺槐叶水势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进 欧毅 周贤文 张 代正林
以成年翠冠梨树为试材,采用控制田间土壤水分含量的方法,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叶片组织含水量和水势下降;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上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活性先升后降呈抛物线关系;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梨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素军 蒙美莲 陈有君 焦瑞枣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和复水下马铃薯光合作用变化及其的响应机制,旨在为提高马铃薯抗旱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克新1号”原种脱毒种薯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0%(为田间持水率的40%,下同,T1)、55%(T2)、70%(T3)、85%(T4)和100%(T5)5个处理,播种后各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统一控制在75%左右,从马铃薯块茎形成期(7月1日)开始控水,连续处理21 d,水分胁迫结束之后进行复水处理,保持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在80%以上直至块茎膨大期结束、淀粉积累期保持在65%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胁迫 光合特性 基因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