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2)
2023(7851)
2022(6720)
2021(6214)
2020(5258)
2019(12068)
2018(12213)
2017(22787)
2016(13078)
2015(14892)
2014(14892)
2013(13954)
2012(13035)
2011(11931)
2010(12434)
2009(11600)
2008(11877)
2007(11022)
2006(9769)
2005(9201)
作者
(36189)
(30370)
(30299)
(28827)
(19663)
(14382)
(13688)
(11604)
(11563)
(11299)
(10556)
(10232)
(10059)
(9814)
(9794)
(9321)
(9130)
(9029)
(8993)
(8858)
(7845)
(7529)
(7349)
(7102)
(6997)
(6854)
(6845)
(6814)
(6111)
(6057)
学科
(44252)
经济(44168)
管理(43742)
(38217)
(34474)
企业(34474)
方法(15856)
(14936)
(14870)
中国(13384)
数学(12250)
业经(12014)
数学方法(12003)
(11604)
(10716)
(10344)
理论(9721)
(9267)
(9237)
财务(9229)
银行(9219)
财务管理(9202)
(8844)
(8833)
企业财务(8733)
(8727)
金融(8724)
体制(8572)
(8503)
贸易(8498)
机构
大学(189990)
学院(184248)
(71805)
经济(70112)
管理(68338)
研究(63164)
理学(58252)
理学院(57508)
管理学(56411)
管理学院(56041)
中国(47453)
(40125)
(38087)
科学(37046)
(31854)
(29793)
财经(29055)
研究所(28542)
中心(27484)
(27102)
(26953)
师范(26718)
(26157)
北京(25338)
业大(24532)
(23357)
(23054)
经济学(21670)
财经大学(21466)
师范大学(21289)
基金
项目(116632)
科学(92171)
研究(88359)
基金(84053)
(72274)
国家(71677)
科学基金(61485)
社会(55466)
社会科(52415)
社会科学(52399)
(45075)
基金项目(44205)
教育(42943)
自然(39046)
(38518)
自然科(38130)
自然科学(38118)
自然科学基金(37480)
编号(36643)
资助(33813)
成果(33266)
(26808)
重点(26681)
(26658)
课题(26531)
(24720)
(24306)
(23543)
教育部(23398)
创新(23021)
期刊
(86082)
经济(86082)
研究(58619)
中国(42890)
(30889)
教育(29006)
管理(28929)
学报(27521)
科学(26170)
(25051)
大学(21949)
学学(19539)
(17471)
金融(17471)
农业(16485)
技术(14774)
财经(14688)
业经(12719)
(12609)
图书(12558)
经济研究(12522)
问题(10683)
(9346)
(9289)
书馆(9227)
图书馆(9227)
(8817)
论坛(8817)
现代(8704)
(8642)
共检索到291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鸿博  
一、评聘现状述要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职称评聘,既存在着普遍适用于各国的一般规律,又存在着仅适用于某一国家的特殊规律。大凡这两种规律,不外乎国际间高等教育交互影响和各国历史传统演变的产物,了解并熟识这些规律,是我们探讨发达国家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根本前提,也是我国实施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重要借鉴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春  杨雪  沙春发  
美国采用终身教职、非终身教职合同制和兼职教师三种聘用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具有合理设置各类教师岗位,注重专兼结合;公开招聘各类专业人才,严格考核内容;坚持终身教职导向作用,优化师资队伍等特征。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师聘用方案。中国高校应科学设置招聘岗位,明确公开招聘条件;合理利用编制数额,拓宽教师聘用类型;重视教师考核工作,鼓励教师合理流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生  王敬波  
“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机会均等”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成本分担”促成了高学费制度,而高学费是美国大学得以生存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促成了各种高等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保障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美国多层次的资助制度和高等教育资助管理模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伍争荣  康珂  
本文研究了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制度的起源、发展历史、结构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并对西方学者关于集体谈判的研究成果做出述评。本文建议我国推进集体谈判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制度化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兴华  胡志华  
目前,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步入内涵发展阶段。然而,考察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其显著特点就是对公办教育办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其必将导致陷入制度困境,比如关于师资的遴选与激励。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认为以终身教职制为核心,建立双轨并行的人事管理制度,是民办高校师资建设的一个可资借鉴的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之远  沈红  
在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人事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推进长聘教职制度还存在一些实然困境,包括改革行动逻辑与改革初衷的矛盾、改革制度设计与传统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冲突、改革成效与改革预期的偏差等。长聘教职制度发源于美国,由于长聘教职制度在保障研究型大学学术自由中的限度及长聘教职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美国研究型大学对这一制度的改革从未停止。重新审视长聘教职制度的形成过程,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长聘教职制度背后存在的争议及改革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长聘教职制度改革的逻辑,在尊重学术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及其借鉴王元龙一、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变化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它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一起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其作用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政伟  王坤  
市场征收法律制度是在以市场交换为资源主要配置机制的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市场调节机制和土地私有制对土地征收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公共利益、公正程序、公平补偿、公权保障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克服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征收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礼强  
本文探讨了现代信托制度、我国在导入信托制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成因,以及如何借鉴西方经验,完善和发展我国信托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并将理论探讨与对策建议结合起来,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波  
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意义个人信用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个人信用分为个人消费信用和个人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宗兆礼  
西方国家转移支付制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我国有许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志丽  
罗尔斯的建构主义不仅是特定历史时点上静止的制度结构与各主体间的静态关系,更是主体间反复互动以达到制度"善"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以遵循平等和差异原则确立的主体分类为前提,实现从个体"我"到共同体"我们"的转换。我国高校教师评聘制度从集权走向放权,重心从政府到高校,隐含了完善分类体系、建构多元评聘制度的正当性与必然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扬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流通体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产销矛盾突出,效益低下。对此,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要求建立新的流通体制的呼声已日益高涨。以汽车工业来说,目前汽车市场的产需关系很不稳定,合同履约率低,缺少法律的约束。销售网络的建设处于各自为政、重复、分散、无序的状态。一方面生产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销售投入相当多的资源和精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兴凯  梁珣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实行了六次大规模的科研评估活动,2014年以科研卓越框架(REF)替代传统的科研水平评估(RAE)。在逐步改革与创新的历程中,英国高校科研评估制度对高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英国科研评估制度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优化配置、科研产出绩效和成果质量的提升以及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效应;当然,评估过程的成本负担、评估结果的公信力争议以及学者研究取向的异化等负面问题也不容忽视。英国在高校科研评估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尤其是评估制度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