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4)
- 2023(19144)
- 2022(16621)
- 2021(15554)
- 2020(12849)
- 2019(29675)
- 2018(29275)
- 2017(56876)
- 2016(30891)
- 2015(34680)
- 2014(34861)
- 2013(34105)
- 2012(31903)
- 2011(28784)
- 2010(29042)
- 2009(26516)
- 2008(26261)
- 2007(23298)
- 2006(20771)
- 2005(18611)
- 学科
- 济(129400)
- 经济(129268)
- 管理(90896)
- 业(87008)
- 企(71369)
- 企业(71369)
- 方法(53241)
- 数学(45869)
- 数学方法(45219)
- 中国(38318)
- 农(35975)
- 财(33401)
- 地方(31059)
- 业经(28747)
- 学(26882)
- 制(24714)
- 农业(23952)
- 贸(22546)
- 贸易(22527)
- 易(21757)
- 务(21280)
- 银(21274)
- 银行(21233)
- 财务(21190)
- 财务管理(21144)
- 理论(20537)
- 融(20431)
- 金融(20428)
- 行(20324)
- 企业财务(20070)
- 机构
- 大学(434279)
- 学院(433665)
- 济(176034)
- 经济(171966)
- 管理(171490)
- 研究(149936)
- 理学(146458)
- 理学院(144773)
- 管理学(142199)
- 管理学院(141387)
- 中国(115421)
- 京(94832)
- 科学(90106)
- 财(82862)
- 所(74707)
- 中心(69399)
- 农(69342)
- 研究所(67195)
- 江(66798)
- 财经(65055)
- 业大(62350)
- 北京(60598)
- 范(59195)
- 经(59145)
- 师范(58691)
- 院(55155)
- 州(54015)
- 农业(53559)
- 经济学(52202)
- 财经大学(48218)
- 基金
- 项目(288599)
- 科学(227655)
- 研究(212859)
- 基金(208723)
- 家(180900)
- 国家(179347)
- 科学基金(154885)
- 社会(133982)
- 社会科(126896)
- 社会科学(126862)
- 省(111714)
- 基金项目(110390)
- 自然(100685)
- 自然科(98340)
- 自然科学(98317)
- 教育(98189)
- 自然科学基金(96499)
- 划(94595)
- 编号(87762)
- 资助(86356)
- 成果(71655)
- 重点(64389)
- 发(63758)
- 部(63754)
- 课题(60744)
- 创(59184)
- 创新(55171)
- 教育部(54821)
- 科研(54530)
- 国家社会(54465)
- 期刊
- 济(202060)
- 经济(202060)
- 研究(134434)
- 中国(91467)
- 管理(65419)
- 财(64128)
- 学报(64035)
- 农(63126)
- 科学(61497)
- 教育(51555)
- 大学(49544)
- 学学(46340)
- 融(44836)
- 金融(44836)
- 农业(43088)
- 技术(39133)
- 业经(33437)
- 财经(31867)
- 经济研究(31272)
- 经(27287)
- 问题(27257)
- 图书(23465)
- 业(22100)
- 理论(21230)
- 技术经济(21085)
- 现代(20252)
- 贸(19838)
- 科技(19768)
- 资源(19617)
- 版(19459)
共检索到668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涂放 亢德芝
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土地储备供应制度,成为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制度创新。武汉市在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地储备制度和交易许可制度相结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土地市场运作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土地储备制度。武汉市土地市场概况2009年~2013年的5年内,武汉市土地市场基本在较高水平上平稳运行。出让用地总面积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红霞 谭术魁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工具时滞的类型及其产生,研究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对商品房上市的时滞效应。研究方法: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发现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的时滞:(1)效应显著;(2)持续长;(3)影响市场运行;(4)具有正负向作用。研究结论:调控政策工具的时滞与传导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当进行相应调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课题组
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某些行业中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举措,表明了中央政府清理整顿违规使用土地、遏制地方政府投资饥渴症,探索维护土地市场秩序“长效机制”的决心。但是上收地方政府土地审批权限,把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同样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否能有效遏制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盲目冲动,仍有待实践检验;如何通过政策规范来引导土地市场实现制度创新,依然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研究。为此,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最近在京举办了“土地市场治理与宏观调控”研讨会,本文是对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所进行的整理和综合。本刊认为有一定参考价值,特予以刊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张红霞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武汉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进行实证分析,以"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为外生潜变量,"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为内生潜变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观测变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供给控制与需求引导之间的相互影响显著,需求引导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次之,供给控制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弱;三者对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作出不同解释,其中供给控制的解释力最强。进而得出结论:2000年-2008年,武汉市通过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使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结构趋于合理、地价和房价稳步上升,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其中供给控制的刚性效果明显,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小芳 刘凌览 张越 缪剑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购房群体的感知调查数据,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考量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数据显示: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综合效果较差的居民占45.6%,政策实施效果较满意的居民占35.42%,认为政策实施效果一般的居民人数占18.96%。鉴此,政府应加强税收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减轻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政策的调控比重,促进市场积极发挥自我调节作用,适当微调土地政策,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政策 评价 优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汪冬莲 王业龙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土地市场──“土地供应与宏观调控”座谈会综述本刊记者汪冬莲,王业龙11月17日,国家土地管理局举行“土地供应与宏观调控”座谈会。王家福、蔡运龙、邬翊光、刘维新、李晓西等11位在京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座谈。国家土地管理局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淑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质就是使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必要干预。银行作为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蓓蓓 周舟 晏学丽
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且存量用地挖潜成本较高,通过多中心、多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格局来实现人口疏导与区域的均质化发展,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从现状来看,城市中心城区与新区间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完全联通,两者间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差距。同时,为达到均质化发展的目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由于发展的滞后性,新区地方性财政收入的重要依托仍为房地产,进而导致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蓓蓓 周舟 晏学丽
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且存量用地挖潜成本较高,通过多中心、多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格局来实现人口疏导与区域的均质化发展,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从现状来看,城市中心城区与新区间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完全联通,两者间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差距。同时,为达到均质化发展的目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由于发展的滞后性,新区地方性财政收入的重要依托仍为房地产,进而导致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贵祥
目前,撤市设县与市管县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设市规划是对某一区域一定时期内撤县设市与市管县的发展目标、时序安排及空间分布所进行的战略部署,是设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国(撤县)设市的标准和政策,国务院曾于1955年、1963年和1986年进行了3次调整。到目前,学术界仍有一些争议。有的主张,将现行设市标准的主要指标(除人口、产值指标)再增加一些辅助指标(如行政因素、基础设施指标);有的主张、按人口密度分类设置标准,其中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指标达到同类人口密度的设市小城市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丽丽 徐鹤 朱坦 吴婧
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其他规划的科学性,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影响重大。本文论述了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探讨了我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一、金融宏观调控方式与经济、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作为从货币、信用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其方式与方法决定于经济、金融体制,并且辩证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当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及时转换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是进一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海华
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联系着实体经济、信贷市场和资金市场,是传导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载体。票据市场的发展对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一段时期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较快,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从分析票据市场发展状况着手,揭示影响票据市场发展的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推进票据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票据市场 货币政策 风险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思 郑南源 周智立
论过渡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策略沈思,郑南源,周智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尽管"计划经济"的体制因素会逐步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