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2)
- 2023(3207)
- 2022(2715)
- 2021(2606)
- 2020(2180)
- 2019(4969)
- 2018(4941)
- 2017(9733)
- 2016(5360)
- 2015(6032)
- 2014(5780)
- 2013(5837)
- 2012(5420)
- 2011(4845)
- 2010(4933)
- 2009(4552)
- 2008(4597)
- 2007(4372)
- 2006(3870)
- 2005(3587)
- 学科
- 济(21733)
- 经济(21691)
- 业(20366)
- 管理(19015)
- 企(17153)
- 企业(17153)
- 方法(9773)
- 数学(8115)
- 数学方法(8041)
- 农(7403)
- 中国(6797)
- 财(5406)
- 劳(5287)
- 劳动(5270)
- 农业(5187)
- 业经(5170)
- 贸(4930)
- 贸易(4928)
- 易(4842)
- 划(4523)
- 策(4422)
- 制(4402)
- 务(3978)
- 财务(3964)
- 财务管理(3955)
- 经营(3817)
- 企业财务(3759)
- 技术(3709)
- 地方(3681)
- 理论(3561)
- 机构
- 学院(76200)
- 大学(75257)
- 济(32636)
- 管理(32266)
- 经济(31942)
- 理学(27599)
- 理学院(27341)
- 管理学(26984)
- 管理学院(26818)
- 研究(23302)
- 中国(18482)
- 京(15690)
- 财(14969)
- 科学(12427)
- 财经(11939)
- 江(11707)
- 所(11239)
- 经(10816)
- 中心(10674)
- 北京(9986)
- 农(9969)
- 研究所(9892)
- 范(9409)
- 师范(9351)
- 经济学(9341)
- 业大(9250)
- 州(9197)
- 商学(8971)
- 商学院(8887)
- 财经大学(8852)
- 基金
- 项目(47314)
- 科学(37930)
- 基金(35351)
- 研究(35251)
- 家(29823)
- 国家(29547)
- 科学基金(26050)
- 社会(23119)
- 社会科(21981)
- 社会科学(21973)
- 基金项目(18365)
- 省(17464)
- 自然(16961)
- 教育(16627)
- 自然科(16537)
- 自然科学(16533)
- 自然科学基金(16251)
- 资助(15125)
- 编号(14998)
- 划(14703)
- 成果(12064)
- 部(10994)
- 重点(9992)
- 课题(9940)
- 教育部(9848)
- 人文(9755)
- 发(9490)
- 项目编号(9306)
- 创(9277)
- 国家社会(9174)
共检索到118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杨河清
本文运用过度劳动状况评定量表,对北京地区企业事业单位劳动者的过劳情况作了初步调查,认为该量表的可靠性较强,具备一定的推广基础。
关键词:
过劳 量表 北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进令 徐正春
家内劳动不受时间场所之限制,而我国现行劳动法制向来以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为主要规范对象,现行法是否适应家内劳动此种新的工作形态,有必要予以检视。本文以日本作为比较法的对象,首先,说明日本关于电传劳动者的定义及其劳动法规上的保护,并就电传劳动者劳动法上的问题加以探讨;其次,检视适用我国劳动法规保护的家内劳动者,现行法制对其权益之保障是否有未尽之虞;最后就我国建构家内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电传劳动者 家内劳动者 工时 安全卫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桂君
《刑法修正案(八)》以保障民生视角重新关注劳动者权益,体现了关乎人民生活之尊严和幸福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当代刑法的保护对象不仅要超越保护单纯个人法益的目标,更要关注社会正义的实现。我国应增加关于劳动者权益侵犯的危险犯的刑法规范,预防对劳动者权益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是社会保险制度发挥功能的基础保障,任何危及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都是刑法所要防范的,应增加社会保险诈骗罪;现代社会文明价值理念之一就是保护弱者,而儿童是弱者中的弱者,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家庭、社会、国家多方面提供保护机制,尽管劳动法禁止招用...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 刑法保护 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保聪 余锦亮 肖人瑞
以《最低工资规定》下发为契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地市级最低工资的匹配数据,利用断点回归策略考察劳动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保护会给企业施加"硬约束",显著降低企业绩效。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这种抑制效应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劳动保护能够通过"成本效应"和"现金流效应"促使企业增加避税意愿、提升创新能力和减少投资规模,从而对企业绩效造成负向影响。本文研究对于理解劳动保护的微观经济后果和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具有良好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劭卿
为了实现有利于共同富裕目的的企业发展,文章以当地平均薪酬与最低工资标准差额量化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最低工资规定》下发为契机,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断点回归法(RD)考察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对工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认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与工业企业的绩效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文章研究结论有利于丰富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有助于政府预判颁布最低工资标准产生的社会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劳动力市场政策。
关键词:
劳动者权益保护程度 企业绩效 断点回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勤法 程圆圆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问题的根源在于用人单位管理权与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的冲突,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此种冲突,如何妥善平衡二者关系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关系的特殊性使得纯粹私法规范和一般性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无法有效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面临价值定位过低、具体规则缺失、救济渠道不畅通等多重问题,欧盟的相关规则可资借鉴。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应当提升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价值定位,将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纳入劳动基准法,宣示保护劳动者的人格权益。法院应当在审判过程中构建合法、必要、正当、透明原则的审查机制。另外,还应当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及指导咨询职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华泠 柳芳
德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措施及其借鉴华泠柳芳一、德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措施德国是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发达国家,“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缪勒-阿尔马克认为,社会市场经济的真谛在于,把市场自由原则与社会平衡原则结合在一起。在德国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亚玲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一种以劳动者权益为中心的会计体系新分支,和传统的会计分支不同,它的产权基础是人力资本产权,而不是物质资本产权,但是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现状尚不能满足这一基础条件。因此,在我国要有效推行劳动力权益会计需要从产权基础改革开始,而股票分置改革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来的股票全流通环境则能为改善我国目前的产权基础提供有利平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静宇 魏力伟
本文主要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的逻辑关联及学科归属、人力资本主体的范围、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这些基础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劳动者权益会计相关研究中的会计确认、账户设置与核算进行简要评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湘丽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维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香真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关键词:
劳动者 工资 合法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