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8)
- 2023(10261)
- 2022(8643)
- 2021(7859)
- 2020(6144)
- 2019(13897)
- 2018(13453)
- 2017(24285)
- 2016(13993)
- 2015(16095)
- 2014(16008)
- 2013(15030)
- 2012(14379)
- 2011(13251)
- 2010(13872)
- 2009(12210)
- 2008(12167)
- 2007(11415)
- 2006(10367)
- 2005(9610)
- 学科
- 济(54913)
- 经济(54871)
- 业(40786)
- 管理(40448)
- 企(33923)
- 企业(33923)
- 中国(23821)
- 地方(19153)
- 技术(18096)
- 农(16867)
- 业经(15918)
- 理论(14200)
- 方法(13208)
- 教育(13098)
- 银(11589)
- 银行(11568)
- 农业(11557)
- 制(11341)
- 行(11334)
- 融(11133)
- 金融(11132)
- 技术管理(11066)
- 发(10946)
- 地方经济(10770)
- 学(10531)
- 财(10227)
- 教学(9940)
- 贸(9725)
- 贸易(9712)
- 数学(9460)
- 机构
- 学院(197879)
- 大学(185894)
- 济(74052)
- 经济(72147)
- 研究(70189)
- 管理(66294)
- 理学(54353)
- 理学院(53655)
- 管理学(52733)
- 管理学院(52338)
- 中国(51303)
- 京(41374)
- 科学(41004)
- 所(36013)
- 财(35135)
- 江(34631)
- 范(32257)
- 师范(32024)
- 研究所(32011)
- 技术(31774)
- 职业(30428)
- 中心(30347)
- 农(28565)
- 州(28505)
- 北京(27088)
- 财经(26329)
- 院(25397)
- 师范大学(24912)
- 教育(24753)
- 业大(23725)
- 基金
- 项目(116365)
- 研究(96730)
- 科学(91892)
- 基金(76133)
- 家(64451)
- 国家(63658)
- 社会(57194)
- 科学基金(54089)
- 社会科(53958)
- 社会科学(53944)
- 省(51903)
- 教育(49679)
- 编号(43709)
- 划(42455)
- 基金项目(39085)
- 成果(36111)
- 课题(34796)
- 发(32193)
- 自然(30857)
- 自然科(30149)
- 自然科学(30144)
- 资助(29946)
- 年(29611)
- 自然科学基金(29569)
- 创(27782)
- 重点(27766)
- 发展(26595)
- 规划(26214)
- 展(26061)
- 创新(25706)
- 期刊
- 济(97785)
- 经济(97785)
- 研究(65303)
- 中国(55831)
- 教育(49084)
- 管理(30052)
- 农(28536)
- 技术(27049)
- 财(26865)
- 学报(25721)
- 科学(24863)
- 职业(20890)
- 融(20803)
- 金融(20803)
- 大学(20155)
- 农业(19535)
- 学学(18198)
- 业经(17996)
- 坛(15050)
- 论坛(15050)
- 经济研究(14765)
- 技术教育(14288)
- 职业技术(14288)
- 职业技术教育(14288)
- 财经(14076)
- 经(12355)
- 问题(12088)
- 图书(11323)
- 业(10879)
- 科技(10247)
共检索到32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翠兰
经济新常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兼备的新型职业人才日益偏爱。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要以教学为主渠道,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关键词:
职业精神 内涵发展 新常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桉 刘琳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桉 刘琳
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呼唤,是国家强盛的需要。职业院校是培养、训练有开拓创新意识、良好职业操守和专门技术技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培育和塑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是其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核心与精髓。红色文化是由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形成的最优秀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将其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工作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定能造就数以亿计"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行家里手,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红色文化 职业院校 德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金蓉
信息市场目前在我国基本上处于探索和萌芽状态,这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尽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息市场已非常迫切。一信息市场通常是指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信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导致信息市场的产生,信息的深入和发展又促进了信息商品的生产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宏宝
培育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是促进其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产业大军整体素质的需要。依据社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角色期待,职业院校学生敬业精神的时代内涵应包括忠诚履职的态度取向、通精达致的能力取向、好学乐业的情感取向、走向卓越的目标取向等特质。职业院校可借助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体验情感、磨练意志、养成行为、培养信念等方略强化其敬业精神培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敬业精神 职业生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培育 新内涵 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明
高校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加以引导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如何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精神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优秀品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精神 内涵培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爱权 林战平
企业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家精神是制约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稀缺的要素之一。因此,准确理解、把握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探讨企业家精神产生的条件,在中国培育企业家精神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 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达
邓小平所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其“硬”体现在发展有一系列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发展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的国情国力相适应是前提;加快弱势群体、落后地区与紧缺行业的发展是核心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乃基本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从根本上改革财政金融分配体制是重要举措;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讲诚信的道德观念和创建高度法治化的社会环境则是根本保证。
关键词:
发展 内涵 以人为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平均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整个战略机遇期的20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扩张转向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特点。本文从人才质量、办学特色、科学管理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人才质量 办学特色 科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小凤 罗琴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亟待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核心在于科学处理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适度发展、结构的持续优化、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效益的稳步提升。具体而言,应树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新常态 职业教育 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叶
文章着眼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与价值,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树立以工匠精神培育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对接、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工匠精神。
关键词:
新常态背景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变化的新趋势与新特点;必须适应消费新趋势,培育健康消费、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服务消费等新消费热点;要通过采取制度创新提升居民收入,加大消费供给端改革与创新,扩大消费有效供给能力,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改善消费预期,加大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环境去培育新消费热点。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新趋势 新消费热点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