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7)
- 2023(4023)
- 2022(3307)
- 2021(3455)
- 2020(2684)
- 2019(6280)
- 2018(6270)
- 2017(10078)
- 2016(6824)
- 2015(7791)
- 2014(7983)
- 2013(7009)
- 2012(6672)
- 2011(6376)
- 2010(6819)
- 2009(6132)
- 2008(6221)
- 2007(6104)
- 2006(5680)
- 2005(5460)
- 学科
- 教育(19607)
- 济(18434)
- 经济(18422)
- 管理(14555)
- 业(13993)
- 企(13028)
- 企业(13028)
- 中国(12273)
- 学(10230)
- 理论(9797)
- 教学(7099)
- 发(5121)
- 技术(4767)
- 方法(4744)
- 业经(4740)
- 农(4643)
- 策(4639)
- 发展(4618)
- 展(4495)
- 财(4174)
- 制(4092)
- 研究(4033)
- 思想(3992)
- 和(3944)
- 政治(3820)
- 地方(3684)
- 经济学(3612)
- 革(3595)
- 高等(3517)
- 学法(3504)
- 机构
- 大学(98248)
- 学院(92211)
- 研究(35805)
- 教育(29036)
- 济(27684)
- 经济(26739)
- 管理(26401)
- 范(25172)
- 师范(25075)
- 京(22899)
- 理学(21398)
- 理学院(20990)
- 师范大学(20573)
- 管理学(20511)
- 科学(20383)
- 管理学院(20266)
- 中国(19704)
- 所(18011)
- 江(16761)
- 研究所(16224)
- 北京(15682)
- 技术(14342)
- 财(14317)
- 职业(14305)
- 中心(13701)
- 州(13377)
- 院(12424)
- 教育学(11252)
- 财经(11110)
- 经(9824)
- 基金
- 项目(48797)
- 研究(45167)
- 科学(39035)
- 基金(30242)
- 教育(30044)
- 社会(24866)
- 家(24844)
- 国家(24427)
- 社会科(23104)
- 社会科学(23097)
- 成果(22393)
- 编号(22009)
- 省(20497)
- 科学基金(19617)
- 划(19439)
- 课题(19310)
- 年(16821)
- 基金项目(14202)
- 规划(13897)
- 项目编号(13433)
- 性(12813)
- 重点(12733)
- 部(12514)
- 资助(12289)
- 度(12011)
- 发(11842)
- 研究成果(11816)
- 教育部(11558)
- 阶(11357)
- 一(11348)
共检索到16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多种学派的形成,是高等教育学繁荣的主要标志。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科学,多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学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对于繁荣高等教育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学派,多学科研究,普通教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叶桂仓
高等教育是科学,也是实践和经验,还是艺术,复杂多样。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历程来看,目前只处于一个"承上启下"阶段,全面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的时机尚未到来。30多年来,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迅速成长,它们是制度建构、学科建设、问题导向、多学科参与和思想者引领的结果。但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发展、领域论、政策导向等方面遇到了诸多问题与挑战,辉煌背后存在着危机。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研究道路,针对我们自己的问题,要在开展实证研究、加强智库建设、提升思想层次、协调两支队伍等方面务实地开展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历史 比较 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薛欣欣
高等教育学的实践价值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通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的研究假设,并利用高教类文献数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据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数据对这一假设检验分析,得出"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高等教育学具有不可或缺性"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进一步得出,扩大定量研究对增强高等教育学的不可或缺性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今天,我们在安徽工业大学隆重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管理规程》,会员代表大会为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每五年举行一次。这次会议,有来自全国130余所会员单位的400余名代表出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安徽省教育厅、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和安徽工业大学的领导出席大会,我们对出席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全体会员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玉祥
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丰富,学科群已初见雏形。高等教育学科群的生成依赖于高等教育实体结构和高等教育学内部子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笔者采用高等教育学科场域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演进。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厘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 学科群 高等教育学科场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张斌贤
二战之后半个多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繁荣"与"调整"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同时美国大学的学术地位也不断上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调整时期。在这一阶段美国高等教育问题激增,在不断进行的调整中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与前一个阶段显著不同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在战后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功与战后美国的强盛、美国社会和民众以及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本身
关键词:
繁荣 调整 美国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生
略论外国的“教育学现象”陈桂生这个题目有吸引力,但也可能是研究的陷井。因为西方有些国家早已不存在中国人观念中的“教育学”;别国即使有所谓“教育”之学,其研究对象与中国教育学也不尽相同。况且,对国外教育学类教材所知甚少。不过,在不把中国“教育学”观念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华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江
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一个特殊视角来考察德育,即将德育作为高等教育实现的途径予以讨论,旨在从一个新的侧面来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文章在描述了德育的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改进高校德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学校 德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郭卉
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发展迅速,但其学科定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两方面分析发现,当今的高等教育学已经突破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不是隶属于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而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将高等教育学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需发展成为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
关键词:
学科分类 高等教育学 学科性质 学科定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安奎
问题是现实存在与认知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冲突,问题意识的形成是认识主体与外界交互建构的过程。问题研究是指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其过程可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以及追踪方案实施。增进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需要直面对象、确认前提和慎对常识。
关键词:
问题 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家浚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对普通高校造成很大的压力,许多人对新兴的现代远程教育寄予厚望。本文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们并未做好接受(高中起点)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准备;同时由于客观差异的存在,我们也不应该照搬西方一些国家以发展学历教育为主的经验。短期内,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宜定位在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上。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学历教育 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