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7)
- 2023(7618)
- 2022(6521)
- 2021(6011)
- 2020(5067)
- 2019(11332)
- 2018(11113)
- 2017(20987)
- 2016(11479)
- 2015(12964)
- 2014(12911)
- 2013(12431)
- 2012(11682)
- 2011(10638)
- 2010(11199)
- 2009(10675)
- 2008(10826)
- 2007(10260)
- 2006(9300)
- 2005(8842)
- 学科
- 管理(42762)
- 济(42209)
- 经济(42108)
- 业(39688)
- 企(35811)
- 企业(35811)
- 制(16651)
- 财(15746)
- 中国(13806)
- 方法(13754)
- 农(12111)
- 业经(11924)
- 体(11218)
- 数学(10257)
- 数学方法(10104)
- 银(9800)
- 银行(9793)
- 体制(9565)
- 行(9348)
- 务(9248)
- 财务(9218)
- 财务管理(9193)
- 划(8959)
- 融(8750)
- 金融(8747)
- 企业财务(8708)
- 理论(8620)
- 学(8558)
- 策(8543)
- 技术(8044)
- 机构
- 大学(169535)
- 学院(167010)
- 济(68467)
- 经济(66860)
- 管理(62783)
- 研究(55818)
- 理学(52411)
- 理学院(51794)
- 管理学(51069)
- 管理学院(50704)
- 中国(43908)
- 财(38629)
- 京(35812)
- 科学(29951)
- 财经(28849)
- 江(28170)
- 所(27260)
- 经(25895)
- 中心(25203)
- 研究所(23774)
- 范(23461)
- 师范(23319)
- 北京(22870)
- 州(22006)
- 财经大学(21131)
- 经济学(21047)
- 农(20857)
- 院(19990)
- 业大(18757)
- 师范大学(18689)
- 基金
- 项目(100095)
- 科学(80056)
- 研究(78593)
- 基金(73381)
- 家(62800)
- 国家(61810)
- 科学基金(53247)
- 社会(51540)
- 社会科(48747)
- 社会科学(48732)
- 省(37997)
- 基金项目(37727)
- 教育(37131)
- 编号(32212)
- 划(32106)
- 自然(31705)
- 自然科(30962)
- 自然科学(30955)
- 自然科学基金(30462)
- 资助(29281)
- 成果(29084)
- 制(25428)
- 部(23465)
- 课题(23250)
- 重点(22638)
- 性(21474)
- 国家社会(21240)
- 教育部(21052)
- 创(21030)
- 发(20885)
共检索到27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月斌
"两高院"、公安部先后公布、发布、印发《罪名补充规定(三)》、《适用法律问题意见》及《立案追诉标准规定(二)》等,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明确规定了此类案件立案追诉数额。然而,此举仅是有关罪名改变、部分法律适用以及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尚未彻底、有效地解决问题。为完善刑事立法,规范执法行为,还需进行法条内容调整与犯罪要件修正、入罪门槛降低与法定刑度提高、刑罚幅度协调与刑种机制完善以及借鉴英美法系信义义务理论,打造刑民法律之间制度接口,从而构建我国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健全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关键词:
商业贿赂 非国家工作人员 贿赂犯罪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俭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贿赂领域出现的行贿受贿方式越来越多,内容极为复杂。为了有效地打击贿赂犯罪,保持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12种贿赂行为进行了细化规定,为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受贿行为及数额提供了法律依据。
关键词:
公务员 受贿 数额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戴蓬
现行涉税犯罪刑事立法已不适应惩治涉税犯罪的需要,亟待修订。在修订涉税犯罪刑事立法时,应调整规制策略,将偷逃税款手段行为犯罪化;摒弃重刑理念,适度设置刑罚;弥补现行立法的技术缺陷;严密刑事法网,强化对发票犯罪的打击;密切联系税收征管实际,提高涉税犯罪规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涉税犯罪 修订 刑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超逸
腐败犯罪黑数是指腐败犯罪的发生率大于腐败犯罪的查处率所形成的差额,它是制约反腐败的内生性因素,具有司法视野不能及的严重后果。我国腐败犯罪黑数的程度令人堪忧。控制腐败犯罪黑数,在观念上要树立腐败犯罪"零容忍"的刑事政策观;在刑事立法上强化刑罚的威慑力,控制选择性侦查的标准和条件;并配置以专门的犯罪存疑统计机构和线索收集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褚国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12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信用卡犯罪若干问题解释》),于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这一最新规定与1997年《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百九十六条及2005年《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中文
刑法语境中的商业贿赂概念可以借鉴经济法层面的商业贿赂,但绝不能受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暂行规定》中对商业贿赂概念界定的影响,应该将一切能够揭示商业贿赂本质且大量客观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都包括进去。应立足于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现实需要,以现行的《刑法》规定及司法解释为依据,认为商业贿赂犯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商事活动参与者为谋取商业利益而给予他人财物,或者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人利用商事管理职权而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为促成商事活动双方的行贿、受贿而居间介绍,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关键词:
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犯罪 概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秋华 丛中笑
新中国建立之初奉行的是社会主义"非税论",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未受重视。1979年刑法典在涉税犯罪方面只有两条:偷税、抗税罪和伪造税票罪,当时涉税犯罪尚未出现明显增长,所以该条款在刑法典中未引起高度重视。1997年新刑法典作出了基本符合有效惩治涉税犯罪和控制涉税犯罪剧增需要的规定。本文对我国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加以梳理,希望有助于法律价值的释放。
关键词:
涉税犯罪 刑事立法 法源 演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运锋
从证券犯罪的发展态势看,采取"严厉"的刑事政策非常必要。"严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扩大证券犯罪范围,严密刑事法网;修改证券犯罪的刑罚配置,强化刑罚的严厉性;刑法干预应及时与确定,严格执法力度。
关键词:
证券犯罪 宽严相济 刑法谦抑性 司法独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勇
在刑事企业合规学理中,单位犯罪的量刑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对犯罪嫌疑单位的刑事追究应当区别于自然人。单位犯罪中,应当视情节对单位进行刑事制裁,对单位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以确保国家和经济社会的规制秩序。在单位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和自然人的刑事追究应当采取“平行模式”,分别考量。对于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应当打破抽象、无定额罚金制的司法惯例,根据单位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顶层制度设计,对单位犯罪刑罚种类进行重构,以达到报应和预防的双重并重。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刑罚 企业合规 不起诉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喻军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应否予以限制在学界的研究日趋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基于公共利益,民众知情权、监督权实现的需要,国家工作人员的隐私权应区别于普通民众的隐私权予以限制。但也有学者认为,任何人的活动如果发生在公共领域中,或者涉及公共利益其隐私权都可能受到限制,不独国家工作人员如此。因此,没有必要对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与普通民众的隐私权进行区分,也没有必要课以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行使更重的负担。学界一些观点认为,应当以公共领域、公共利益、自愿公开作为统一规范,在法律一般性原理的指导下将国家工作人员与普通民众隐私权做统一规制,无须制定专门针对特定主体的隐私权规范。此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相对于普通民众隐私权区别对待并不违背权利平等原则,前述三个规范无法将国家工作人员与普通民众隐私权的界限进行区分,甚至普通民众隐私权界限亦不能依此规范进行划定。因此,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限制制度构建应以身份为核心。
关键词:
权利平等 身份 隐私权 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兰香
以11个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判决为蓝本,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其刑事责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司法机关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的判决基本体现了罪刑相一致的原则,部分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针对判决中刑罚整体而言较重、在罚金和赔偿损失发生冲突时价值选择不明朗、植树造林判例太少、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有必要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司法对策。
关键词: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 刑事责任 司法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亮 张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犯罪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有针对性的刑事立法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和凭据,而只有在科学、现实的刑事政策指引下的立法活动才能够在有效打击经济犯罪的同时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刑事立法 刑事政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柴冬梅
刑罚规定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刑法的适用效果。刑法就受贿罪的刑罚种类、刑罚幅度等设置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需进行修改。主刑罚应取消死刑,延长自由刑期限;附加刑中应增设罚金刑,资格刑,限制没收财产刑,定罪数额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其他定罪量刑因素尽量细化,以充分体现罚当其罪的刑罚理念。
关键词:
受贿罪 废除死刑 增设罚金刑 资格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云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并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也显得十分猖撅,其中贿赂犯罪尤为嚣张。它不仅直接侵吞国家财产,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和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云
贪污贿赂犯罪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根源,这决定着预防此类犯罪必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在预防工作中,除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思想政治、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信仰、法制的宣传教育外,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预防立法,强化对各种权力的设置管理和严格监督制约,即通过依法治权来强化对职权的综合治理,使职权沿着健康的、正确的而非异化的、商品化的方向运作和发展,并明确预防工作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