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03)
- 2023(21595)
- 2022(18690)
- 2021(17584)
- 2020(14843)
- 2019(34016)
- 2018(33504)
- 2017(63998)
- 2016(35121)
- 2015(39406)
- 2014(38974)
- 2013(38284)
- 2012(35342)
- 2011(32050)
- 2010(32146)
- 2009(29930)
- 2008(29408)
- 2007(26063)
- 2006(22832)
- 2005(20441)
- 学科
- 济(138501)
- 经济(138345)
- 管理(102195)
- 业(96953)
- 企(81475)
- 企业(81475)
- 方法(64364)
- 数学(55735)
- 数学方法(54846)
- 中国(38728)
- 财(38385)
- 农(37368)
- 业经(30831)
- 学(30675)
- 贸(27718)
- 贸易(27701)
- 制(27374)
- 易(26956)
- 地方(25556)
- 理论(25076)
- 农业(24622)
- 务(24559)
- 财务(24458)
- 财务管理(24403)
- 企业财务(23140)
- 银(22905)
- 银行(22845)
- 行(21740)
- 融(21698)
- 金融(21693)
- 机构
- 大学(498493)
- 学院(496717)
- 济(199056)
- 经济(194828)
- 管理(189654)
- 研究(170177)
- 理学(163432)
- 理学院(161575)
- 管理学(158319)
- 管理学院(157430)
- 中国(129443)
- 京(106625)
- 科学(105047)
- 财(94295)
- 所(86424)
- 农(82357)
- 研究所(78540)
- 中心(76769)
- 财经(75044)
- 业大(73624)
- 江(73439)
- 经(68308)
- 北京(67649)
- 范(66336)
- 师范(65615)
- 农业(64874)
- 院(61614)
- 经济学(60591)
- 州(59462)
- 财经大学(55796)
- 基金
- 项目(332240)
- 科学(260788)
- 基金(241228)
- 研究(240635)
- 家(211733)
- 国家(209999)
- 科学基金(179332)
- 社会(150860)
- 社会科(142910)
- 社会科学(142874)
- 省(128436)
- 基金项目(125512)
- 自然(117725)
- 自然科(115024)
- 自然科学(114989)
- 自然科学基金(112941)
- 教育(112570)
- 划(109323)
- 资助(101687)
- 编号(97587)
- 成果(80648)
- 重点(75169)
- 部(73715)
- 发(70283)
- 课题(68504)
- 创(68407)
- 科研(63912)
- 创新(63861)
- 教育部(63190)
- 大学(62264)
- 期刊
- 济(217105)
- 经济(217105)
- 研究(149118)
- 中国(96837)
- 学报(82134)
- 科学(74311)
- 农(74252)
- 财(73839)
- 管理(71557)
- 大学(62370)
- 教育(58972)
- 学学(58636)
- 农业(51092)
- 融(46700)
- 金融(46700)
- 技术(43796)
- 财经(37709)
- 经济研究(36283)
- 业经(34569)
- 经(32376)
- 问题(27709)
- 业(27614)
- 图书(25261)
- 贸(24563)
- 版(24356)
- 统计(23788)
- 技术经济(23625)
- 科技(22391)
- 理论(22172)
- 策(21487)
共检索到73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立
利用2000年1月~2010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的角度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实际产出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二者却容易受到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较差,导致间接调控模式下的货币政策经常造成短期内产出的大幅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武俊 燕安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信贷规模成为市场谈论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信贷规模的可控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信贷增长是我国物价增长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格兰杰因,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们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信贷规模的可控性较差,外汇占款导致的存差规模扩大削弱了央行控制信贷规模的能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有效性 可控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间接调控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年来,一直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己任。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完善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松成 吴培新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6年6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它对经济变量的解释(预测)能力远高于其他货币变量;(2)货币供应量M2对工业增加值和CPI作出系统性的反应,且M2新息是由央行决定的,表明货币供应量M2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3)我国基本不存在货币传导渠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银行贷款,信贷规模是事实上的中介目标,直接调控经济,并引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际上是两个——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M2,这种调控模式在1998年前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创练 蒋海 单敬群
非对称性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是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普遍策略,本文基于非对称性福利损失函数,首次通过逆推实现央行时变非对称性偏好调控模式估计。结果表明,央行在调控通胀和通胀波动目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政策取向,同时,存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收缩的时变非对称性偏好,由此也使得央行具有较强的动机维护实际通胀低于通胀目标以及实际经济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央行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衰退上的非对称性偏好呈现出较强的此消彼长关系。此外,近年来央行厌恶通胀的非对称性偏好持续走强,而规避经济收缩的非对称性偏好却逆向变弱,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治理通胀偏好,但维持经济增速高于增速目标的政策取向却有所减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偏好 时变参数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文章基于中国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SV-FAVAR)模型,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考虑在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和通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作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作用同样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对物价水平的调控效果在危机之后逐渐改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进出口、银行信贷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伟 林燕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及最小二乘法等计量方法,对198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信贷传导机制仍然是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形式;提高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作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前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关键词:
利率 有效性检验 时滞 实证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巧明
货币政策只能在一定的时限和幅度范围内才有效,超过了时限和幅度运用货币政策,不仅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而且会使经济运行遭受沉重的打击。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是利率调整幅度过大的教训,而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过高等也受我国汇率调整过于滞后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一定的时限和幅度内运用货币政策思路,以尽可能减少震荡的方式,促使被扭曲的经济变量向均衡位置回归,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限 幅度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运信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可预测性 可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