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7)
- 2023(4007)
- 2022(3443)
- 2021(3372)
- 2020(2829)
- 2019(6379)
- 2018(6055)
- 2017(11806)
- 2016(6682)
- 2015(7488)
- 2014(7419)
- 2013(7463)
- 2012(6989)
- 2011(6032)
- 2010(6486)
- 2009(6142)
- 2008(6737)
- 2007(6360)
- 2006(5719)
- 2005(5297)
- 学科
- 管理(28814)
- 济(28144)
- 经济(28121)
- 业(27278)
- 企(25523)
- 企业(25523)
- 财(24600)
- 财政(12068)
- 务(12049)
- 财务(12033)
- 财务管理(11991)
- 企业财务(11524)
- 方法(10909)
- 政(9722)
- 中国(8756)
- 数学(8722)
- 数学方法(8646)
- 制(8602)
- 策(7079)
- 地方(6544)
- 农(6404)
- 业经(6185)
- 体(6118)
- 理论(5806)
- 体制(5443)
- 制度(5254)
- 度(5254)
- 银(5169)
- 银行(5169)
- 行(4748)
- 机构
- 大学(98081)
- 学院(97290)
- 济(41140)
- 经济(40279)
- 管理(36252)
- 财(31050)
- 研究(30700)
- 理学(30320)
- 理学院(30022)
- 管理学(29709)
- 管理学院(29490)
- 中国(24103)
- 财经(20309)
- 京(19825)
- 经(18101)
- 江(15860)
- 科学(15746)
- 所(15509)
- 财经大学(14532)
- 研究所(13097)
- 北京(12914)
- 范(12872)
- 师范(12825)
- 中心(12669)
- 州(12666)
- 经济学(12457)
- 商学(11109)
- 经济学院(11078)
- 商学院(11026)
- 院(10743)
- 基金
- 项目(52091)
- 研究(41674)
- 科学(41053)
- 基金(37841)
- 家(31040)
- 国家(30719)
- 科学基金(26805)
- 社会(26615)
- 社会科(25328)
- 社会科学(25316)
- 教育(19950)
- 省(19444)
- 基金项目(19259)
- 编号(17539)
- 成果(16377)
- 划(16231)
- 资助(15922)
- 自然(15761)
- 自然科(15422)
- 自然科学(15419)
- 自然科学基金(15163)
- 课题(12514)
- 部(12355)
- 性(12289)
- 项目编号(11768)
- 重点(11528)
- 教育部(11311)
- 人文(11102)
- 创(10626)
- 国家社会(10610)
共检索到163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兴华
略论转轨时期财政投资职能程兴华一、财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固定资产投资与财政的关系,首先取决于固定资产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其次取决于社会再生产与财政的关系。固定资产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重要而特殊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康华
试述财政职能的演变和转轨时期的财政职能曾康华财政职能是财政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就我国经济学界对财政职能的认识与界定作一系统考察,并提出对转轨时期财政职能的看法,以期对深化财政职能的认识有所启示。一、财政职能演变的历史考察我们从两个角度对财政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玉刚 俞忠英
本文研究权威主导型策略性市场化改革与财政公共化转型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通过一个基于我国改革实践的动态分析框架,笔者得出:政府供给范围的"越位"与"缺位"作为经济转轨中前期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具有一定的"条件合理性"。而这一条件就是权威主导型改革承诺的动态可信性。"职责同构"的"权威+官僚体系"执政模式有利于保障可信性问题,但不利于最优公共政策的竞争性发现和弹性调整。强化权威推动型的二次改革,从政府派生型"无形之手"到市场自发型"无形之手",并完善横向的党内民主和竞争机制,理顺纵向的政府内分工机制,才能真正顺利实现经济市场化转轨与财政公共化转型的协同演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虎
略论转轨与支农张虎一农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承担支农任务,由于农业的低收益导致的农业信贷低收益和农业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矛盾。在专业银行期间,由于自负盈亏刚性不强,这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当前,专业银行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按商业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再平
我国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一条财政分权的道路,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分权体制进一步制度化。但由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当前财政分权存在着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的矛盾、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财政秩序混乱以及转移支付等方面的问题,纠正目前财政分权的负效应,既不能重新集权,也不能进一步分权。规范分权、致力于创造财政分权的条件,是我国未来财政分权改革的方向。就目前来说,用法律来规范财政活动,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增强预算的民主性和透明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一、引言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高速增长,期间伴随着相当明显的周期变动。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国家赖以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市场失效的矫治、对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塑与调整、对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健
转轨时期财政条件变化及其货币内生性问题许健(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经济转轨时期财政与银行的基本关系决定了政府干预与货币供给的内在联系。政府干预的基本条件是财政实力,当财政不具备干预条件时,信贷分配则被作为干预基本手段。由此使得财政与银行关系发生根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锋
本文认为转轨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变动轨迹呈现反“钩”形。1978年至1996年中国的财政支出与瓦格纳法则不相符合,可被认为是中国转轨时期的财政支出之谜。税收下降不能解释这个财政支出之谜,而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转变才是引起转轨时期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财政支出之谜 政府职能转变 反“钩”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一、引言关于财政职能问题,我国理论界曾有过三次大的讨论。全国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艰巨任务,理论界掀起了如何发挥财政职能的第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建立统收统支体制的理论依据,促进了财政集中性分配职能的发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方向是对的,财政成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和调节各经济成份利益关系的最主要杠杆。文革以后,发展经济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财政职能问题也随之成为理论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炜
本文提出了在转轨背景下研究财政体制对财政职能界定和实现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对当前制约财政职能实现的体制性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未来发展战略对财政职能的要求与既有财政体制预期可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思路。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体制 实现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通过今年上半年抗击非典的斗争 ,我们比过去更深刻地认识到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经过讨论 ,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是 ,政府职能和财政的功能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在这个转变中 ,可以探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孰轻孰重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经济建设 ,也包括社会建设。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 ,它只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政策目标应当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增强人的能力 ,提高人类发展水平 ,而不仅仅是人均GDP水平。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进程 ,为政府职能、财政功能的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 ,市场经济主体不应再由政府承担 ,转应由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来...
关键词:
政府职能 财政功能 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陆翔
转轨时期的地方财政改革──关于瑞安市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陆翔(一)当前,地方财政正处于一个新旧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目标的确立为地方财政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新税制的实施和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的出台正构建转轨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靖 白景明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同时启动了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轨。工业化和市场化是每个国家都要经历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和市场化两者互为条件。中国推进双重转轨的方式有其特点,双重转轨难免引发多层剧变。市场化推进将引发收入差距、物价上涨、新旧体制磨擦等问题;工业化推进则将引发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矛盾强化等现象。对此,政府应主动采用稳定性财政政策予以抑制。具体政策包括统一预算、调整收支结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略论财政均衡政策与财政平衡政策●孙文学一、财政平衡政策的局限性财政平衡政策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财政政策,这种传统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这项财政政策对我国组织财政平衡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五”时期,财政平衡政策有力地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