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4)
2023(10201)
2022(8744)
2021(8191)
2020(6793)
2019(15526)
2018(15044)
2017(29093)
2016(16063)
2015(18020)
2014(17987)
2013(17658)
2012(16558)
2011(14787)
2010(15375)
2009(14611)
2008(14961)
2007(13746)
2006(12402)
2005(11659)
作者
(44083)
(36831)
(36716)
(35232)
(23822)
(17484)
(16651)
(13878)
(13838)
(13624)
(12680)
(12136)
(12083)
(12071)
(11996)
(11232)
(10929)
(10664)
(10631)
(10579)
(9533)
(9010)
(8796)
(8519)
(8415)
(8337)
(8286)
(8113)
(7340)
(7250)
学科
管理(60450)
(60364)
经济(60266)
(55811)
(48506)
企业(48506)
(34888)
方法(22569)
(20508)
中国(19048)
数学(18652)
(18569)
(18441)
财务(18403)
数学方法(18376)
财务管理(18348)
企业财务(17477)
(16697)
贸易(16690)
(16432)
财政(15037)
业经(15020)
(13711)
(13694)
(13536)
(12761)
银行(12754)
地方(12423)
(12281)
(12059)
机构
学院(229922)
大学(229662)
(99266)
经济(97162)
管理(87220)
研究(77011)
理学(73328)
理学院(72567)
管理学(71593)
管理学院(71121)
中国(61732)
(60134)
(47633)
财经(42681)
科学(41590)
(38416)
(38002)
(37997)
中心(34821)
研究所(33072)
财经大学(31033)
(31028)
经济学(30865)
北京(30200)
(29339)
师范(29131)
(29101)
(27922)
经济学院(27579)
业大(26981)
基金
项目(138534)
科学(110069)
研究(107293)
基金(101184)
(85703)
国家(84946)
科学基金(73534)
社会(69798)
社会科(66292)
社会科学(66277)
(52849)
基金项目(51872)
教育(49859)
自然(44483)
(44083)
编号(43829)
自然科(43436)
自然科学(43426)
自然科学基金(42682)
资助(41997)
成果(38866)
(32462)
(32366)
课题(31337)
重点(31151)
(29794)
(29316)
国家社会(28933)
教育部(28740)
(28738)
期刊
(119380)
经济(119380)
研究(79119)
(53751)
中国(51444)
管理(35445)
学报(30213)
(29255)
科学(28699)
(27405)
金融(27405)
教育(26701)
大学(24732)
财经(23392)
学学(23093)
(19986)
经济研究(18879)
技术(18733)
农业(18681)
业经(17891)
(15898)
问题(15846)
国际(13316)
会计(12800)
财会(12761)
世界(11087)
现代(10998)
技术经济(10936)
(10750)
(10662)
共检索到375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建强  
以中国转型为背景,从一般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观点出发,从两个方面分析政府实施相对稳健和部分积极性财政政策的有益性:一方面,制度缺陷造成消费行为,尤其是投资行为表现出特殊性,是造成资金市场有效供给矛盾——资金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转型时期的利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也不同一般情况。转型时期是上述几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运行中主要问题是调动投资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不是担心财政资金对资金市场构成的压力,因而,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相对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宋世方  
财政扩张政策在IS—LM 模型中会出现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由经济体系中的有关参数决定,我国经济体系中有关参数的性质决定了我国财政扩张政策具有较高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操作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张金萍  李彦杰  
一、财政开支与挤出效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政府财政几乎集中了企业与居民储蓄的绝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不仅以税利形式将企业创造和实现的纯收入上缴财政,而且企业的剩余产品价值也通过价格剪刀差的形式集中到财政手里;政府直接管理全民所有制企业,以组织职能代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范凤山  
制度是重要的 ,但并不总是有效的。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制度体系的架构及其缺陷的分析 ,认为现行财政支出制度体系的有效性偏低 ,需要通过完善财政支出制度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强化财政支出制控制度建设、完善技术支持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我国财政支出制度的有效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迟慧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屏障之一。目前 ,尽管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因素较多 ,但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缺陷较大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重、支出结构、财政补贴方式及农业税制等方面的分析 ,揭示了当前财政政策在“三农”问题上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海燕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矛盾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屏障之一,目前尽管影响中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因素较多,但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政策错位和缺陷较大,不乏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三农”的财政政策的缺陷表现在: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支农支出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农民直接受益的支出较少;财政补贴方式不合理,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农业税制显失公平,农业和农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如何弥补财政政策的缺失,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洪  雷虹  
财政政策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扩大总需求,但是也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作为财政政策的一种外部性,有其产生的机制和表现的特征。本文阐述了挤出效应的内涵、产生的机制和宏观特征,然后试图对挤出效应的大小进行度量,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辑  
我国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存在传统IS-LM模型分析的直接挤出效应,也存在由我国独有的金融体制、财政体制、国民消费倾向、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制度等因素引发的"泛挤出效应",因此,应对的关键不仅在于以货币政策的配合使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民生促进国内消费,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消费、投资充分发挥乘数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甫  王子成  
开放经济下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特征:财政政策对净出口具有挤入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净出口增加,而收入税率的减低会增加净出口。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政府支出正外部性和居民消费习惯角度,建立一个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通过引入垄断竞争、价格粘性、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以及消费习惯等非完全竞争因素来加以考察,经济模拟结果发现:政府支出正外部性和居民消费习惯是解释开放经济下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经验特征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延  
宏观调控理论是政府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总产量GDP的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凯恩斯革命,经过了70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的变化,对我们当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保证中国经济能够快速、稳定、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保嵩  雷进贤  李鑫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和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改革,改变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路径,从而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行业和工业企业之间产生了偏向型财政选择。本文通过一个包含四部门的动态OLG模型,分析了房地产泡沫、工业企业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关系,得到了"房价泡沫均衡"扭曲了政府财政政策、减少了社会福利的基本结论,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清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延  
"挤出效应"指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资的下降,公共支出的增加将会"挤出"投资。在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今天,对财政政策效果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两个著名的模型: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模型和从微观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出发的拉姆齐模型,对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两个模型都得出了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同方向变动,与投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两者的差别在于传导机制不同和政策有无滞后效应。通过对1952—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政府购买支出与名义利率有同期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有同期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世信  刘卫萍  邹紫云  
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争论,且缺乏对财政政策作用于企业创新的路径机理和传导机制的探索。文章依托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系统分析了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机理。实证检验发现,财政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水平,表明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激励效应;而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表明外部的财政政策需要通过激励内部的企业经营者增加创新投入,才能实现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效应,意味着企业内部的创新投入是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路径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苏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深入分析了财政政策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全面揭示了我国财政改革的现状、问题及财政运行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侧重围绕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发展战略与财政政策取向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