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8881)
- 2022(7649)
- 2021(7536)
- 2020(6363)
- 2019(14722)
- 2018(14728)
- 2017(29139)
- 2016(15915)
- 2015(18109)
- 2014(18147)
- 2013(17748)
- 2012(16583)
- 2011(15096)
- 2010(15975)
- 2009(15120)
- 2008(15238)
- 2007(14196)
- 2006(12847)
- 2005(11883)
- 学科
- 济(68583)
- 经济(68514)
- 管理(50409)
- 业(48589)
- 企(42381)
- 企业(42381)
- 方法(31511)
- 数学(27354)
- 数学方法(26729)
- 财(18856)
- 农(17319)
- 中国(17194)
- 业经(14236)
- 贸(14078)
- 贸易(14066)
- 易(13728)
- 策(13666)
- 制(13401)
- 理论(13369)
- 学(12625)
- 地方(12097)
- 务(11894)
- 财务(11843)
- 财务管理(11817)
- 企业财务(11198)
- 银(11000)
- 银行(10980)
- 农业(10857)
- 融(10627)
- 金融(10626)
- 机构
- 大学(234780)
- 学院(234720)
- 济(97558)
- 经济(95399)
- 管理(90562)
- 研究(77538)
- 理学(76795)
- 理学院(75941)
- 管理学(74283)
- 管理学院(73852)
- 中国(61650)
- 京(49618)
- 财(48549)
- 科学(45028)
- 所(39378)
- 财经(37371)
- 江(36813)
- 中心(35278)
- 研究所(34912)
- 经(33640)
- 农(32827)
- 北京(31988)
- 范(31293)
- 师范(31057)
- 业大(29998)
- 州(29947)
- 经济学(28870)
- 院(27614)
- 财经大学(27375)
- 经济学院(25693)
- 基金
- 项目(141768)
- 科学(112197)
- 研究(105436)
- 基金(102829)
- 家(88142)
- 国家(87373)
- 科学基金(75697)
- 社会(65887)
- 社会科(62508)
- 社会科学(62489)
- 省(54650)
- 基金项目(52322)
- 教育(50653)
- 自然(49232)
- 自然科(48205)
- 自然科学(48196)
- 自然科学基金(47339)
- 划(46363)
- 资助(45165)
- 编号(43879)
- 成果(37682)
- 部(32010)
- 重点(31669)
- 课题(31186)
- 发(29375)
- 创(29082)
- 教育部(28002)
- 项目编号(27240)
- 大学(27182)
- 性(27048)
- 期刊
- 济(114479)
- 经济(114479)
- 研究(75556)
- 中国(47578)
- 财(38705)
- 管理(37508)
- 学报(32348)
- 科学(31358)
- 农(30283)
- 教育(30088)
- 融(28130)
- 金融(28130)
- 大学(25676)
- 学学(23901)
- 技术(22674)
- 农业(20131)
- 财经(19886)
- 经济研究(18442)
- 业经(17555)
- 经(17077)
- 贸(14479)
- 问题(14479)
- 国际(13621)
- 统计(13140)
- 技术经济(12794)
- 策(11965)
- 图书(11594)
- 理论(11139)
- 现代(11090)
- 世界(10813)
共检索到370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合金
近两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投资不足。而对货币政策 在扩大投资规模中的调节效果,我国理论界却颇有分歧。如何客观地评价货币政策的调 节作用,深入分析货币政策调节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进对策,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调 节作用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投资规模 货币政策 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艳 陈贻杰 陈收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从业务层面资源配置五个维度的变动描绘企业业务层面战略变革幅度与方向,实证分析了战略变革幅度、方向以及幅度与方向的综合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环境为调节变量,分析了货币政策宽松或紧缩环境对战略变革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战略变革幅度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倒N型关系,而战略变革方向调整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幅度与方向同方向变动时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会弱化战略变革幅度与企业绩效间的倒N型关系,反之,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会强化二者的关系;货币政策对于战略变革方向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则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战略变革 企业绩效 货币政策 幅度 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晓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倩
以上市公司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3年到2016年的季度数据对结构性货币政策与企业融资成本、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会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提升其投资规模;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越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规模扩大的影响作用越强。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融资成本 投资规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景学成
我国货币政策以其稳健的风格深入人心,但事实上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不止此。本文从定义、性质、效果以及展望等多个角度对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完整意义上的诠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合金
略论财政货币政策在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张合金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中西部地区较落后,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趋扩大。这种状况不但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社会稳定。而且从统一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萧志平
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即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至最终日标产生效果所需要的一段时间。这种时间滞后现象是社会大生产宏观管理中的客观存在。研究和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提高货币政策效力,是金融部门努力的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使得单位结构性和产业结构性就业变化较大,从而导致我国自然失业率较高,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扩大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化解较高的失业率水平,可以通过选择实施如下一些有差别的或偏微观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就业:一是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四是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五是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金融支持;六是增加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
关键词:
扩大就业 货币政策 结构性就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星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完善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会为包括商贸流通产业在内的宏观市场带来积极影响。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会引发产业内部的规模效应,进而降低流通产业的经营成本和市场风险。本文分析了新货币政策中,银行利率调整策略和货币供给总量调整措施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传导机制,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从实证研究的数据得出结论:新货币政策中的多个指标因素都会对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产生推动作用,其中货币总供给量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合金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投资不足,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任务是增加投资总量,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了使扩大投资规模的调节措施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充分注意扩大投资规模的策略,结构和重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观烈
一、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我们要用货币政策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须从货币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说起。马克思是在分析商品内部的矛盾和追踪价值形式的演化中发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由此确知的货币本质属性(一般等价物)和这个属性在货币职能上的主要表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最深刻地显示了货币在商品经济总体运行中的作用,即展开和解决商品内部的矛盾,或实现一切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从而使商品生产的扩大成为可能;在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的条件下,货币又是"每个价值增值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且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培新
货币政策一般认为,作为金融数量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排斥另一重要金融数量指标——信贷规模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并且,各自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样规则而稳定,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地位。这些结论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意义的,表明至少在做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颖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以外生货币供给为基础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 ,企业只是被动地随着利率或银行贷款的变化被动地增加或减少投资。然而在内生货币供给的理论框架下 ,企业投资将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内生货币供给下的短期宏观经济模型为基础 ,分析了企业投资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企业投资 内生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文进
从永久性收入假说出发 ,弗里德曼否认了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 ,否定了财政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通过强调财富作用增强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同时还论证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 ,由此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财政政策作用非常小 ,“唯有货币最重要” ,货币政策应执行法治战略。
关键词:
永久性收入 财富作用 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