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2)
- 2023(5409)
- 2022(4615)
- 2021(4462)
- 2020(3630)
- 2019(8284)
- 2018(8038)
- 2017(15708)
- 2016(8834)
- 2015(9979)
- 2014(9981)
- 2013(9929)
- 2012(9537)
- 2011(8453)
- 2010(9068)
- 2009(8430)
- 2008(8988)
- 2007(8343)
- 2006(7586)
- 2005(7017)
- 学科
- 管理(34044)
- 济(33601)
- 经济(33565)
- 业(31732)
- 企(27949)
- 企业(27949)
- 财(24776)
- 财政(12779)
- 中国(11717)
- 方法(11322)
- 务(11083)
- 财务(11062)
- 农(11026)
- 财务管理(11020)
- 制(10915)
- 策(10748)
- 企业财务(10493)
- 政(10377)
- 数学(8891)
- 地方(8838)
- 数学方法(8716)
- 业经(8160)
- 银(7182)
- 银行(7180)
- 体(7133)
- 理论(6991)
- 制度(6922)
- 度(6922)
- 行(6732)
- 贸(6723)
- 机构
- 学院(128132)
- 大学(126618)
- 济(54604)
- 经济(53373)
- 管理(48134)
- 研究(43438)
- 理学(39844)
- 理学院(39449)
- 管理学(38963)
- 管理学院(38683)
- 财(37132)
- 中国(34815)
- 京(26376)
- 财经(24669)
- 科学(23181)
- 经(22029)
- 江(21832)
- 所(21737)
- 中心(19214)
- 研究所(18734)
- 范(17754)
- 师范(17699)
- 财经大学(17496)
- 北京(17121)
- 州(16874)
- 经济学(16215)
- 院(15379)
- 农(15219)
- 省(14399)
- 经济学院(14392)
- 基金
- 项目(70636)
- 研究(57569)
- 科学(55761)
- 基金(50215)
- 家(41467)
- 国家(41035)
- 社会(36097)
- 科学基金(35424)
- 社会科(34213)
- 社会科学(34204)
- 省(27183)
- 教育(26928)
- 基金项目(24894)
- 编号(24644)
- 成果(23032)
- 划(22526)
- 资助(21557)
- 自然(20577)
- 自然科(20057)
- 自然科学(20054)
- 自然科学基金(19702)
- 课题(17978)
- 性(16714)
- 部(16431)
- 重点(15875)
- 发(15462)
- 项目编号(15395)
- 年(14793)
- 教育部(14606)
- 制(14323)
共检索到216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略论财政均衡政策与财政平衡政策●孙文学一、财政平衡政策的局限性财政平衡政策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财政政策,这种传统的财政政策的核心是“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这项财政政策对我国组织财政平衡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五”时期,财政平衡政策有力地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吉元 张晓山
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其财政政策,以税收为重要杠杆,一方面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格局,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以共享税为主体的联邦、州及地方的分税体制,界定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层次与范围,并保证其有财力来履行其功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漆柱
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对财政政策的区域非均衡效应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宏观税收、私人投资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表明,我国政府投资的财政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效应,而宏观税收政策区域差异效应不明显。其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差距,必须改变单一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的投向的调整力度,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2014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大城市当年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标志性意义,在该政策出台后的"后择校"时期,包括北京、上海等择校最激烈的大城市通过取消共建生、禁止条子生,极大地遏制了权利寻租现象,这是对新政收效的一个印证。但是,政策运行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对于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栗玉香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非均衡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走向均衡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不可逆转的取向。论文实证分析了义务教育财政均衡政策效果,剖析了影响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莲
长期持续的大规模国际收支顺差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非均衡。基于流动性约束建立的跨期动态均衡模型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政策作为中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常项目跨期均衡具有一定的调控效果,尤其是当汇率政策退出时,财政政策的跨期效应会有所增强,且此时出口退税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经常项目跨期波动的作用,所以中国应首先优化出口退税政策。此外,利率对经常项目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稳健,表明中国可以通过调整针对流入资本的税收政策来改变资本借贷的实际利率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经常项目跨期均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常项目 跨期动态均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本文从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失衡,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华
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大连经济均衡发展林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囊括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经济资源在区际间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侧面———地区经济如何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如何纠正大连地区各县、区间经济差异,维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毅 周彬
把宏观经济系统看成是一个动态的、随机性系统的观点是十分有益的,它是现在和过去各种冲击的反应。实践表明,用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长兰
本文分析了我国各个省市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该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对我国地方财政与房地产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状况的监督机制构建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
地方财政 房地产 相关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海莲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失衡。基于蒙代尔政策指派理论模型以及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估计,可以发现中国财政政策对外部均衡的相对调控效力要优于货币政策,因此中国应运用出口退税等财政政策来促进外部均衡的实现,并考虑选择发行超长期债券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同时还应及时完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外部均衡 相对效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实现地区均衡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从地区收入分配视角检验了财政政策对地区均衡发展的影响,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波动状态下对地区均衡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1)积极财政政策会显著扩大地区收入差距;(2)经济波动加剧,积极财政政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强度越高,相对波动率的门限值分别为-1. 019和4. 034;(3)积极财政政策在产出波动程度较为剧烈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而在产出平稳增长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的共同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保持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央地事权划分以实现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财政平衡理论是财政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财政收支矛盾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其运动轨迹表现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另一方面,财政收支又是彼此依存、相互统一的,即绝对的财政收支矛盾(不平衡)可以转化为相对的财政收支统一(平衡)。因此,财政收支运动是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转迹向前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实质上是财政风险的控制问题;“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因此从整体上和中长期战略上看,必须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收支 财政平衡 财政政策 可持续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健夫 杨文杰 张维
我国的财政管理曾长期坚持平衡发展理念。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地将扩张性财政政策纳入到财政管理的框架之内,这也就意味着固有的平衡理财方式被打破。从市场经济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这种重大转变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是提升我国财政管理有效性和减少被动性财政赤字的积极表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宪影
当前我国财政赤字不断膨胀 ,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很低。为消除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隐患 ,不断提高财政宏观调控力 ,实现财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适时采取平衡财政政策。平衡财政政策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主潮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