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0)
2023(17193)
2022(14164)
2021(13058)
2020(10719)
2019(23834)
2018(23147)
2017(44173)
2016(23865)
2015(26358)
2014(26014)
2013(25954)
2012(24126)
2011(21554)
2010(22351)
2009(21121)
2008(20867)
2007(19125)
2006(17291)
2005(15845)
作者
(69148)
(57708)
(57491)
(54051)
(36542)
(27918)
(25838)
(22435)
(22040)
(20816)
(19875)
(19081)
(18580)
(18423)
(18157)
(17442)
(17002)
(16864)
(16671)
(16578)
(14593)
(14317)
(14005)
(13391)
(13138)
(12944)
(12898)
(12859)
(11575)
(11394)
学科
(104537)
经济(104415)
(100107)
(81308)
企业(81308)
管理(80640)
(48383)
(39951)
方法(37402)
中国(35419)
业经(34417)
农业(32511)
数学(28558)
数学方法(28365)
(27910)
金融(27909)
地方(27315)
(27170)
银行(27131)
(27068)
(26198)
(23796)
财务(23760)
财务管理(23707)
企业财务(22533)
技术(20216)
(20052)
贸易(20032)
(19660)
(19503)
机构
学院(346152)
大学(337541)
(148681)
经济(145845)
管理(133856)
研究(116047)
理学(113874)
理学院(112729)
管理学(111319)
管理学院(110685)
中国(96845)
(75765)
(70988)
(70310)
科学(67958)
(59152)
财经(56449)
(55251)
农业(54468)
中心(54370)
业大(52990)
研究所(52687)
(51061)
经济学(44508)
北京(44100)
(44015)
(42833)
师范(42374)
财经大学(40917)
(40374)
基金
项目(218452)
科学(172653)
研究(162331)
基金(158018)
(136947)
国家(135533)
科学基金(116840)
社会(106389)
社会科(100712)
社会科学(100681)
(88245)
基金项目(83571)
自然(72875)
教育(72192)
(71843)
自然科(71216)
自然科学(71199)
自然科学基金(69983)
编号(65900)
资助(62860)
成果(52872)
(52207)
重点(48758)
(48471)
(47833)
(46244)
课题(45621)
创新(44521)
国家社会(43844)
发展(42220)
期刊
(180443)
经济(180443)
研究(105902)
中国(75847)
(71821)
(63833)
学报(52704)
管理(52689)
科学(49680)
(47665)
金融(47665)
农业(47577)
大学(40881)
学学(39180)
业经(34982)
教育(32453)
财经(29443)
技术(29053)
经济研究(27056)
(25361)
(25111)
问题(24053)
技术经济(18606)
世界(18220)
(17976)
(17881)
商业(17360)
现代(16909)
农村(16270)
(16270)
共检索到547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兴端  徐万刚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格朗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采用1978~200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格朗杰原因,但反之不成立;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格朗杰因果关系。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的正向支持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章  李上炸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多数实证也表明农村金融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财政扶持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巩固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瓶颈。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财政政策的作用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崎  
财政支农与发展海南效益农业郑崎一、海南发展效益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海南目前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热带农业与旅游业,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也表明,虽然建省初期的两三年,农业受到了相对的冷落,但仍表现出其强大竞争力,并从90年代后就进入了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国光  
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发展及财政支农丁国光一、市场经济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为农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在,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玥  
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山西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西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两两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因素对山西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与财政支农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财政支农在长期会对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产生影响,而农业现代化则促进了山西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也会对财政支农支出产生影响,财政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田杰  李志平  易法海  
文章首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1980~2004年全国25个省市的地方财政支农与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截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地区的农业区位商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分成四类农业竞争力地区。相应的提出三种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7年以来,自治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范围,引导农业保险承办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庹国柱  
自2007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得到迅猛发展,其中财政补贴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财政补贴的实质、意义及其规范缺乏研究,因此被多方"误读",在实践中衍生出不少问题,正在对农业保险计划的健康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对农业保险补贴的误读主要有:认为补贴让保险公司捡了大便宜;补贴就应各级财政层层有份;补贴就是一个"弹簧";补贴越多越好;只给粮食生产基地或种植养殖大户补贴就可以了等。消除误读最好的方法和途径是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加深对农业保险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杜江  
关于农村金融与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学界目前主要有促进、抑制和无关三种观点。文章运用1995—2016年重庆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耦合协调分析探索重庆市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1)重庆金融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相互促进关系并未形成,而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采用政府支农替代金融支农的策略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预期,符合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2)重庆农业科技贡献率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力,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可度和应用性较差;(3)重庆还处于"经济增长战略"阶段,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不均衡的发展使得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增量资源成为主导发展的动力来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维刚  欧阳建勇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并优化结构、提升绩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绝对水平不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实证考察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财政纵向失衡扩大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农支出也显著增加,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完善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良性竞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淑荣  李群  田翠杰  
利用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方法,以1978-2004年我国财政支农总量数据为依据,建立我国财政支农总量的最佳相关模型及进行预测;同时对财政支农资金在各项被支持内容上的分配比重进行结构性分析,可得出事业费占财政支农比重过高、农业科技支持过低的结构不合理性的结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丽阳  
通过财政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基本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长也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个大背景下,要因势利导提高财政支农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更多通过财政投入引导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撬动金融等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领域中来,更为注重以市场的方法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丽阳  
通过财政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基本规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长也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个大背景下,要因势利导提高财政支农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更多通过财政投入引导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撬动金融等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领域中来,更为注重以市场的方法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洪丹  朱显平  
本文首先通过对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和结构的分析发现,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路径依赖",农村贷款和财政支农的相对比例较低,这不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然而,中央政府能够适时改变发展战略,愈加尊重市场的作用,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逐渐协调。然后,实证检验了1952-1977年、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三个不同的市场化进程阶段的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逐步显现,且作用的力度不断增强。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制度和结构的分析结论。最后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王林萍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农村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系统的涉农贷款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支出。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涉农贷款、财政支农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涉农贷款、财政支农与地区农业发展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两者都有力的促进地区的农业发展,但是这种效应表现的并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转化效率的不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