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8)
2023(8081)
2022(6903)
2021(6353)
2020(5338)
2019(11899)
2018(11861)
2017(23554)
2016(12932)
2015(14408)
2014(14359)
2013(14251)
2012(13189)
2011(12170)
2010(12600)
2009(12083)
2008(12220)
2007(11554)
2006(10574)
2005(9800)
作者
(36325)
(31231)
(30540)
(29108)
(19486)
(14961)
(13659)
(11811)
(11808)
(11107)
(10725)
(10248)
(10039)
(9898)
(9813)
(9273)
(9016)
(8940)
(8833)
(8796)
(7959)
(7658)
(7499)
(7243)
(7020)
(6982)
(6948)
(6939)
(6166)
(6075)
学科
(55825)
经济(55738)
(51287)
(45683)
管理(40040)
(31372)
企业(31372)
农业(30324)
业经(18967)
(17832)
方法(15500)
(15137)
中国(14620)
(13054)
数学(12430)
数学方法(12296)
土地(11428)
(11093)
地方(10934)
(10817)
(10753)
农业经济(10312)
体制(9860)
(9780)
银行(9773)
(9385)
(9332)
贸易(9326)
(9279)
农村(9270)
机构
学院(192782)
大学(188500)
(82559)
经济(80864)
管理(74023)
研究(64757)
理学(62911)
理学院(62291)
管理学(61487)
管理学院(61126)
中国(52040)
(49076)
(39582)
(39499)
农业(37066)
科学(36686)
(32551)
业大(32313)
(31892)
中心(30444)
财经(30105)
研究所(28737)
(27013)
(25295)
师范(25153)
(24506)
北京(24177)
经济学(23801)
农业大学(22906)
(22726)
基金
项目(119094)
科学(94811)
研究(93189)
基金(86418)
(73722)
国家(72944)
科学基金(62783)
社会(60747)
社会科(57162)
社会科学(57146)
(47518)
基金项目(45640)
教育(41569)
编号(40007)
(38689)
自然(37606)
自然科(36639)
自然科学(36633)
自然科学基金(36001)
资助(33522)
成果(33185)
(29625)
(28565)
(27848)
课题(27284)
(26935)
重点(26487)
(25146)
(24936)
国家社会(24923)
期刊
(105927)
经济(105927)
研究(59275)
(54847)
中国(46867)
农业(36671)
(31420)
科学(28051)
学报(27606)
管理(25809)
业经(23058)
大学(22591)
(21995)
金融(21995)
学学(21463)
教育(20747)
(16854)
财经(16177)
技术(15841)
问题(15227)
农村(14529)
(14529)
农业经济(14076)
(13868)
经济研究(12892)
世界(12022)
(11626)
经济问题(10778)
社会(9763)
现代(9756)
共检索到30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蔚  
本文就西夏五种土地所有制中的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认为西夏的个体小农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通过开垦荒地而形成的 ;西夏小农生产者所受的封建剥削沉重 ;个体小农是国家与贵族、地方、僧侣地主争夺的剥削对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重光  
从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看农村土地的转化问题杨重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土地所有制的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坤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就如何做好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如何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强调,并就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权属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我国下一步"三农"工作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也重点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展开,并对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做了深入和具体的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英  程元生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和依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性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三级集体主体,所有权主体缺位,所有权权能受限等不足,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民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所有权主体之间的纠纷不少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复杂。农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护,这不利于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文章认为,如果将三级所有权主体转变为一级主体,可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有效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略论我国土地所有权市场黄贤金一、土地市场的理论残缺与现实完整性我国理论界一直认为我国的土地市场就是土地使用权市场。据此,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研究土地所有权问题已经没有必要,更重要的应是研究土地使用权问题,更有甚者认为一定意义上土地使用权行将取代土地所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德兴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资本股份占有形式出现了新的趋势,即企业把股份资本只转让给在本企业的员工,称之为雇员所有制.这种新的所有制形式,由于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不仅在美国的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而且迄今为止已有56个国家在本国经济领域中也加以运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宽欣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党和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们奠定了我国农村长久稳定的基础。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应被抛弃,不应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大方向,它应遵循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实况逐步推广,不宜违背农民意志强行推广。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差异大,它决定了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具有多样化特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唐在富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承载人类文明、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石。由于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土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方面长期积累的矛盾逐渐显现,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提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木森  
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买卖问题,是土地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十月革命第二天,列宁宣布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后来的苏联土地法典也规定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不许土地买卖和抵押。1990年12月,俄第二次人代会作出了历史性决议,在十月革命73年后首次允许土地私有制形式存在。自此以来,随着俄土地改革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俄执行权力机关和议会之间、各政治党派之间、经济学者之间和地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远不一致的,甚至是针锋相对、尖锐对立的立场和观点。而且,围绕俄新土地法典草案的制定和表决过程进行了异常尖锐和愈益激烈的斗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在五十年代那次土地制度问题的讨论热潮中,对宋代土地制度问题的探讨是很薄弱的。1977年以来,情况大有改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空前增多。然而,对于何为宋代占据主导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这一基础问题,研究得尚不充分。这就不能不影响到我们对宋代许多重要问题的观察与认识。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欢迎指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贺汉魂  
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战略只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恰是产粮之地越来越少、藏粮之地越来无的过程;土地私有化并不能保障耕者有其田,生产效率与生产社会化发展密切相关,必然要求不断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通过私有化保障耕者有其田违背了土地所有制的正义要求;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阻碍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恢复小农土地私有制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如是说启示我们,农地公有才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根本制度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贺汉魂  
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战略只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恰是产粮之地越来越少、藏粮之地越来无的过程;土地私有化并不能保障耕者有其田,生产效率与生产社会化发展密切相关,必然要求不断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通过私有化保障耕者有其田违背了土地所有制的正义要求;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阻碍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恢复小农土地私有制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如是说启示我们,农地公有才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根本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荣材  
探讨对当前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模式,学者们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的缺陷出发,提出了各种改革主张,大致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部分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农民私人所有三者并存土地混合所有制或复合所有制;保留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自秦末商鞅废除井田制到清末鸦片战争,近两千两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土地所有制形式经历了土地国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国有制与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相对峙,最终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历程。其间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在艰难中发展,国家、封建地主、农民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博弈关系。研究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进程,对当前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