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0)
- 2023(8538)
- 2022(7241)
- 2021(7373)
- 2020(5943)
- 2019(13845)
- 2018(13825)
- 2017(24573)
- 2016(14510)
- 2015(16931)
- 2014(17053)
- 2013(16347)
- 2012(15662)
- 2011(14581)
- 2010(15059)
- 2009(13974)
- 2008(14350)
- 2007(13242)
- 2006(12155)
- 2005(11657)
- 学科
- 济(55074)
- 经济(55006)
- 管理(37697)
- 业(35755)
- 企(29992)
- 企业(29992)
- 中国(24848)
- 方法(21433)
- 教育(20853)
- 数学(17757)
- 数学方法(17402)
- 农(15147)
- 制(13936)
- 财(13910)
- 贸(13846)
- 贸易(13835)
- 学(13604)
- 易(13586)
- 理论(12949)
- 业经(11481)
- 银(10364)
- 银行(10357)
- 策(10181)
- 行(9949)
- 体(9616)
- 发(9602)
- 农业(9362)
- 融(8947)
- 金融(8946)
- 地方(8807)
- 机构
- 大学(215884)
- 学院(208219)
- 济(84972)
- 经济(83073)
- 研究(80314)
- 管理(69193)
- 中国(59285)
- 理学(57319)
- 理学院(56508)
- 管理学(55406)
- 管理学院(54966)
- 京(49159)
- 科学(44601)
- 财(41317)
- 所(41016)
- 范(38688)
- 师范(38508)
- 研究所(36550)
- 中心(34035)
- 教育(33912)
- 北京(33350)
- 江(33103)
- 财经(32032)
- 师范大学(31600)
- 经(29021)
- 院(28133)
- 农(27290)
- 经济学(27099)
- 州(26684)
- 经济学院(24042)
- 基金
- 项目(119720)
- 研究(96581)
- 科学(95757)
- 基金(85413)
- 家(73241)
- 国家(72484)
- 科学基金(60460)
- 社会(60172)
- 社会科(56727)
- 社会科学(56712)
- 教育(52331)
- 省(43360)
- 基金项目(42188)
- 编号(40940)
- 划(40070)
- 成果(38683)
- 资助(36766)
- 自然(35364)
- 自然科(34591)
- 自然科学(34584)
- 自然科学基金(33987)
- 课题(32305)
- 部(30082)
- 重点(28486)
- 教育部(26932)
- 年(26786)
- 发(26607)
- 性(26429)
- 中国(25427)
- 国家社会(24464)
共检索到351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桂生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孟宪承教授受命选编文科教材中两部中国教育历史教材。编者原本参照发达地区同类选本的先例,选编专业性质的教育历史文集,力求按照现代教育思维和学术规范,解决教育历史资料选择与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中国教育历史状况相当特殊,就连历史上教育专文、专论的寻求,也成为文稿选择中的难题,更何况作为文科教材,还存在适合现代中国教育时宜问题。因此,客观上存在专业研究的方向同按照专业标准与学术规范选择文稿可能性的矛盾。鉴于《文选》编辑过程中遇到和解决或有待解决的难题,也属一般教育历史研究中无法规避的问题,故在此意义上,《文选》编辑的实践,堪称行动中的"教育史学"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桂生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虽属于"中国古代教育史专业"使然,由于作为现代专业研究对象的"教育"是专业分化意义上的专门领域,专业性质的"教育"概念属于逻辑范畴,同我国古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两者之间同中有别、异中存同,故在此类课题中,源于西方现代的专业思维,同我国古代教育的历史实际难以对接。孟宪承教授在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过程中,知难而上,志在使其成为专业性质的文本。其中"专门的教育文章"的寻求,即遇到了"教育"概念、教—学理论、教育制度的文化等问题。所以,对中国古代教育历史进行专业性质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时代前后、中国内外的夹缝中颇费踌躇的探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玄远程
就研究范式而言,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与普通教育史不同。因此,照搬普通教育的研究范式将会背离技术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基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从知识、人才、模式、文化四个方面提炼出"默会向度、匠器向度、隐性向度"三个向度的学科特殊属性,并以此作为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研究的逻辑主线。
关键词:
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 逻辑主线 向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群忠
论“孝”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启示●肖群忠《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关于孝为德之本,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拟论“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生”,以笔者之理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文德 方宝璋
中国古代审计立法通常归附于其上级机构或职能的立法中,其主要有秦汉归属于对官吏稽查、考核的《效律》《上计律》,唐宋归附于特定机构或特别事项立法中的《比部格》《比部式》《勾账式》《磨勘法》《勘同法》《三司账法》等,元明清归属于御史监察机构的《台纲》《宪纲》和《会典》中六科、道监察御史下的立法。古代各朝代审计立法中,秦《效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早、最系统完整的有关审计的立法,汉唐宋有关审计立法均散佚,只剩下一些片言只语,元明清的审计立法只能成为监察立法的附属部分。古代审计立法主要规定了审计主体的职责、权限和行为准则,审计客体的责任、义务,审计内容和实施程序等,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项工作的规范性、客观...
关键词:
古代审计立法 法律史 审计史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文德 方宝璋
上计制度渊源于四千多年前的舜禹时代,春秋时期正式称为上计,汉代达到成熟完善,魏晋南北朝逐渐衰亡。上计制度中包含有审计职能,主要审核稽查地方的户口、垦田、钱谷收支,课校其功。这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督促官吏勤政廉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对当前的启示有:一是当代国家审计应不断加强,二是国家审计应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三是发挥审计在维护中央权威、政令畅通、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方面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审计史 上计制度 审计职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中国古代私学在教育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吴霓一、中国古代私学承担了蒙养教育阶段的任务就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大体上可划分为程度较低的蒙养教育阶段的私学和程度较高的专门研习经籍阶段的私学。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几乎完全是在程度较低的私学中完成的。无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明安
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 ,认识高等教育 ,就必须把具体的高等教育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本文引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概况、学术自由、办学自主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与正义斗争等方面的一些事例来说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概况。
关键词: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 太学 太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锐 季慧慧
作为高校从事音乐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来说,积极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对当代我国音乐理论教育有着很大的意义。由修海林撰写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一书,为高校音乐教师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理论及发展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和作用。这部传统音乐教育类图书经典著作是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丛书之一,这套艺术教育研究丛书为中国艺术与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其中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部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成就及其经验进行系统化的、全面的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星云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宝库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史料记载很丰富。每个朝代在教育财政、办学模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考察梳理古代官学与私学的教育财政问题,可以为当代教育财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资料和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教育财政 官学 私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振红 张海波
深入研究并构建中国古代教育话语,才能实现传统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借鉴西方教育思想,以构建当代中国教育的话语体系。文章从教育范畴与命题入手,提出构建中国古代话语体系的目标与切入点,并立足唯物辩证法,对如何科学构建中国古代话语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教育 话语体系 辩证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俊明
"批判地继承"是新中国处理文化、教育和历史问题的指导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编写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教材设计中的研究者立场、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评价、研究目的等方面都体现出"批判地继承"的思想困扰,教材文本以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为基本内容,通过"唯物(先进)与唯心(落后)"的阶级分析话语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叙述模式来具体落实"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对此原则的把握、二元对立的思维、研究者心态等是导致该教材以批判取代继承的原因。
关键词:
批判地继承 历史逻辑 中国古代教育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洪春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如果从商代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关人口统计口径,变化频繁,有些问题至今难以完全弄清。在此,本文就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口径的一些基本特征略加论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我国古代流通思想也非常丰富,很多名人、学者都曾经强调要发展商业,还提出了一些发展商业的政策、措施,反对奢侈消费。其中很多思想即使在当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特别强调要提高商品质量,要诚信经营,要讲究商业道德等。我们应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受微观史学、心态史学、人类学等影响,20世纪70、80年代新叙事史学产生。新叙事史学有着与传统叙事史学、科学化史学以及新史学不同的特点。它更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意义,注重微观的历史叙事,重视研究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历史研究中,叙事有着独特的价值。叙事有利于人的身份建构,知识的合法性来自叙事,历史需要通过叙事来表现。新叙事史学对教育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在于,加深对人受教育过程的理解,促进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升研究者的反省意识。教育史研究者运用历史叙事时,应关注历史中"人"的生存境遇,进行差异叙事与批判性的反思。
关键词:
后现代叙事 叙事史学 教育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