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222)
2022(2861)
2021(2842)
2020(2418)
2019(5750)
2018(5821)
2017(11584)
2016(6576)
2015(7585)
2014(7763)
2013(7749)
2012(7315)
2011(6775)
2010(7234)
2009(6875)
2008(7353)
2007(7101)
2006(6628)
2005(6438)
2004(5841)
作者
(19130)
(15621)
(15447)
(15057)
(10259)
(7668)
(7115)
(6121)
(6094)
(5874)
(5445)
(5266)
(5201)
(5146)
(4992)
(4850)
(4587)
(4547)
(4538)
(4421)
(4053)
(3824)
(3807)
(3714)
(3680)
(3523)
(3467)
(3448)
(3169)
(3090)
学科
(30003)
经济(29953)
管理(22763)
(20307)
(17734)
企业(17734)
中国(10008)
(7749)
(7560)
方法(7184)
(7156)
业经(6409)
理论(5800)
(5777)
(5552)
地方(5522)
(5487)
银行(5487)
地产(5330)
(5330)
房地(5330)
房地产(5330)
(5240)
贸易(5234)
(5222)
农业(5107)
(5093)
人口(4994)
教育(4960)
数学(4947)
机构
大学(103186)
学院(100671)
(40106)
经济(39050)
研究(36538)
管理(35651)
中国(29001)
理学(28306)
理学院(27934)
管理学(27506)
管理学院(27271)
(23122)
(22217)
(19583)
科学(19540)
(17368)
(17168)
师范(17128)
研究所(16824)
财经(16661)
中心(15870)
北京(15830)
(14719)
(14517)
师范大学(13767)
(12177)
经济学(12027)
财经大学(11905)
(11799)
教育(11598)
基金
项目(50575)
研究(41740)
科学(39478)
基金(35127)
(28866)
国家(28558)
社会(25572)
社会科(24085)
社会科学(24076)
科学基金(23865)
教育(20190)
(18947)
编号(18483)
成果(18304)
基金项目(17410)
(16658)
资助(15122)
课题(13908)
自然(13402)
自然科(13074)
自然科学(13073)
自然科学基金(12847)
(11898)
(11688)
(11636)
重点(11399)
项目编号(11358)
(11089)
规划(10490)
教育部(10462)
期刊
(55603)
经济(55603)
研究(40494)
中国(22412)
(18377)
教育(17911)
管理(15470)
(13390)
金融(13390)
科学(12617)
(12099)
学报(11730)
财经(9654)
大学(9602)
业经(8651)
(8391)
学学(8246)
技术(8078)
问题(7846)
农业(7712)
经济研究(7501)
图书(7285)
(7140)
国际(6651)
(5848)
论坛(5848)
书馆(5767)
图书馆(5767)
世界(5716)
理论(5627)
共检索到17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星宇  
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有效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可见,流动人口大多租住在房价较低的边缘地区,居住环境差且面积狭小。国内有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住房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该部分文献主要从居住环境角度出发,定性地研究住房条件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第二,住房与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现有文献主要基于住房产权、面积、环境等房屋层面探讨二者的关系。第三,住房与流动人口迁移选择,主要分为住房支出与居住质量两个层面。文章就每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爱珠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重视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认真做好这方面工作”。这个指示非常及时和重要,因为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就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行列。我国在本世纪末,也将进入老年型国家,届时老年人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走在全国老龄化最前面的,首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早在1979年末,60岁以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清勇  
本文是为认识住房、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而从文献入手开展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回顾,讨论了住房、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的含义,探讨政府是否要介入和如何参与住房事务的问题,并介绍了不同的住房政策体制和各国住房政策的发展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春志  易成栋  陈敬安  张申鑫  
城市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解决住房问题是住房政策的重要目标。在界定中国城市住房问题和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住房问题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这种差异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比较突出;城市住房问题具有社会群体的相对集中性,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了住房问题。最后,分别从国家与城市层面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等破解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晓东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住房问题影响进城民工定居城市。解决进城民工的住房问题,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将解决进城民工住房问题分为两大目标:针对第一层次的目标,分析和探讨了民工公寓的开发建设;根据第二层次的目标要求,探讨建立从根本上解决进城民工住房问题的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鍊利  
本文介绍了香港、美国几十年来是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的,认为上海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应该借鉴香港、美国的经验教训,使解决住房问题的举措"与收入俱进"。文中提出"解决最大多数人住房问题是人民政府的天职",在城市地价上升成必然趋势之时,政府应该在各个行政区留出土地、腾出土地、回购土地为中低收入者造房,以减低成本。本文指出,由于国内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例极低,因此,调控房价不能照搬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动用政府之手,必须借助于宏观调控之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巩潇然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住房问题,长期不平衡的供求关系和非理性的住房投资行为使得大中型城市房价过高,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也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列斐伏尔是世界知名的人文主义新城市社会学者,他采用三元空间辩证法分析社会、历史和空间的辩证关系,构建起了空间生产理论。理论的核心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综合分析资本、权力和阶级的再生产过程,揭示资本循环和社会关系变化在空间生产中的一般规律,探讨住房商品化制度、资本转移和日常生活异化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问题提供了开创性的分析方法和新颖的理论解释。文章旨在剖析空间生产理论揭示的居住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规律,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运用这些规律分析我国已经出现的城市住房问题,为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提供纲要和逻辑线索,为稳定住房价格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媛  张悦  
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大量外来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其中农民工主体具有很强的住房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农民工住房问题,有助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基于此,本文以农民工为视角,从理论上构建住房政策分析框架,并提出有效化解住房问题的路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荣荣  贺志浩  
通过2020年46个地级及其以上市农民工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有一定特殊性和区域差异性。20%以上农业转移人口以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作为居住方式,住房政策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上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消费尚有释放空间,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需要新思路。建议以居住年限为标准,将农业转移人口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发挥住房公积金对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支付能力的作用,多途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消费意愿,增加过渡性住房供给,构建与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特点相匹配的区域差别化住房支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红梅  
近年来,针对房价过快上涨,中央实行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措施,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被业界和舆论认为是史无前例。但如果不改变房地产增长方式,不加快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不转变政府的职能,房地产调控结果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一、不改变传统的房地产增长方式,难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放  
略论中国人口问题四川联合大学人口所王放中国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0年到1994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从33.43‰。下降到17.7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58%下降到1.12%,总和生育率从5....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焱  任平  王丽娟  
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倾刻间毁损了无数的房屋,造成了数百万城乡灾民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为了向灾民提供有效的住房保障,必须充分分析与估量到灾民所面临与关注的一系列有关住房质量、居住形式、数量和廉价性等实际问题及其客观存在的保障内需;同时亦应结合相关的保障难题难点,寻找到一条相对适宜的住房保障路径。这一路径的关键点在于:从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规划及管理科学化,以及相应制度和政策创新与安排入手,进行必要而大胆地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史宇鹏  陈斌开  
以居民幸福感为民生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自有住房状况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两种新机制——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其次,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获得了如下重要发现:(1)不同产权类型的自有住房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大产权住房和更多的大产权住房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但拥有小产权住房以及小产权住房的数量对居民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2)平均而言,大产权住房给首次置业和二(或多)次置业这两个居民群体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幅度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和更可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家庭,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江书文,秦新文  
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农村出现了“建房热”。特别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部分农民滋生了住房讲宽敞的观念,导致私人建房数量多、占地面积大、质量标准高、单家独院多、居民点分布广。最近,我们采取问卷方式对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