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1)
2023(12714)
2022(10756)
2021(9826)
2020(8167)
2019(18213)
2018(18159)
2017(34582)
2016(19066)
2015(21178)
2014(21078)
2013(20129)
2012(18541)
2011(16916)
2010(17230)
2009(16374)
2008(16019)
2007(14769)
2006(12934)
2005(12045)
作者
(54002)
(44711)
(44650)
(42624)
(28703)
(21580)
(20361)
(17148)
(16914)
(16367)
(15280)
(15052)
(14664)
(14534)
(14475)
(13790)
(13345)
(13275)
(13187)
(12741)
(11448)
(11105)
(10814)
(10376)
(10339)
(10070)
(10014)
(9926)
(9072)
(8943)
学科
(67507)
经济(67398)
管理(58484)
(53011)
(46337)
企业(46337)
方法(26452)
(21674)
数学(21323)
数学方法(21029)
(20612)
中国(19676)
(18383)
业经(17108)
(15778)
(15519)
贸易(15511)
(15203)
(15174)
银行(15174)
(14982)
金融(14973)
理论(14972)
(14688)
(14551)
(13477)
财务(13426)
财务管理(13394)
企业财务(12658)
地方(11781)
机构
学院(267968)
大学(267176)
(105640)
经济(103178)
管理(95399)
研究(92216)
理学(80415)
理学院(79495)
管理学(78069)
管理学院(77550)
中国(71785)
(56063)
(55616)
科学(54328)
(47020)
财经(42954)
(42497)
(42270)
研究所(42134)
中心(41646)
(38759)
业大(36348)
(35913)
师范(35508)
北京(35023)
(34154)
(33265)
农业(33255)
经济学(32870)
财经大学(31793)
基金
项目(170141)
科学(133211)
研究(127190)
基金(121997)
(106405)
国家(105499)
科学基金(89472)
社会(79948)
社会科(75785)
社会科学(75768)
(66823)
基金项目(62720)
教育(60158)
(56678)
自然(56170)
自然科(54900)
自然科学(54880)
自然科学基金(53916)
编号(52331)
资助(50292)
成果(45196)
重点(38991)
课题(38129)
(37935)
(35976)
(35740)
(35689)
(34954)
创新(33405)
国家社会(32940)
期刊
(124042)
经济(124042)
研究(84430)
中国(58183)
(45744)
学报(43515)
(40199)
管理(38684)
科学(38281)
教育(35909)
大学(32973)
(31910)
金融(31910)
学学(30972)
农业(26609)
财经(22805)
技术(22482)
业经(20236)
经济研究(20091)
(19664)
问题(15968)
(15689)
国际(15212)
(13791)
(13612)
理论(12341)
图书(12203)
(12116)
论坛(12116)
现代(11939)
共检索到419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军  孙会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是"美元"本位。但美元本位制本身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导致世界经济的发展陷入一种"经济增长→贸易失衡→信用扩张→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膨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循环过程。本文在简单阐述国际货币体系沿革的基础上,从贸易分工、内在调节机制、货币层面、储备货币、政策协调和成本分摊以及贸易失衡的调节机制方面论述了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指出正是其自身的因素导致世界经济的循环过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峰  钱利珍  陈玉婵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严重的外溢性,如何有效约束美元的泛滥发行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但受制于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美元的在位优势以及美元在能源计价结算中的垄断地位等因素,短期内美元的本位地位很难改变。结合现实情况,本文认为推动能源计价结算货币竞争是提升国际货币多元化程度进而约束美元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明扬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作为大宗商品体现出了更多的金融属性。当前的"美元-石油"交易计价机制有先天的脆弱性,容易被石油交易市场上的投机者利用,导致石油交易价格短期波动加剧。本文认为,基于IMF特别取款权的超主权石油交易货币计价体系的建立,能够避免单一货币计价体系的内在缺陷,稳定世界石油价格,是石油交易市场发展的趋势所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海燕  
文章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人民币汇率主权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汇率主权是经《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认的国家权利,中国应积极维护我国的汇率主权,在国际法框架内论证我国汇率政策的合法性,顺应国际经贸格局的变动趋势,寻求汇率问题的多边合作,并积极推进IMF改革,争取中国在国际货币政策形成中的话语权,以最大限度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国主导下的美元本位制。在这一体系下,一种新型依附——货币一金融依附——形成并逐渐得到强化。这一新的依附结构给中心国家美国和广大外围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作为一个典型的"贸易账户区",东亚在从美元本位制中获得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成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美国的货币-金融依附。广大外围要从当前的美元本位制及新的依附结构中实现脱钩自立,尚不具备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外围在当下仍需走依附式发展之路,在美元本位制下谋求体系内的增量改革,而非体系外的激进革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立坚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市场的制约条件下,能否发挥“价值创造、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以及通过进一步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及其症结所在。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影响我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房地产价格和流动性,它们直接左右银行的信贷行为;相反,利差幅度和基础货币的调控却没有显著的制约效果。所有这些特征都恰恰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至今为止还没得到有效的发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佳  
近年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金融业进行了系列改革,但就整个经济结构而言,金融体系仍然是较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脆弱性,阐明它的危害,即是如何从微观角度促成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不稳定性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公衍照  杨明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在这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上,全球气候合作却举步维艰。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以来,围绕全球减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国矛盾重重。到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为止,国际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葆珉  
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保罗·博德利  蔡萌浙  
货币政策面临当下与未来之间在宏观稳定方面的利弊取舍,这项检验工作将有助于指引我们货币政策的相关讨论,以实现最佳权衡20世纪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期,通胀居高不下且屡造变数,令国人倍感失望。加拿大银行和其他许多中央银行一样,通过提高利率(最高曾达21%)的方式来应对高通胀。高借贷成本最终成功遏制了通胀,却付出了经济大衰退的代价。事实上,如果用失业率来衡量衰退的程度,当时的严重程度更甚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后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2008年下半年开始,冰岛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甚至濒临"国家破产"。冰岛的货币体制是导致冰岛危机的重要原因。冰岛克朗是全世界可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流通量最小的货币。当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冰岛克朗会受到最大的冲击,货币不稳定又会进一步放大金融危机的作用。这说明小国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存在国际脆弱性。东亚各经济体货币同样面临国际脆弱性问题,其根源是东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为了防范货币国际脆弱性引起经济危机,东亚应该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其现实路径是建立各经济体汇率的分层次协调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磊  杨娟  
一、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含义 自1982年起,金融的自由化、放款管制和全球化过程不断经历多种形式的金融风波,并且发生过数次真正的金融危机,金融动荡的次数与形式变化都在加速。另外,在很一段时间内,金融冲击似乎只发生在封闭的金融领域以内,至少,直至发生不动产业的国际性崩溃之前,金融风波似乎与生产和交换状况联系甚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美元本位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引入货币政策多目标框架,探究政策博弈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两国可选择政策目标变量包括:价格水平(PPI通胀或CPI通胀)、实际产出与名义汇率波动。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合作时,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差异并不影响两国福利;不合作时,不同政策目标变量下的社会福利具有明显区别;将实际产出作为政策目标变量构成不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第二,美元本位增强了美联储操纵贸易条件的能力,使得美国在货币政策不合作时的福利高于合作,所以美国有强烈动机不参与政策合作,并执行“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第三,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缓解美元本位下人民币流动性约束对中国福利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邵挺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长期来看,美元衰弱的趋势不可阻挡,但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多元货币的竞争力量,形成对美元的制衡和监督机制,重构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应该借鉴欧元、日元国际化的经验,为多元化国际货币的存在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积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