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7)
- 2023(12898)
- 2022(11159)
- 2021(10428)
- 2020(8545)
- 2019(19617)
- 2018(19503)
- 2017(37623)
- 2016(20370)
- 2015(22990)
- 2014(23043)
- 2013(22834)
- 2012(21181)
- 2011(19397)
- 2010(19619)
- 2009(18143)
- 2008(17606)
- 2007(15773)
- 2006(14107)
- 2005(12624)
- 学科
- 济(101478)
- 经济(101390)
- 管理(60493)
- 业(55429)
- 企(47730)
- 企业(47730)
- 方法(39160)
- 数学(32954)
- 数学方法(32610)
- 中国(23487)
- 地方(23426)
- 学(22653)
- 农(21514)
- 业经(21258)
- 财(19271)
- 理论(16564)
- 和(15416)
- 制(15290)
- 地方经济(14775)
- 农业(14608)
- 贸(14355)
- 贸易(14344)
- 环境(13998)
- 易(13801)
- 划(12850)
- 技术(12822)
- 教育(12678)
- 银(12495)
- 策(12488)
- 融(12484)
- 机构
- 大学(306055)
- 学院(302629)
- 济(125343)
- 经济(122631)
- 管理(119514)
- 研究(103027)
- 理学(102869)
- 理学院(101702)
- 管理学(100127)
- 管理学院(99549)
- 中国(74078)
- 京(64839)
- 科学(62569)
- 财(55418)
- 所(51450)
- 研究所(46799)
- 财经(44869)
- 中心(44481)
- 江(44091)
- 范(42527)
- 农(42398)
- 师范(42229)
- 业大(41286)
- 北京(41225)
- 经(40501)
- 经济学(37731)
- 院(36895)
- 州(36123)
- 师范大学(34225)
- 经济学院(33510)
- 基金
- 项目(199761)
- 科学(156733)
- 研究(149739)
- 基金(143981)
- 家(123962)
- 国家(122882)
- 科学基金(105317)
- 社会(94428)
- 社会科(89403)
- 社会科学(89377)
- 省(77295)
- 基金项目(75857)
- 教育(68527)
- 自然(66430)
- 划(64877)
- 自然科(64786)
- 自然科学(64774)
- 自然科学基金(63605)
- 编号(61704)
- 资助(59023)
- 成果(51444)
- 重点(44428)
- 部(43932)
- 发(43270)
- 课题(42667)
- 创(40864)
- 项目编号(38406)
- 国家社会(38347)
- 教育部(38164)
- 创新(37969)
- 期刊
- 济(146792)
- 经济(146792)
- 研究(95821)
- 中国(53582)
- 学报(46287)
- 管理(45834)
- 科学(43213)
- 财(41341)
- 农(38886)
- 教育(35998)
- 大学(34996)
- 学学(32591)
- 农业(27123)
- 技术(26812)
- 融(23698)
- 金融(23698)
- 财经(23445)
- 经济研究(23334)
- 业经(22059)
- 经(20097)
- 问题(18819)
- 图书(18384)
- 技术经济(16332)
- 理论(15348)
- 现代(14480)
- 实践(13861)
- 践(13861)
- 科技(13788)
- 贸(13409)
- 商业(13376)
共检索到449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明
经济研究是"求知"、"求真"的思维活动,要求树立强烈的逻辑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方法。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逻辑传统、逻辑意识不发达的民族来说尤为必要。本文从"科学的途径"、确立知识可靠性、必要手段和方法基础、思维操作策略等方面,探讨了经济研究对逻辑的倚重。
关键词:
经济研究 逻辑 倚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平
米塞斯的行为逻辑学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悖论: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自己的规范性价值评判的误导和扭曲,从实然性的视角出发,考察同样富于规范性价值内涵的人的行为的逻辑结构?尽管他的解答也存在着忽视善恶价值基准等不足之处,却对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整个人文社科领域都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贡献,尤其是清晰地分辨了"事实"与"价值"、"元"与"规范性"这两个许多西方哲学家也往往混为一谈的不同层面,值得我们在考察人的行为特别是市场交换行为时深入反思:如何通过引入善恶是非这些人的行为必须诉诸的元价值学基本标准,依据"人性的逻辑"探讨包括"不等价交换"在内的种种市场行为的内在机制,从中揭示诸如"看不见的手"、"边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朝阳
逻辑学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逻辑学教育现状进行实际调查发现,我国逻辑学教育相对滞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加强逻辑学教育,应从高考改革入手,推动中学逻辑课程改革;通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高校的逻辑学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国杰
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时下已成为一种时髦 ,这可以从国内外各种经济学杂志近些年来所发表的论文看到这一点。给人的印象是 ,似乎只有实证研究才是科学研究。那么 ,这种研究方法是否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 ?本文拟从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和证据的客观性三个方面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逻辑分析。结论是 :实证研究并无可靠的逻辑保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登地
教育界历时20多年的争论仍不能就素质教育概念形成共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往的争论没有重视借助逻辑学工具。虽然逻辑学本身不出教育概念,但教育概念的建立和表述必须合乎逻辑学揭示的思维形式结构。要正确掌握素质教育概念,就需要借助逻辑学工具厘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事物的特有属性和非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概念与各自反映对象的关系以及两者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素质教育概念与应试教育、全面教育、片面教育等概念的关系。给素质教育概念下定义,只需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思想的完整表述是理论的任务而不应该也不可能由概念来承担。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逻辑学 概念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锦程 李敏
自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创建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论证就是其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逻辑学者关于论证研究的内容以及方法的理解不尽相同。20世纪70年代之后,逻辑学一些新理论的兴起,对论证的研究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论证理论在逻辑学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而促进当代论证理论的蓬勃发展,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同样,在这些逻辑理论影响下的论证理论也呈现出新的视角和演进方向,其中加拿大学者约翰·伍兹提出的自然化的逻辑展现了论证理论的最新演进方向。
关键词:
论证理论 逻辑理论 自然化的逻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梅
金岳霖是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现代逻辑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功绩卓著,为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一代逻辑学大师。
关键词:
金岳霖 生活智慧 哲学智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主流经济学说中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概念认识的演变,能够看出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现实的经济实践,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资源与资源稀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完善经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资源稀缺 逻辑起点 经济规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涛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is inner from system transition.In China from 1978 to 2004,the growth mode is capital pulling growth by local government's investing to basic facility.The particular growth mode result in directly the rate of capital-output rising and the decreasing of TEP after 1994 in China.
关键词:
资本倚重 投资竞争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小天
文章介绍了"艾斯特"定义从德语国家起源并传播至国内的过程,以逻辑学作为工具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因其在表述中包含隐喻而不是真实定义,可以将其认定为名义定义。其学术价值在于界定一个新的认知对象。对当前关于"旅游"定义的属概念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定义并非是关于同一个概念的定义;应科学地对不同的定义进行比较和分析。关于"旅游现象"的不同定义未必相互矛盾。正确的定义对于指导旅游发展的实践工作、引领旅游学术研究均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当前关于"艾斯特"定义的部分观点有失偏颇,它并不是一个循环定义,不应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负
关键词:
“艾斯特”定义 隐喻 语词定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瑞龙
正在修订的新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强调公司在研究决定职工的切身利益及制定公司重要规章制度时要听取职工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职工在企业治理中的"话语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昭侠 蒋随
经济空间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空间的本质决定了空间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确认经济空间资源配置价值的边际点位,应将"欲望的有限性"引入经济空间资源配置的研究。从经济空间到环境空间是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一次新的提升。
关键词:
逻辑起点 经济空间 环境空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东锋
在基本判断形式"S是P"中,作为系词的"是"是判断的核心,但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不同的逻辑学家对"是"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本文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相统一的视角探讨判断系词"是"的内涵,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俯瞰系词"是",超出了逻辑学窠臼,拓宽了"是"的真理含义。另一方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与实践论立场,批判了黑格尔逻辑主义、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先验主义对"是"的片面的狭隘理解,论证了判断的本质及其系词"是"的辩证法含义。从矛盾律的"或是或否"发展到"又是又否"的矛盾论具有客观必然性,矛盾论才是支配整个现实现世与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许昌
考察了经济学核心概念价值与效用演化,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理性发生学的"外部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三个环节为视角,透视了从价值到效用再到价格的哲学基础,精神现象学所揭示的理性发生环节,为经济学范式转型提供了哲学反思的背景。最后,提出了经济学向工具论转化的趋势。
关键词:
价值 效用 理性 精神现象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浩进
经济空间中性论源于将经济空间予以绝对外生化考察的经济学理论,将经济空间予以"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使经济空间陷于中性的境地,割裂了空间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拘囿了经济学范式的空间维度,滞缓了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关于经济空间如何非中性,应通过丰富其内涵——判定和概括经济空间的社会性,来确立起经济空间能够非中性的基本前提,并从动态的角度来展现外在表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本逻辑。内生化逻辑决定了经济空间的非中性。在社会性的前提下,经济空间非中性的根本逻辑是经济空间的资本化,这不是绝对地由理论推演而来,而是从普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其对于空间经济学实践维度的现实问题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经济空间 非中性 社会性 资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