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1)
- 2023(8965)
- 2022(6930)
- 2021(5921)
- 2020(4770)
- 2019(10452)
- 2018(10368)
- 2017(20205)
- 2016(10758)
- 2015(12167)
- 2014(12293)
- 2013(11941)
- 2012(11053)
- 2011(10302)
- 2010(10705)
- 2009(10230)
- 2008(10049)
- 2007(9658)
- 2006(9157)
- 2005(8652)
- 学科
- 济(72521)
- 经济(72473)
- 管理(33072)
- 业(31546)
- 企(26436)
- 企业(26436)
- 地方(19364)
- 方法(19174)
- 中国(18375)
- 业经(15841)
- 数学(15680)
- 数学方法(15573)
- 农(14487)
- 地方经济(13198)
- 学(12184)
- 财(11399)
- 制(10925)
- 农业(10260)
- 发(10051)
- 融(9930)
- 金融(9929)
- 理论(9346)
- 策(9276)
- 银(9150)
- 银行(9145)
- 产业(8840)
- 行(8832)
- 体(8829)
- 和(8821)
- 环境(8324)
- 机构
- 大学(170732)
- 学院(170575)
- 济(83453)
- 经济(81949)
- 研究(62098)
- 管理(60556)
- 理学(50647)
- 理学院(50044)
- 管理学(49376)
- 管理学院(49006)
- 中国(46685)
- 财(36759)
- 京(35432)
- 科学(33250)
- 所(30787)
- 财经(29139)
- 经济学(27739)
- 研究所(27452)
- 江(26873)
- 经(26151)
- 中心(25949)
- 经济学院(24445)
- 范(24310)
- 师范(24177)
- 北京(22765)
- 院(21679)
- 州(21423)
- 财经大学(21133)
- 农(20808)
- 师范大学(19391)
- 基金
- 项目(99766)
- 科学(79619)
- 研究(77288)
- 基金(72745)
- 家(61483)
- 国家(60942)
- 社会(53271)
- 科学基金(52484)
- 社会科(50427)
- 社会科学(50411)
- 省(37944)
- 基金项目(36757)
- 教育(34952)
- 划(31251)
- 编号(30773)
- 自然(29351)
- 资助(29157)
- 自然科(28656)
- 自然科学(28652)
- 自然科学基金(28170)
- 成果(26511)
- 发(23839)
- 重点(22732)
- 国家社会(22704)
- 课题(22368)
- 部(22225)
- 发展(20454)
- 展(20157)
- 性(20125)
- 创(19992)
共检索到276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宇坤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突破地域限制,进行经济交往,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全球扩展的过程和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是资本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经济全球化通过使过剩的产品和资本走出国门,扩大市场,在更广泛的范围利用经济资源,而成为缓解过剩,实现资本增值,阻碍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有效途径。经济全球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经济过剩矛盾的同时也在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加剧矛盾,进而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终结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过剩 终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技术基础,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科技变革双重逻辑下的周期性运动。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逐渐变为全球性危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球化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马慎萧 段雨晨 金梦迪 李彬 田佳禾 金山 兰楠
距离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已然过去十余年,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至今仍未完全摆脱混乱与动荡,在此背景下,2018年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对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分析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现状、影响和发展趋势,同时对目前西方福利国家制度不可持续、各经济体不平衡发展的原因进行反思;二是以经济停滞作为当前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宁扬 赵宗博
资本主义的发展 ,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借助经济全球化趋势 ,普遍组建国际垄断同盟 ,在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以资本的国际流动为基本手段、集中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国际垄断。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进行分析 ,明确其生成根源、功能作用和发展走向 ,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经济全球化 国际垄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德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浪潮中,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作为一种巨大的隐形推动力,尤其是其逐利性、贪婪性和狂热性,推动金融资本不断走向膨胀化、投机化、泡沫化和全球化。虚拟金融资本的无节制膨胀和扩张,最终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及危机之后经济的持续衰退,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和失业率持续走高,主权债务危机和普通民众负债累累等严重后果。资本拜物教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及其引发的负面效应,对于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
资本拜物教 资本主义 经济金融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路爱国
本文在部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以经济全球化为重点 ,就中外有关全球化研究涉及的主要议题、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 ,试图对全球化研究现状提供一个初步介绍。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经济 民族国家 资本积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开学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到"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到"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命运一波三折。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认识的变化历程和他关于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给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资本主义 经济 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开学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关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理论为党和新中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关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工人生活的改善、以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一系列重要而独创性的见解,不仅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宝库,也给我们今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栾文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生了金融化的变化。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发展中的阶段性变化,以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统治社会经济生活。货币化经济新形态——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金融资本的形态变化。
关键词:
资本主义 金融化 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绍欣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又使“个别企业有组织性”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股份公司的产生,促使私人资本逐步联合起来,扩大了个别企业有组织性的范围,而托拉斯的出现又使股份公司急剧膨胀到它的二次方、三次方规模。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再也不是盲目的“无计划性”了。“不能照旧认为,资本主义是没有计划性的,这种说法已经陈旧了,因为既然有了托拉斯,就不致没有计划性”。列宁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金融扩张运动表现出周期性发生与长期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核心特征在于脱离价值生产而实现价值增殖,进而呈现出价值自主运动的一般特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的矛盾,进而决定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的矛盾运动,这是最终决定价值自主运动发展并决定金融扩张发生的根本原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家阶级通过信用体系的频繁扩张试图使价值自主运动倾向与价值自主运动能力达成统一,从而构成了价值在增殖过程中持续采取金融资本形式以进行自主运动的特殊发展机制,由此彰显政治经济学框架下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本质。我国经济发展至今同样表现出了金融扩张的现象,而以金融部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我国应始终维持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通过信用体系发展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长安 俞使超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化也就是信用化。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货币在由贵金属形式演变到信用形式后,经济体由于货币创造的便利性出现大量信用活动进而呈现出类似金融的状态。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伴随现代银行和融资制度产生而已出现的现象。经济金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金融化分别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不同形态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在三种不同形态的金融化环境中,国民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实质是西方金融资本参与全球财富的再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长安 俞使超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化也就是信用化。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货币在由贵金属形式演变到信用形式后,经济体由于货币创造的便利性出现大量信用活动进而呈现出类似金融的状态。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伴随现代银行和融资制度产生而已出现的现象。经济金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金融化分别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不同形态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在三种不同形态的金融化环境中,国民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实质是西方金融资本参与全球财富的再分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婉萍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始于凯恩斯主义,当进入国家垄断时期,该理论又有了补充和强化,出现后凯恩斯主义,干预的方式和手段亦多种多样,它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佳宾
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当代新技术革命,对构成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对象范围、劳动主体素质、劳动手段革新和经营管理创新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当代新技术革命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同时,新技术革命拓展了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市场的生产、交易和沟通方式,凸显了技术先行优势在全球分工中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处在扬弃过程之中。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