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3)
- 2023(10079)
- 2022(8381)
- 2021(7598)
- 2020(5963)
- 2019(13471)
- 2018(13271)
- 2017(24603)
- 2016(13225)
- 2015(14904)
- 2014(14910)
- 2013(14558)
- 2012(14240)
- 2011(13208)
- 2010(13821)
- 2009(12709)
- 2008(12717)
- 2007(12211)
- 2006(11300)
- 2005(10313)
- 学科
- 济(62307)
- 经济(62153)
- 管理(38091)
- 业(34680)
- 企(28368)
- 企业(28368)
- 中国(23083)
- 地方(21359)
- 农(19703)
- 业经(18185)
- 方法(15984)
- 学(14089)
- 和(13308)
- 农业(13306)
- 环境(12948)
- 理论(12821)
- 发(12363)
- 制(11576)
- 银(11417)
- 银行(11406)
- 融(11397)
- 金融(11395)
- 地方经济(11275)
- 行(11184)
- 财(10951)
- 教育(10356)
- 数学(10168)
- 数学方法(10033)
- 策(9693)
- 技术(9628)
- 机构
- 学院(195598)
- 大学(193512)
- 济(77541)
- 经济(75608)
- 研究(74363)
- 管理(68768)
- 中国(56601)
- 理学(56219)
- 理学院(55415)
- 管理学(54496)
- 管理学院(54088)
- 科学(44735)
- 京(43991)
- 所(37905)
- 财(37371)
- 研究所(33759)
- 江(33386)
- 中心(32944)
- 范(32257)
- 师范(32028)
- 农(30456)
- 北京(29040)
- 财经(27913)
- 州(27331)
- 院(26778)
- 师范大学(25513)
- 经(24926)
- 业大(24767)
- 省(23748)
- 农业(22776)
- 基金
- 项目(117333)
- 研究(93003)
- 科学(92362)
- 基金(80560)
- 家(68993)
- 国家(68231)
- 社会(59545)
- 科学基金(57703)
- 社会科(55128)
- 社会科学(55109)
- 省(47753)
- 教育(42539)
- 基金项目(41742)
- 划(39832)
- 编号(39719)
- 成果(34591)
- 自然(33383)
- 自然科(32452)
- 自然科学(32449)
- 自然科学基金(31853)
- 发(31729)
- 资助(31728)
- 课题(29671)
- 重点(27274)
- 发展(26116)
- 展(25627)
- 部(25101)
- 年(24495)
- 创(24054)
- 项目编号(23291)
共检索到333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季开胜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和重要建设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综合措施,走生态与经济相互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 小康社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福寿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产生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类似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者面临相似的社会历史问题,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来源。生态社会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认识问题的新视角;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当协同发展,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提供了参考;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强调要发展基层民主,培育公民社会,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政治,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世界背景的参照。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和谐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董玉来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方针,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必须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协调各种关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高校科学管理;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促进高校依法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要以发展来增和谐,以改革来促和谐,以公平来求和谐,以稳定来保和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建设和谐农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坚持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理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 重要作用 对策性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晓华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所以,重视和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摆在每一位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必要研究最发达县域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的战略,必须从深层上构建长效机制。笔者从着重论证科学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入手,认为要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循环经济、夯实微观基础以及优化上层建筑等五个方面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配套上下功夫,需要认真探研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霞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转变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史苑芗 闵光地 左玉辉
生态产业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入手,论述了生态产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生态产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产业 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朝卫
科学发展观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产力 社会主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斌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构建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斌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构建 和谐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