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1)
- 2023(14974)
- 2022(13311)
- 2021(12616)
- 2020(10601)
- 2019(24759)
- 2018(24858)
- 2017(47308)
- 2016(26427)
- 2015(29690)
- 2014(30003)
- 2013(29233)
- 2012(26886)
- 2011(24350)
- 2010(25003)
- 2009(23217)
- 2008(23289)
- 2007(20874)
- 2006(19028)
- 2005(17433)
- 学科
- 济(97819)
- 经济(97618)
- 管理(80220)
- 业(74131)
- 企(65062)
- 企业(65062)
- 方法(40942)
- 数学(32684)
- 数学方法(32141)
- 中国(29393)
- 财(29266)
- 农(27744)
- 制(27249)
- 业经(25211)
- 学(22810)
- 理论(22451)
- 地方(19717)
- 和(18544)
- 体(18002)
- 教育(17756)
- 务(17736)
- 财务(17650)
- 银(17648)
- 财务管理(17607)
- 银行(17600)
- 农业(17592)
- 贸(17062)
- 贸易(17052)
- 行(16707)
- 企业财务(16671)
- 机构
- 大学(375709)
- 学院(372018)
- 管理(142859)
- 济(142100)
- 经济(138468)
- 研究(126439)
- 理学(121253)
- 理学院(119796)
- 管理学(117707)
- 管理学院(116980)
- 中国(94573)
- 京(81779)
- 科学(77127)
- 财(72628)
- 所(64471)
- 江(58763)
- 研究所(57559)
- 农(56347)
- 中心(56238)
- 财经(55792)
- 范(53722)
- 师范(53318)
- 北京(52833)
- 业大(51549)
- 经(50263)
- 州(47429)
- 院(45552)
- 农业(43108)
- 师范大学(42866)
- 经济学(41547)
- 基金
- 项目(238833)
- 科学(186868)
- 研究(181077)
- 基金(169750)
- 家(146221)
- 国家(144891)
- 科学基金(123834)
- 社会(111950)
- 社会科(105201)
- 社会科学(105165)
- 省(93827)
- 基金项目(89557)
- 教育(85776)
- 划(79079)
- 自然(78646)
- 自然科(76729)
- 自然科学(76714)
- 编号(76243)
- 自然科学基金(75322)
- 资助(69712)
- 成果(65704)
- 课题(54280)
- 重点(53865)
- 部(53109)
- 发(50211)
- 创(49340)
- 项目编号(47089)
- 制(46475)
- 教育部(46072)
- 创新(45819)
- 期刊
- 济(171616)
- 经济(171616)
- 研究(120659)
- 中国(83892)
- 教育(58562)
- 财(58308)
- 学报(58000)
- 管理(56200)
- 科学(53156)
- 农(52492)
- 大学(44748)
- 学学(41053)
- 农业(35236)
- 融(34718)
- 金融(34718)
- 技术(33800)
- 财经(29039)
- 业经(27014)
- 经(24807)
- 经济研究(24772)
- 图书(22784)
- 问题(21940)
- 理论(18913)
- 版(17761)
- 业(17560)
- 科技(17276)
- 技术经济(17268)
- 实践(17097)
- 践(17097)
- 现代(17081)
共检索到582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我国的学位制度需要改革,要加强博士生的培养。社会科学有自己的特点,培养方式应根据学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要抓住招生、课程、学术活动、选题、开题、论文写作几个环节。对博士生应有更高、更远的要求,应立足于培养该学科某一领域的带头人。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位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震 方然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目前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意识等问题。加强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训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央要求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为文科研究生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提供了契机。结合开设相关课程的经验,对该门课的课程设计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晓求 宋东霞 吕莉莎
通过建立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特色理工学科全面、完整、动态的文献阅读制度和经典文献参考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学科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全面建立以科研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指导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加快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博士点 学科专业 主文献制度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云
阐述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图书馆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形势,对高校图书馆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加强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工作提出了几点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继民
认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乃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质量之关键,亦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之要津。指出欲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品位,不仅必须在学术操守、学术目的、学术热忱等导向上加以引导,而且需要在加强经典研读、拓展学术视野、转换学术视角等具体方法上加强训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建刚
阐述了培育能力互补型社科学术团队的必要性,指出了能力互补型社科学术团队能促进研究生与导师在学术上的协同进步,论述了师生协同进步的机制,提出应创造条件培育能力互补型学术团队。
关键词:
社科学术团队 研究生 导师 协同进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乾
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优化对策研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作风更务实、成果更实用。有效扭转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局面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覆盖工业、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改革的重点是提供有效供给。就我国的科学研究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科领域,都存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雪梅 甄良 宋平 杨连茂 雷稚蔷
回顾了自2006年培养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的设置方案与评定工作,并针对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伟 张万红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的改革方案中涉及导师制度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可以激发导师的培养热情,扩大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权力与作用,密切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提出了改进导师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 导师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黎 胡珍
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性出发,分析了"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与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对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淑江
认为部分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结论没有直接的政策含义,相应的学位论文中可以没有"政策建议"部分内容;大部分社会科学学位论文都应该包括政策建议部分,政策建议部分在逻辑上与论文的理论研究结论是一脉相承的。指出研究生应该纠正对"政策建议"部分的认识偏差,依据自己的研究结果,通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紧扣实际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研究生教育 学位论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爱红 王雪松 黄国兵
分析了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从生源、导师作用、科研投入、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军队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构想。改革方案包括优化研究生选拔机制、构建"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构建军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关键词:
军队研究生教育 转型 培养机制改革 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淑江
作者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自己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感悟,认为在社会科学类专业博士生培养中,应该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学,引导博士生处理好理论学习、方法训练与做研究、发表论文之间的关系,帮助和鼓励博士生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要补充博士生的数学知识,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训练。指出博士生要养成适合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真钻研。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博士生 培养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对中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宇佳
社会科学博士是支撑社会科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英国向来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注重培养相当规模的高素质社会科学人才。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与可观的人才储备,核心能力尚佳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招录、指导、发展、支持等环节,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存在入学机会扩大与部分群体参与不足、导师教育理念固化与就业需求变化不符、心理压力增大与学校人文关怀不足、获得学位时间延长与资助年限不够的矛盾。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从愿景、环境、能力与保障层层递进,搭建以愿景目标为引领,以环境构建为基础,以能力锻造为核心,以系统支持为保障的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框架。以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经验为鉴,我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应不断提升其质量,灵活调整其资助方式,并全面舒解其心理问题。
关键词:
英国 社会科学博士生 博士生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