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4)
- 2023(8566)
- 2022(7244)
- 2021(6723)
- 2020(5404)
- 2019(12419)
- 2018(12245)
- 2017(23539)
- 2016(12638)
- 2015(14171)
- 2014(14333)
- 2013(14222)
- 2012(13478)
- 2011(12249)
- 2010(12952)
- 2009(12418)
- 2008(12573)
- 2007(11728)
- 2006(11064)
- 2005(10228)
- 学科
- 济(76230)
- 经济(76076)
- 管理(41392)
- 业(35697)
- 企(33217)
- 企业(33217)
- 财(26194)
- 方法(23756)
- 地方(19604)
- 中国(19358)
- 数学(18526)
- 数学方法(18409)
- 制(16994)
- 业经(16451)
- 农(14640)
- 财政(13220)
- 地方经济(13022)
- 体(12873)
- 学(12455)
- 理论(12248)
- 务(11555)
- 财务(11535)
- 财务管理(11489)
- 融(11391)
- 金融(11389)
- 银(11241)
- 银行(11241)
- 和(11126)
- 企业财务(10974)
- 策(10758)
- 机构
- 大学(190508)
- 学院(189235)
- 济(91981)
- 经济(90249)
- 管理(69019)
- 研究(68735)
- 理学(57200)
- 理学院(56571)
- 管理学(55940)
- 管理学院(55523)
- 中国(54235)
- 财(52258)
- 京(39608)
- 财经(36927)
- 科学(34447)
- 所(34100)
- 经(33162)
- 江(30556)
- 经济学(29968)
- 研究所(29480)
- 中心(29209)
- 财经大学(26767)
- 经济学院(26343)
- 北京(26069)
- 范(26014)
- 师范(25909)
- 州(23724)
- 院(23547)
- 社会(20970)
- 师范大学(20869)
- 基金
- 项目(104119)
- 研究(83104)
- 科学(82785)
- 基金(75836)
- 家(62819)
- 国家(62221)
- 社会(57281)
- 科学基金(53967)
- 社会科(53269)
- 社会科学(53245)
- 教育(38741)
- 省(38732)
- 基金项目(38317)
- 编号(33719)
- 划(31874)
- 资助(31556)
- 成果(30371)
- 自然(29859)
- 自然科(29168)
- 自然科学(29163)
- 自然科学基金(28667)
- 部(24498)
- 课题(24447)
- 国家社会(23414)
- 重点(23370)
- 发(23121)
- 性(23021)
- 教育部(22410)
- 人文(21725)
- 社科(21031)
- 期刊
- 济(120854)
- 经济(120854)
- 研究(74358)
- 财(46232)
- 中国(43585)
- 管理(30053)
- 教育(23818)
- 融(23797)
- 金融(23797)
- 财经(22198)
- 科学(21969)
- 学报(21874)
- 经济研究(20605)
- 农(19438)
- 经(19299)
- 大学(18420)
- 学学(16979)
- 技术(16093)
- 业经(16048)
- 问题(14963)
- 贸(12271)
- 农业(11864)
- 技术经济(10961)
- 世界(10624)
- 国际(10586)
- 改革(10306)
- 革(10306)
- 经济管理(9706)
- 经济问题(9290)
- 商业(9233)
共检索到32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财政体制改革入手的,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关键阶段。深化财政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是当前财政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廷星 梁宝柱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显著标志。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意义重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重塑财政理论,转换财政职能,更新理财思路,建立新型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向注重技术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以解决温饱为主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注重国内发展的内向型经济向进一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李松森建立符合国家职能要求,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对国家主权、国家职能的全面理解和对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为基础,我们把社会主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玮 李刚
建立符合国家职能需要,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更加规范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进行分析探讨,并为财政部门更好地履行财政职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财政职能 财政部门 财政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兴益 吴东胜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也相应地要从集权型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转向政企分开、中央和省两级调控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在这个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这程中,财政和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财政和银行如何改革,尤其是两者在改革中确立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镜泉
一、财政必须通过改革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轨道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财政是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财政改革,大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转变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它虽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但其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这里所说的转变职能,既不是要扩大其职能,更不是要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曙东
经过1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什么人们在感受到经济搞活了、发展了的同时,又为企业经济效益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低所困惑呢?这是因为,改革打破了行政性经济秩序赖以存在的基础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贵华 柯小星
最近,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和运作中,财政的理论观点、职能作用、政策调控方式及手段如何更新转轨,这是财政经济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交流思想,本刊编辑部与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于9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共25人.与会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财政职能的转换、深化财政改革的对策思路等发表了意见.现将发言和书面材料整理如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牛泽厚 张鹏宇 马哲实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牛泽厚,张鹏宇,马哲实财政调控和银行调控是国家的两种主要调控经济手段。计划经济时期,财政调控处于主导地位,银行调控处于从属地位;在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财政调控与银行调控的关系比较微妙,处于此消彼涨的状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孟纪庚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李建民,孟纪庚一、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指导思想(一)财政支农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必须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宏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长期以来,财政学界一直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并存着不同的财政学,一种是社会主义财政学,另一种是资本主义财政学。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财政学一直是平行地变化和发展着。财政学界的这种状况阻碍着财政经济学家去从事比较财政研究,人们也根本不会去思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的财政是否具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更不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