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5)
2023(8453)
2022(7116)
2021(6297)
2020(5007)
2019(11431)
2018(11335)
2017(21268)
2016(11442)
2015(12950)
2014(13101)
2013(13024)
2012(12542)
2011(11872)
2010(12607)
2009(11760)
2008(11602)
2007(11102)
2006(10422)
2005(9286)
作者
(34696)
(29183)
(28847)
(27614)
(18843)
(13726)
(13149)
(11142)
(11063)
(10644)
(10199)
(9720)
(9631)
(9426)
(9100)
(9017)
(8505)
(8384)
(8280)
(7905)
(7555)
(7116)
(7041)
(6840)
(6705)
(6574)
(6421)
(6114)
(5904)
(5642)
学科
(75993)
经济(75945)
管理(36409)
(28595)
(24264)
企业(24264)
地方(23311)
方法(21217)
中国(20279)
数学(17472)
数学方法(17356)
业经(14594)
(14509)
地方经济(14091)
(13775)
环境(13543)
(10239)
(10189)
(10181)
(10164)
理论(9933)
(9701)
农业(9442)
(9133)
(8976)
金融(8975)
资源(8323)
(8304)
贸易(8296)
经济学(8282)
机构
大学(181410)
学院(181357)
(83114)
经济(81160)
研究(67717)
管理(65109)
理学(54350)
理学院(53569)
管理学(52755)
管理学院(52374)
中国(49377)
(39018)
科学(38807)
(36125)
(33740)
研究所(30137)
(28999)
中心(28781)
财经(28423)
(27400)
师范(27263)
经济学(26288)
(25459)
北京(25108)
(24424)
(23564)
经济学院(23009)
(22458)
师范大学(22067)
业大(20913)
基金
项目(109354)
科学(86636)
研究(82733)
基金(78440)
(66985)
国家(66388)
科学基金(57017)
社会(55042)
社会科(52088)
社会科学(52071)
(41912)
基金项目(41144)
教育(37412)
(35338)
自然(34082)
自然科(33162)
自然科学(33157)
编号(32767)
自然科学基金(32537)
资助(31453)
成果(27439)
(25891)
重点(25100)
课题(24676)
(23846)
国家社会(22593)
发展(21837)
(21636)
(21511)
教育部(20817)
期刊
(110062)
经济(110062)
研究(64010)
中国(38454)
管理(27394)
(27147)
科学(24175)
学报(23262)
教育(21299)
(20737)
大学(18172)
经济研究(17487)
学学(16794)
技术(16594)
(16228)
金融(16228)
财经(16177)
业经(15670)
问题(15263)
(14257)
农业(13736)
技术经济(10546)
(10127)
现代(9950)
图书(9519)
(9482)
资源(9354)
世界(9274)
国际(8859)
商业(8840)
共检索到295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应将矿矸石的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切入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思华  
生态经济战略问题,主要是指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关系问题。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过程,还是自然生态过程,所以,都必须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改善生态,建设自然放在战略地位上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求得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改善同步协调发展。这是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士果  
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耦合点在于:循环经济是城市社会在生态文化支撑下,转模仿自然生态,自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以与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技术范式。文章提出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资借鉴的循环规划及其制度支撑的实践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莉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理论是在人们探索循环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对陕西城市建设现状与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比较,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化是陕西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城市整体的最优化,应从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社会整体的循环体系优化构建等三方面对陕西创建生态城市制定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禄祥  
都市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模式,两者都包含着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都市农业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生态城市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发展都市农业和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好发展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关系,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璐  
全球化正在导致城市与区域的空间重构。伴随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产生新的全球城市将成为亚太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之一。中国正成为东亚地区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上海则极有希望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城市。首先总结了全球城市的特征,并简要从国际资本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业及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国际交通通讯信息平台等方面分析得出上海已具全球城市雏形,同时也指出了其与主要全球城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上海为建设全球城市而必须进行的调整与转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重构和转移、社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扩展等方面;最后提出了上海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即建成全球制造业管理中心、全球交通中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长龙  
低碳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建设低碳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个飞跃。我国要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其中,重塑价值观是根本、调整经济结构是基础、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是关键、创新投融资机制是物质支持、加强制度创新是有力保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前龙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在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思路,提出了上海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并从构建生态景观、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春玲  
文章通过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人加以构建和论述,生态经济人必须具有整体性的思维观、"绿色化"的行为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单纯的动物与自然的物质生存利益关系中进行升华和提炼,使之进入到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精神层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和平  
城市作为古代商品经济的摇篮,不仅对于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城市经济的兴衰,标志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古代单个城市经济的兴衰虽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当时的军事因素、经济条件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它与政治因素的关系尤为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桂敏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