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6)
2023(13837)
2022(11083)
2021(10013)
2020(8104)
2019(18165)
2018(18203)
2017(34719)
2016(18453)
2015(20922)
2014(20731)
2013(20138)
2012(18184)
2011(16730)
2010(17546)
2009(16730)
2008(15844)
2007(14689)
2006(13544)
2005(12140)
作者
(52745)
(44125)
(43765)
(41853)
(28253)
(20868)
(19767)
(16806)
(16778)
(15783)
(15139)
(14779)
(14309)
(14115)
(13544)
(13492)
(12877)
(12713)
(12512)
(12315)
(11212)
(10682)
(10678)
(10259)
(10079)
(10059)
(9615)
(9440)
(8862)
(8503)
学科
(100468)
经济(100383)
(50488)
管理(50194)
(38137)
企业(38137)
方法(33725)
(33092)
数学(29349)
数学方法(28762)
中国(25897)
地方(25520)
业经(23671)
农业(22074)
(17463)
(16645)
(16644)
地方经济(14526)
理论(14490)
(14401)
(13198)
(13074)
银行(13067)
(13041)
金融(13038)
(13023)
贸易(13012)
(12615)
(12488)
环境(11943)
机构
学院(274859)
大学(269658)
(118890)
经济(116353)
管理(101869)
研究(92474)
理学(86749)
理学院(85808)
管理学(83990)
管理学院(83475)
中国(70158)
(55603)
科学(53502)
(52315)
(45334)
(43490)
(42242)
中心(41882)
财经(41243)
研究所(40696)
(38625)
师范(38360)
经济学(37375)
(37255)
(36995)
业大(35814)
北京(34800)
经济学院(33048)
(32582)
农业(31343)
基金
项目(173057)
科学(136975)
研究(131294)
基金(124086)
(105845)
国家(104911)
科学基金(90825)
社会(85955)
社会科(81258)
社会科学(81235)
(69682)
基金项目(63745)
教育(60876)
(56616)
编号(54956)
自然(54768)
自然科(53552)
自然科学(53542)
自然科学基金(52525)
资助(50887)
成果(45325)
(39469)
课题(38965)
重点(38923)
(37164)
国家社会(35433)
(35268)
创新(32900)
(32712)
教育部(32613)
期刊
(149296)
经济(149296)
研究(85925)
中国(56401)
(45175)
管理(40298)
(39453)
学报(37517)
科学(37326)
教育(32541)
大学(29972)
农业(29428)
学学(28193)
(27102)
金融(27102)
技术(26480)
业经(25929)
经济研究(23968)
财经(21755)
(18923)
问题(18920)
统计(15375)
技术经济(15118)
(13886)
商业(13659)
(13472)
(13438)
现代(13241)
(13208)
图书(12880)
共检索到42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嗣均,吴汉良  
“温州经济模式”已为经济学界所熟知,但与经济模式相联系的“温州城镇化模式”还未见有较为全面的讨论。笔者拟依据三年来对温州人口、经济、城镇化问题的几次调查所得材料,针对该地区乡村城镇化的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农村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在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各地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城镇化模式,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选择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应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统筹城乡、因地制宜、顺应民意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和城乡规划、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当地人文资源条件、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和百姓的愿望要求等各种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尧尧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与载体。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二者之间之间存在着科学的融合机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境遇出现改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以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高质量融合,释放出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无限潜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健  
新型城镇化是十八大确立的国家战略。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精神,基于PPP投融资模式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系统提出了PPP模式的应用思路与建议,以期为新常态下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提供可资借鉴的投融资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志明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可以不断发展下去,如何在旅游资源充足且丰富的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表示以后城镇化发展要进行转型,努力找出能够帮助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法,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乡镇工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其消耗高、排污多、防治污染能力较差,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传统的治理措施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实施循环经济才是一条既能减轻乡镇工业环境污染,又能促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陆立军  
“温州模式”已经经历了初创、发展两个阶段,目前开始步入转型与创新的新阶段。“温州模式”在上述各个发展阶段均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务实品格、变通能力和创新精神;“温州模式”的动力源来自于温州的老百姓,来源于温州在民间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归属明晰、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温州模式”的实质是一条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命运,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目前,温州经济正处在历史性转变的关口,“温州模式”也将得到创新与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周毓君  
汲取政府主导城镇化模式的教训,走出一条市场驱动的乡村城镇化新模式,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福洪镇以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将村庄整理与乡镇改造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既化地又化人"、村镇融合发展的新路。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市场驱动模式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土地取得、资金筹集方面更具持续性和内在合理性。乡村城镇化转型面临着一系列制度瓶颈与问题,迫切需要加快相关制度的创新与供给,包括构建市场化土地整治与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制度体系、破除人口跨乡镇聚居的制度藩篱、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  
我国乡村旅游自兴起以来,发展迅猛,成绩显著,但是其发展也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旅游产业趋于成熟的当下,乡村旅游发展亟需注入新鲜血液以实现转型升级。而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其核心理念对于我国乡村旅游颇有借鉴意义。本文在阐释体验经济理论的前提下,立足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指出体验经济模式在乡村旅游中运用的必要性,并就其运用原则提出几点建议,以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碧波  张协奎  
乡村振兴战略客观需要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应对和应用支撑,建构农村新型城镇地域类型、演进规律、作用机制及治理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助于丰富区域经济学、农村经济学等研究内容,也预示着下一步要调整相关制度。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同时要面对自身地理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环境复杂等方面限制和东中部较发达地区乃至国际竞争的挑战,而寻求一个既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又能够促进西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辰晔  
近郊乡村发展一般呈现3种模式,分别为城市拓展模式、生态旅游模式和在地城镇化模式。河北省乡村"半城镇化"特征明显,近郊地区存在大量城乡双栖人口,是在地城镇化模式的典型地区。基于对正定县铁西片区乡村发展特征和问题的剖析,文章从生态修复、村庄修补、产业振兴、文化复兴4个方面提出在地城镇化实施路径,以期在乡村地域实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文章对于河北省近郊地区的乡村健康长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全国类似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励  张信源  
本文就广东乡村城镇化的问题,主要对包括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村中城镇特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乡村城镇化的功用,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经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玲玲  
“温州经济模式”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合温州特有的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温州经济模式”的演变轨迹的剖析,论述了它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作用,并提出了温州独立学院发展的几种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光照  陈金标  
城镇化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尤其应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温州市城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城乡统筹视角提出发展农村经济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前提,通过加强土地管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选择广州城中村、城边村和远郊村的典型案例,分析和比较各类型村庄治理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受城镇化影响比较大的城中村、城边村,集体收入增加,行政村、经济社两级集体组织对于村民个体的影响力也上升,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也增强,所以形成了多元治理、经济精英治理的模式,而在远郊村则依然保持由传统政治精英主导的治理模式;在城中村和城边村,村社之间对于村庄公共事务责任边界也形成惯例,行政村集体组织负责基本公共服务,而社则负责提供更高水平服务和村民分红,形成事实上的分权关系;对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共同体逐渐弱化的理论进行了修正,研究发现广州的村庄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经济集体收益增加、共同的开发利益诉求,村庄共同体的凝聚力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有所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