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7)
2023(4119)
2022(3566)
2021(3416)
2020(3017)
2019(6597)
2018(6470)
2017(12916)
2016(7016)
2015(7607)
2014(7728)
2013(7544)
2012(6957)
2011(6494)
2010(6825)
2009(6660)
2008(6841)
2007(6556)
2006(5971)
2005(5550)
作者
(19634)
(16296)
(16106)
(15283)
(10611)
(7943)
(7400)
(6146)
(6126)
(5976)
(5675)
(5563)
(5486)
(5223)
(5084)
(5035)
(4902)
(4883)
(4774)
(4692)
(4051)
(4033)
(3826)
(3823)
(3773)
(3726)
(3640)
(3567)
(3240)
(3186)
学科
(27287)
经济(27262)
(24716)
管理(21427)
(20304)
企业(20304)
方法(11459)
(10838)
保险(10747)
中国(9305)
数学(7910)
(7871)
数学方法(7804)
(7581)
银行(7581)
理论(7477)
业经(7280)
(7187)
(6900)
(6890)
(5990)
金融(5989)
(5988)
地方(5402)
(5256)
贸易(5252)
(5122)
(5107)
(4829)
财务(4813)
机构
学院(106305)
大学(105093)
管理(41200)
(39232)
经济(38218)
理学(33632)
理学院(33230)
管理学(32731)
管理学院(32477)
研究(31823)
中国(28497)
(22941)
(21820)
科学(18408)
财经(17870)
(17240)
(16715)
师范(16625)
(15926)
(15346)
(14541)
中心(14440)
北京(14330)
研究所(13511)
师范大学(13302)
财经大学(13092)
(11573)
商学(11432)
(11332)
商学院(11328)
基金
项目(59667)
科学(47439)
研究(45776)
基金(43620)
(36389)
国家(36039)
科学基金(31510)
社会(29766)
社会科(28155)
社会科学(28147)
(23126)
基金项目(22948)
教育(21047)
自然(19707)
自然科(19185)
自然科学(19182)
(19177)
资助(19078)
编号(18928)
自然科学基金(18882)
成果(15910)
课题(13578)
(13040)
重点(12959)
(12765)
人文(12046)
(12015)
教育部(11688)
国家社会(11660)
(11589)
期刊
(50785)
经济(50785)
研究(35136)
中国(19598)
(17853)
管理(15765)
(15567)
金融(15567)
科学(13733)
学报(12602)
教育(11301)
(10373)
大学(10037)
财经(9656)
学学(9302)
业经(8559)
(8131)
(8066)
技术(7607)
农业(6626)
(6613)
旅游(6613)
(6613)
经济研究(6600)
问题(6454)
(5973)
学刊(5314)
旅游学(5304)
游学(5304)
现代(5284)
共检索到16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克  
自从1990年2月国家旅游局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旅行社接待的海外旅游者在华旅游期间统一实行旅游意外保险的通知》以来,我国的海外游客旅游意外保险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时期。投保给保险公司解除了旅行社的后顾之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初步探讨海外游客旅游意外保险赔偿的有关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世杰  
文章分析了旅游消费的作用,指出了我国当前旅游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的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玉松  
本文通过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有关条文的扩张解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以解决旅游合同中旅游者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其文  徐伟  肖刚  
以桂林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条件估值法,基于游客视角对城市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建立桂林市城市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游客认为生态环境的退化会对他们的旅游行为产生影响,并且认为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游客应该对生态环境的退化负责。就桂林市而言,该市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为景区的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游客和政府,客体为当地居民和景区工作者。卡方检验发现,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职业对支付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与支付意愿的关系呈单调变化。在补偿方式上,游客更倾向于通过政府的奖惩制度和参加环保活动,来对桂林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赵朋  
超值重复保险制度在《保险法》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以贯彻财产保险的损害补偿原则为根本出发点,但其功能和意义又远不止防止被保险人获得超额利益、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实践中,它还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安全保障。我国《保险法》第41条对超值重复保险作了规定,但有关各保险人的赔偿问题确有些缺陷,不利于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针对上述问题,参考已有资料,结合我国《保险法》和国外保险法制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对《保险法》的修改意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卢生华  
高危行业由于事故发生频繁 ,造成财产、人身损失较大 ,保险赔付率畸高 ,逐渐被一些保险公司拒之门外。这样做不仅影响了高危行业的发展 ,同时也影响了保险功能的正常发挥。如何加强高危行业保险的承保管理 ,是摆在保险从业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承保管理高危行业意外保险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保险条款设计应有针对性 ;二是加强核保工作 ;三是加强专业化管理 ,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强市场监督 ,避免恶性竞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登科  
旅游合同的非物质性和人身关联性,决定了确立旅游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为实现个别化正义,不乏在旅游纠纷中予以创造性突破而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判例。这些案件的裁判结果虽符合旅游合同目的和公平正义原则,但却存在实质合理性与形式非法性的困境。需克服现有理论障碍,通过现有法律扩大解释承认旅游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明确其法律要件,依据可预见性规则和最低限度规则限定其适用范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苷用  
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实际上触及了传统民法上违约救济与侵权救济二元体系分离的一个边际问题。文章以违约情形下的非财产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合同为例证,主张非财产损害赔偿并不是先验的永恒的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在法律逻辑不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形下,应通过扩张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来解决一些侵权法问题,以应社会变迁对法律变革的新诉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玉浪  
旅游以时间为要素,没有时间就没有旅游。对于可归责于旅游经营者之事由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旅游者有权要求损害赔偿。时间浪费损害赔偿属于非财产损害赔偿的一种独立形式。时间浪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需要具备旅游挫败或者遭受严重的损害、旅游者已经浪费了时间、旅游者因旅游时间的徒过而受到损害等构成要件。旅游活动时间浪费请求权是一种债权请求权,这一请求权可以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一并适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牛立夫  
旅游合同是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混合合同。针对旅游纠纷中的精神损害问题,适用传统的侵权责任解决已经面临一系列不足。鉴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主要国家的立法和判例都已经承认了旅游合同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因此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也应当对此加以明确规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华成钢  白长虹  
旅游业是生产愉悦和幸福体验的产业,信息技术放大了这种"人本关怀"的效果,但它的效用绝非单向度的,在旅游活动中也有负面的表现。首先,信息技术加剧了传统体验的分极化表现,如旅游者在互动与独处、趋同与个性、普惠与特质等具有相对效果的体验价值诉求上,信息技术都起到了辅助塑造和加强个性化的作用。其次,技术引导着旅游群体在既定的场所汇聚,体验信息以特定的方式交换,这种互动形式完全围绕信息组成,形成了集中化与边缘化并存的现象,进而引发了旅游空间和网络空间相互间难以区分的渗入或侵入的动态矛盾。虽然有学者提出,创新和开发新型旅游体验,需要探索信息技术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效果的最大化。然而,在信息技术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潮中,我们应秉持旅游学科的人本责任,冷静地反思技术的"反面"作用,关注技术未能惠及的个体诉求,构建旅游业的信息技术责任,这是信息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代课题。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结合科技伦理与责任方面的思考,讨论了旅游信息技术应该如何精细化地关照不同的需求、为旅游者提供个人化的优质体验,以及旅游信息技术开发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从而呼吁旅游学者关注信息社会中旅游者的新型体验、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帅  汪宇明  龚伟  程怡  
转移-份额分析法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海外游客市场结构的SSM分析,发现上海海外客源市场中,日、韩、德、加、泰及澳大利亚等市场结构份额比较稳定,港澳台地区及马、菲等市场呈现结构份额下降趋势,美、英、新等市场结构份额呈上升趋势;港台地区和美、英、德、新、俄市场竞争潜力较强;澳门地区及马、韩市场竞争潜力呈现弱化趋势,应引起上海乃至中国拓展海外旅游市场营销的关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谭家伦  汤幸芬  宋金平  
休闲调适策略是现代人调适生活压力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台湾苗栗县南庄地区500名年满16岁以上的乡村旅游游客为对象,探讨生活压力知觉、休闲调适策略与健康之关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式(SE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休闲调适策略具有缓冲生活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并以改善情绪式休闲及友伴式休闲的休闲调适策略效果最为显著。故未来发展与规划乡村旅游活动时,可多以具有提升正面情绪与友谊支持的休闲活动为主,来帮助乡村旅游游客因应生活压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成松林  李小南  
组合旅游在中国的崛起 团队旅游,是中国长期以来旅游接待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由于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到中国来旅游的散客日趋增多,一贯以团队旅游为主要接待方式的中国几家大旅行社,也开始增设了接待散客旅游的部门;涉外饭店中,因注重接待散客旅游而名声大振的也不乏其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团队旅游中,一成不变的严格的集体活动,极大地限制着客人的自由,使相当一部分旅游者感到不快。而由于语言障碍、交通问题所造成的困难,又使来中国的散客不便于自由活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思炎  
略论民俗旅游□陶思炎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可以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