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6)
- 2023(3086)
- 2022(2735)
- 2021(2608)
- 2020(2036)
- 2019(4703)
- 2018(4769)
- 2017(8502)
- 2016(4773)
- 2015(5594)
- 2014(5520)
- 2013(5196)
- 2012(5030)
- 2011(4458)
- 2010(5287)
- 2009(4976)
- 2008(4820)
- 2007(4692)
- 2006(4295)
- 2005(4177)
- 学科
- 济(17678)
- 经济(17662)
- 业(15476)
- 管理(14951)
- 企(14703)
- 企业(14703)
- 审计(12070)
- 中国(6566)
- 各类(5875)
- 方法(5570)
- 教育(5490)
- 财(5265)
- 业经(5145)
- 制(4836)
- 理论(4830)
- 学(4712)
- 农(4503)
- 策(4491)
- 技术(4044)
- 地方(3966)
- 贸(3930)
- 贸易(3917)
- 易(3824)
- 和(3731)
- 划(3613)
- 务(3298)
- 财务(3277)
- 经营(3254)
- 财务管理(3209)
- 银(3190)
- 机构
- 大学(72160)
- 学院(72061)
- 济(25734)
- 经济(25004)
- 管理(24663)
- 研究(23300)
- 理学(20246)
- 理学院(19993)
- 管理学(19709)
- 管理学院(19533)
- 中国(18394)
- 京(16621)
- 财(15151)
- 科学(13256)
- 江(12868)
- 所(12322)
- 财经(11815)
- 范(11753)
- 师范(11713)
- 州(10638)
- 经(10464)
- 研究所(10352)
- 北京(10209)
- 中心(9869)
- 师范大学(9222)
- 财经大学(8472)
- 院(8168)
- 农(7960)
- 省(7950)
- 系(7858)
- 基金
- 项目(37879)
- 研究(31011)
- 科学(29210)
- 基金(25861)
- 家(21752)
- 国家(21502)
- 社会(18898)
- 科学基金(17911)
- 社会科(17835)
- 社会科学(17826)
- 教育(15148)
- 省(14935)
- 编号(13981)
- 成果(13695)
- 基金项目(12915)
- 划(12594)
- 课题(10592)
- 资助(10580)
- 自然(10401)
- 自然科(10077)
- 自然科学(10077)
- 自然科学基金(9901)
- 项目编号(9186)
- 性(9140)
- 年(8886)
- 重点(8862)
- 部(8552)
- 发(7996)
- 阶(7826)
- 段(7820)
共检索到125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育俭 方宝璋
民国时期,我国出现了近代审计思想,主要内容有审计定义思想、审计分类思想、审计目的与作用思想、内部牵制制度思想、审计方法与方式思想、审计程序思想、分项审计思想、审计工作底稿与报告思想、政府审计立法思想、审计人员资格与考试思想、审计职业道德与责任思想。这标志着审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关键词:
审计思想 审计史 民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既学习西方又结合国情"的审计理念、"独立、诚信、廉洁、勤奋"的审计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审计职业精神。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民国审计精神文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但它对当代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培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审计理念;敢于摸老虎屁股,实现审计实质独立;以培育诚信为基础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勇于参与制度博弈,践行创新文化。
关键词:
民国 审计 精神文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军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们广泛宣传馆际互借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协会制订馆际互借办法,推动开展馆际互借;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民国政府在图书馆法规中,确定了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工作职责的内容;从图书馆界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借阅统计等方面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谨慎选择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地区;图书馆协会对开展馆际互借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抗战爆发使整个图书馆事业陷入低谷,馆际互借因此失去开展的基础,直至新中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再也没有出现新的高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概况 馆际互借特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华 王晓军
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的行政地位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初期,多为隶属于校内某一部门;自国民政府《大学组织法》颁布后,大学发展逐渐规范化,大学图书馆也有很大发展,很多直接隶属于校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大学图书馆遭到浩劫。国民政府于1939年5月颁布"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后,大学图书馆进入隶属于教务处的一律化阶段,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除个别私立大学外,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保持隶属于教务处的状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政府审计思想,本文的目的是归纳它的特点及其启示。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相关历史文献,发现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有五大特点:从简单模仿日本审计制度到结合中国国情;注意事前审计;在机构设置、监察权行使方式和报告关系上实行监审合一;政府审计组织独立于行政组织,实行审计人员限制兼职和回避制度,确保人员独立;规定审计会议制度,推进民主审计。这一时期审计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有:目前政府审计组织的"行政型"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由全国人大审计委员会对财政预算进行事前审计,对于预算支出,非经审计核签国库不得支付;合并监察部与审计署为监审部,提高它的地位至副总理级;在审计法规中明确审计会议制度,...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政府审计 审计思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符夏莹
陈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她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实践活动主要有:首次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统计问题,深入地探讨图书馆的广告方式,提出书籍选择的方法,积极参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陈颂是我国培养的杰出女性图书馆员,推动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陈颂 女性馆员 图书馆 民国时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民国时期吴应图、沈立人、潘序伦、张辑颜等学者对审计目的这一审计基本范畴进行了探讨,认为审计目的主要围绕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等三个层面。一些学者提出审计目的因时因地而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审计主要目的变化的两大因素,即社会需求和审计能力。民国时期审计目的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一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文化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二是要抓审计主要目的又要兼顾审计次要目的;三是重视审计目的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不能用一套审计准则审查所有的企业。
关键词:
民国 审计目的 审计思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费鸿萍
明清时期,由于儒家文化观的改变以及大量书生从商现象的出现,商人们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开始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与治生之道相结合,形成了儒商经营理念,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商人中一个特有的群体:儒商。本文回顾了儒商及其经营理念的形成过程,并对儒商经营理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儒商及其经营理念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实现今天中国市场营销本土化。
关键词:
明清 儒商 经营理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军
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探求中国“积弱”的病因和救国良策,对人口问题曾予以关注。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并对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思想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人口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郭书菊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 文献传递 CALIS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在政府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中国近代意义的政府审计分类思想,与古代政府审计分类思想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这一时期政府审计分类思想水平的是蒋明祺和陶元琳两位学者的审计分类思想。一、蒋明祺的政府审计分类思想蒋明祺,字山青,江苏南京人,民国时期著名审计专家,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审计部协审、审计,重庆市审计处处长等职。他所著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廖银花 方宝璋
民国时期审计人员责任思想主要包括:一是按对象分为对委任人的责任和第三方的责任,按性质可分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二是审计责任因审计时间、目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三是区分管理责任和审计责任;四是查账员的责任是有限度的,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五是国外审计人员的责任不能完全适用我国;六是负有为委托人保守秘密的责任;七是负有将事实报告给委托人的责任,如发现舞弊而作出伪证,则应负刑事责任。民国时期审计人员责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有:学习引进西方审计人员责任思想时要结合中国国情;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合理界定审计人员的责任;加强道德责任,实现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审计人员 责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民国时期,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维护审计职业在公众心目中应有的权威性,审计学者都比较重视探讨审计人员的资格,并对此发表了一些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的有关思想。一、吴应图的监查人资格思想应图认为:"监查人(审计人员)欲完全尽其职责,自有种种必要之资格,但可大别之为技能的资格与性格的资格。"(一)技能的资格。吴氏所谓"技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全有
民国时期的光头之风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40年代达到高峰。学生、军警群体中光头的比例很高,政界、演艺界等也相当流行。光头风行的原因,首先是新生活运动的需要,其次是军事、经济视角下的光头倡导,第三是卫生、审美视角下的光头优势阐释。光头行为由个人而群体,进而政治化,在民国那个特殊的时期,直接导致光头风行。
关键词:
光头之风 民国 新生活运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灵通 李长安
民国时期的审计清官文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清官文化中的清廉、公正、刚正不阿等特点,又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清官文化:从忠君转向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从清官到选拔清官;从礼仪道德到民主法律制度。民国审计清官文化对当代的启示有:传承清官文化,反对"四风";推进制度建设,依靠法治反对腐败;审计领导垂范,推进国家审计文化建设。
关键词:
民国 审计清官 清官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