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1)
- 2023(2952)
- 2022(2676)
- 2021(2719)
- 2020(2228)
- 2019(5004)
- 2018(5156)
- 2017(9178)
- 2016(5574)
- 2015(6790)
- 2014(6607)
- 2013(6138)
- 2012(5915)
- 2011(5870)
- 2010(6038)
- 2009(5431)
- 2008(5609)
- 2007(5528)
- 2006(5283)
- 2005(5023)
- 学科
- 管理(16251)
- 济(15579)
- 经济(15564)
- 业(13831)
- 企(13031)
- 企业(13031)
- 图书(10320)
- 书馆(9771)
- 图书馆(9771)
- 中国(7985)
- 教育(7349)
- 工作(7033)
- 理论(5845)
- 学(5585)
- 业经(4708)
- 和(4459)
- 策(4277)
- 农(4196)
- 方法(4196)
- 地方(4157)
- 制(4129)
- 教学(3917)
- 读者(3877)
- 财(3676)
- 划(3424)
- 贸(3322)
- 贸易(3318)
- 技术(3233)
- 易(3223)
- 经营(3142)
- 机构
- 大学(85868)
- 学院(76643)
- 管理(27209)
- 研究(24942)
- 济(24528)
- 经济(23654)
- 理学(21694)
- 理学院(21322)
- 图书(20991)
- 管理学(20845)
- 管理学院(20613)
- 书馆(20445)
- 图书馆(20442)
- 京(18525)
- 中国(17094)
- 范(16542)
- 师范(16498)
- 江(14289)
- 科学(14279)
- 财(12914)
- 师范大学(12898)
- 州(12566)
- 北京(12111)
- 所(12105)
- 教育(11635)
- 研究所(10656)
- 中心(10400)
- 财经(10032)
- 大学图书馆(9176)
- 系(9140)
- 基金
- 项目(41173)
- 研究(36458)
- 科学(31601)
- 基金(26891)
- 家(21409)
- 社会(21389)
- 国家(21157)
- 社会科(20091)
- 社会科学(20081)
- 成果(19263)
- 编号(18483)
- 教育(18471)
- 科学基金(17778)
- 省(16117)
- 划(13899)
- 基金项目(13462)
- 项目编号(12694)
- 课题(12541)
- 一(11619)
- 年(11314)
- 研究成果(11000)
- 资助(10484)
- 大学(10271)
- 规划(9440)
- 部(9115)
- 性(9094)
- 自然(8975)
- 重点(8942)
- 自然科(8766)
- 自然科学(8766)
共检索到142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华 王晓军
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的行政地位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初期,多为隶属于校内某一部门;自国民政府《大学组织法》颁布后,大学发展逐渐规范化,大学图书馆也有很大发展,很多直接隶属于校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大学图书馆遭到浩劫。国民政府于1939年5月颁布"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后,大学图书馆进入隶属于教务处的一律化阶段,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除个别私立大学外,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保持隶属于教务处的状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晓军 陈华
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除了行政隶属关系之外,体现行政地位的还有图书馆长是否被明确规定作为学校校务会议当然代表以及与学校图书馆委员会的关系等因素。大学图书馆在隶属关系上的波动性反映出不同学校领导人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不同。隶属不同的部处同样也体现了学校领导人对图书馆作用重点性的认识差异。大学图书馆隶属教务长除了特殊历史时期的行政安排之外,也突出了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价值重心。大学教务长的行政地位对图书馆的地位有一定影响,但毕竟不如图书馆直属校长的独立行政地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苏明强
辅仁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25年,在政府强力监督、学校发展需要、负责人引领等内外部因素合力推动下,逐步成为管理规范、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在馆藏建设、经费来源、职员队伍等方面呈现典型的国际化色彩,还存在中文馆藏以文史为主、利用率高等特点,为学校跻身名校之列,培养大批人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考察辅仁大学图书馆简短的发展历程,能为当前图书馆建设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
辅仁大学 图书馆 陈垣 谢礼士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军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们广泛宣传馆际互借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协会制订馆际互借办法,推动开展馆际互借;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民国政府在图书馆法规中,确定了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工作职责的内容;从图书馆界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借阅统计等方面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谨慎选择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地区;图书馆协会对开展馆际互借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抗战爆发使整个图书馆事业陷入低谷,馆际互借因此失去开展的基础,直至新中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再也没有出现新的高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概况 馆际互借特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革 郝淑红 柴俊红 鲁超
1923-1931年,东北大学图书馆精英荟萃,专家治馆,引进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规范工作流程,开展读者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结合当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馆舍建设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民国时期东北高校图书馆建设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东北大学 图书馆建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彧
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共编有七部馆藏古籍目录。从内容性质上分,《大学堂书目》《大学堂图书馆汉文图书草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部藏书草目》属于综合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方志目》属于专科目录,《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贵重书目》《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录》属于善本目录。这些馆藏古籍目录为我们了解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可以为当下的古籍编目及版本鉴定工作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郭书菊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 文献传递 CALIS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明 邱蔚晴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文献丰富,重视其保护工作。文章分析中山大学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做法,包括建立专藏,采取改善保存环境、更新装具、修复破损文献、载体转换等,在库房配置、装具选择、设备选用、脱酸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民国时期文献 文献保护 中山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符夏莹
陈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她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实践活动主要有:首次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统计问题,深入地探讨图书馆的广告方式,提出书籍选择的方法,积极参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陈颂是我国培养的杰出女性图书馆员,推动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陈颂 女性馆员 图书馆 民国时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李美
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界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有:在图书交换方面,两国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图书交换活动,德国图书馆界积极援助我国图书馆事业复兴;在人员交流方面,两国图书馆界互派馆员,但我国赴德人员数量较多;在活动举办方面,中德人士合办了现代德国印刷品展览会,实现了两国图书馆界交流中人与书的完美结合。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深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海关图书馆 图书 档案 信息资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田芳
通过对曾在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任职的洪有丰、桂质柏、戴超、柳诒徵等9位图书馆学家的生平事迹的梳理,探讨其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背后的精神实质,将近代图书馆学家的精神总结为:责任力、专业精神与恒持之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全有 臧亚慧
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展方志征集、目录整理、新书推介以及方志的研究等工作,是图书馆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方志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图书馆对方志学的积极推进,对于今天图书馆和方志学关系的发展构建,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 方志学 民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蜕变的重要阶段,政治风云变幻,思想文化激荡,内忧外患迭起。图书馆顺应社会潮流,及时调整使命,政治与文化并重,具体表现在实行党化教育、宣传进步思想、启发民智、激发抗日爱国情怀、介绍学术、保存国粹等方面。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使命 政治与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