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1)
- 2023(2421)
- 2022(2215)
- 2021(2167)
- 2020(1779)
- 2019(4092)
- 2018(4324)
- 2017(8454)
- 2016(4675)
- 2015(5465)
- 2014(5271)
- 2013(5198)
- 2012(5084)
- 2011(5084)
- 2010(5161)
- 2009(4700)
- 2008(4874)
- 2007(4816)
- 2006(4640)
- 2005(4516)
- 学科
- 济(15262)
- 经济(15248)
- 管理(14680)
- 业(13962)
- 企(13093)
- 企业(13093)
- 图书(10278)
- 书馆(9753)
- 图书馆(9753)
- 中国(6199)
- 工作(6166)
- 学(5473)
- 业经(4627)
- 和(4564)
- 理论(4393)
- 制(4262)
- 策(4203)
- 农(4176)
- 方法(4140)
- 地方(4037)
- 财(3986)
- 读者(3825)
- 贸(3599)
- 贸易(3595)
- 教育(3579)
- 易(3510)
- 划(3363)
- 银(3280)
- 银行(3280)
- 行(3222)
- 机构
- 大学(73577)
- 学院(68714)
- 管理(25741)
- 济(23762)
- 经济(23001)
- 研究(21357)
- 图书(20641)
- 理学(20371)
- 书馆(20120)
- 图书馆(20117)
- 理学院(20076)
- 管理学(19798)
- 管理学院(19584)
- 中国(16471)
- 京(15679)
- 范(13099)
- 师范(13062)
- 财(12735)
- 江(12493)
- 科学(12317)
- 州(11444)
- 所(10742)
- 北京(10160)
- 师范大学(10083)
- 财经(9857)
- 研究所(9427)
- 中心(9275)
- 大学图书馆(8934)
- 系(8684)
- 经(8625)
- 基金
- 项目(35973)
- 研究(30833)
- 科学(27348)
- 基金(24345)
- 家(19715)
- 国家(19504)
- 社会(18424)
- 社会科(17411)
- 社会科学(17403)
- 科学基金(16328)
- 成果(16113)
- 编号(15941)
- 教育(13876)
- 省(13450)
- 基金项目(12298)
- 划(11462)
- 项目编号(11113)
- 一(10047)
- 课题(9608)
- 资助(9539)
- 研究成果(9177)
- 年(8770)
- 自然(8475)
- 自然科(8273)
- 自然科学(8273)
- 自然科学基金(8142)
- 发(7743)
- 部(7666)
- 性(7649)
- 重点(7515)
共检索到125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军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们广泛宣传馆际互借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协会制订馆际互借办法,推动开展馆际互借;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民国政府在图书馆法规中,确定了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工作职责的内容;从图书馆界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借阅统计等方面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谨慎选择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地区;图书馆协会对开展馆际互借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抗战爆发使整个图书馆事业陷入低谷,馆际互借因此失去开展的基础,直至新中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再也没有出现新的高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概况 馆际互借特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郭书菊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馆际互借 文献传递 CALIS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华 王晓军
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的行政地位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初期,多为隶属于校内某一部门;自国民政府《大学组织法》颁布后,大学发展逐渐规范化,大学图书馆也有很大发展,很多直接隶属于校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大学图书馆遭到浩劫。国民政府于1939年5月颁布"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后,大学图书馆进入隶属于教务处的一律化阶段,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除个别私立大学外,大多数大学图书馆都保持隶属于教务处的状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宏
OICQ 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中文聊天软件,它的全称是OPEN ICQ(ICQ 是 I SEEK YOU 的谐音),又称为中文网络寻呼机。截止到2001年4月15日,注册用户已达6835万人次。使用 OICQ 可以和好友用户进行交流,信息即时发送,即时回复,收发及时、功能全面。此外 OICQ 还具有 BP 机网上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邮件通报、语音邮件、手机短讯服务等功能。虽然 OICQ 的开发初衷,是为聊天休闲娱乐服务的,但是,如果我们正确合理地运用 OICQ,会对我们的馆际互借工作很有帮助的。我们在馆际互借工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符夏莹
陈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她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实践活动主要有:首次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统计问题,深入地探讨图书馆的广告方式,提出书籍选择的方法,积极参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陈颂是我国培养的杰出女性图书馆员,推动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陈颂 女性馆员 图书馆 民国时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李美
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界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有:在图书交换方面,两国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图书交换活动,德国图书馆界积极援助我国图书馆事业复兴;在人员交流方面,两国图书馆界互派馆员,但我国赴德人员数量较多;在活动举办方面,中德人士合办了现代德国印刷品展览会,实现了两国图书馆界交流中人与书的完美结合。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深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学伟
阐述了读者满意度与服务补救的概念及其对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全过程中易出现的服务失误提出相应的服务补救策略及措施,希冀提高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和读者满意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海关图书馆 图书 档案 信息资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晓霞
馆际互借服务是图书馆联盟的主要功能之一,而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是保证馆际互借服务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服务运营模式的构成因素,并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馆际互借服务为例,分析了馆际互借服务的特点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馆际互借 运营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婉 曾艳
国外图书馆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存在许可协议、数字版权管理、专有文本格式等方面的限制。国外图书馆对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进行了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试点项目,寻求可替代传统馆际互借的服务模式的探索。图书馆在开展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时应做到:了解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喜好;熟知本馆电子书的许可协议,在协议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馆际互借;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选择适合本馆的电子书馆际互借处理模式;与数字出版商谈判,为用户争取最大权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全有 臧亚慧
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展方志征集、目录整理、新书推介以及方志的研究等工作,是图书馆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方志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图书馆对方志学的积极推进,对于今天图书馆和方志学关系的发展构建,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 方志学 民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蜕变的重要阶段,政治风云变幻,思想文化激荡,内忧外患迭起。图书馆顺应社会潮流,及时调整使命,政治与文化并重,具体表现在实行党化教育、宣传进步思想、启发民智、激发抗日爱国情怀、介绍学术、保存国粹等方面。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图书馆使命 政治与文化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张孙彪 郑洪
在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潮流下,中医界逐渐意识到图书馆在保存中医古典文献、推动中医学术研究和助力中医教育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医界和图书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类中医图书馆应运而生,不断充实丰富。主持此事者,借鉴西方图书馆观念和方法,克服经费、人才、管理等困难,在图书劝募、图书编目、图书流通、推广社会阅读、辅助学界研究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为后世中医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医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超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展览呈现地域分布不均、展会地点集中、受战争因素影响大等特点。根据展品种类的不同,可以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展览大致分为书籍、图片、文献展览3种。还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划分为人物纪念展览、节日庆祝展览、抗战主题展览。图书馆展览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宣传抗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集资筹款及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今天的图书馆展览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 图书馆 展览会 中国图书馆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