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5)
2023(3481)
2022(3137)
2021(3173)
2020(2741)
2019(6050)
2018(6169)
2017(11039)
2016(7071)
2015(8400)
2014(8558)
2013(7950)
2012(7535)
2011(7061)
2010(7553)
2009(7005)
2008(7434)
2007(7271)
2006(6703)
2005(6527)
作者
(20074)
(16595)
(16436)
(15941)
(10768)
(8047)
(7556)
(6403)
(6345)
(6305)
(5671)
(5537)
(5516)
(5463)
(5291)
(5047)
(4993)
(4974)
(4886)
(4794)
(4498)
(4192)
(4167)
(3986)
(3927)
(3907)
(3782)
(3675)
(3443)
(3348)
学科
(21147)
经济(21112)
管理(20095)
(19575)
(17636)
企业(17636)
中国(9213)
教育(8778)
理论(7250)
(7120)
(6878)
(6614)
业经(6230)
(5590)
(5475)
方法(5354)
教学(5114)
(4982)
地方(4976)
银行(4975)
(4726)
(4723)
贸易(4721)
(4589)
农业(4535)
(4355)
(4321)
(4284)
(4112)
财务(4083)
机构
大学(105198)
学院(100416)
研究(35939)
(32907)
经济(31762)
管理(31492)
中国(25653)
理学(25197)
理学院(24767)
管理学(24059)
管理学院(23841)
(23569)
科学(21778)
(20575)
师范(20490)
(19143)
(18745)
(18357)
教育(17590)
研究所(16705)
师范大学(16132)
北京(15949)
中心(15285)
(15138)
(15066)
财经(13855)
(12281)
技术(12182)
业大(12143)
(12134)
基金
项目(51837)
研究(43613)
科学(39855)
基金(33090)
(27358)
国家(27005)
教育(24232)
社会(24068)
社会科(22510)
社会科学(22499)
(22124)
科学基金(22072)
成果(20819)
编号(20252)
(19292)
课题(16879)
基金项目(16185)
(14323)
资助(14231)
自然(12885)
自然科(12569)
自然科学(12565)
项目编号(12450)
重点(12405)
自然科学基金(12320)
(12273)
大学(12208)
规划(12057)
(11836)
(11576)
期刊
(48273)
经济(48273)
研究(40954)
教育(32368)
中国(28147)
学报(16427)
(16254)
(15640)
管理(14460)
科学(13547)
大学(13441)
学学(10683)
(10665)
金融(10665)
农业(10129)
技术(8945)
图书(8700)
财经(8588)
业经(8066)
(7487)
书馆(6831)
图书馆(6831)
问题(6579)
职业(6558)
(6348)
(6261)
论坛(6261)
经济研究(6102)
高等(5624)
(5345)
共检索到179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邓小林  
关于近代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鲜有专论。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国立大学教师聘任政策形成之过程及其标志,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聘任教师之特点,以及对待“土派”与“海归派”的聘任,政府在政策制订与大学在实际操作上的具体表现等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小林  唐莉  
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命,其路径取向基本上是沿着行政干预减少、教育渐趋独立的方向发展,而校长的任职资格,虽然没有明文专门规定,但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令体系中亦可略见其概。析其源流,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校长的任命与任职资格乃深受德美法大学之综合影响。在校长与教师聘任之关系上,历经了校长独具权责至与其它机构共享聘任权力的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启琳  
何清儒、郑文汉等人于民国二十二年根据全国职业教育调查资料展开系统、全面地整理,完成了《全国职业学校概况》一书,对于爬梳抗战前夕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脉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该书的考察,可见抗战前夕我国职业学校出现了一些共性的困境问题,其中以经费紧张最为普遍和突出。与当时时局紧密关联,多数职业学校或因经济衰落、财政不振,或因教育政策导向异趣而致使学校硬件设备无法同步,极大地制约了抗战前夕职业教育发展"生存空间"的拓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永明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痛苦的教训。处在激烈变革的当今世界,大学既要讲究办学效益而实施聘任制,又要尊重大学教师的独立性和学术性而继续遵循“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金科玉律,这是发达国家进入新世纪优化高校师资队伍面临的两难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玥  王运来  
答辩时间2013年5月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研究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等做了具体说明。第一章作为研究的开端,对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与大学校长做了仔细梳理和介绍;并在结合中外理论和校长们、研究者们的著述基础上,提出了"掌舵人"概念,将之作为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第二章以"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丽君  
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的艰难,不仅源自于高校制度规则的变革所牵涉利益格局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其面临着高校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培育学术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聘任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钟祥财  
上海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的发祥地之一,进入20世纪以后,其发展更为快速,到20年代末,成为全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工商金融中心。在上海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企业家的经济开发思想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思想包括经济开发的指导认识、企业内部管理及集团扩张的策略方针、市场开拓和竞争的战术原则、谋求上海投资环境改善的建议等丰富的内容。从指导认识上看,上海企业家虽以获取利润为其投资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拯救国家危亡和振兴民族经济的历史责任感也是他们从事经济开发的重要出发点。刘鸿生在回顾创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嘉  朱通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图书馆在抢救中国文化、恢复图书馆事业、发起文化救亡运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抗战爆发后,日军有意破坏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国立大学图书馆也惨遭劫难,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只得内迁、重建。各图书馆通过积极寻找馆舍、增加藏书数量、调整运营管理等措施得以重建,并且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各图书馆采取征集抗战史料,抢救珍贵典籍,购置、编印及展览救亡图书,助力后方民众教育等措施,担负起文化救国、传承文脉的重要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薛大为  
《人民日报》是我国报业的重要一员。它的信息量极大,涉及面极广,对我国各项事业的进程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力从解放前夕《人民日报》对图书馆的相关报道进行发掘,从中探究当年党中央对图书馆所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推动了韩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新世纪的韩国更是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力图勾画新的高等教育蓝图。韩国的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涉及的范围广、力度大,其存在的问题也颇值得关注。本文将对韩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其原因做一探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研究间的关系问题,与教师聘任过程中人们对学术标准的理解与价值取向存在高度关联。通俗而言,究竟是从学者中培养教师,还是从教师中选拔学者,两种不同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组织以及人的行为,由此也带来了众多的困惑。基于学术生命周期的理论,由学者而成为教师即塑造学者型教师,应是研究型大学兼顾利益与价值的理性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沈兰芳  
耶鲁大学教师聘任的学术标准相当严格,终身岗位候选人需要具备位于该学科领域世界前列的实力。文理科教授会的教师岗位应聘者要通过学系、学科组块、文理科教授会等各个层面的聘任委员会的审核。教师岗位的分配实施“一当二”的政策,并由教务长、耶鲁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等组成的班子决定。耶鲁大学的教师聘任标准和整个聘任过程实际上由学者掌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鹏  刘献君  
本论文的基本假设是: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的有效性,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认识和适应程度。当该制度与教师角色要求之间相对契合时,制度有效性较强;反之,制度有效性较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吴民祥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制度既是保证大学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外部强制性力量,同时也是其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近代大学从创办之时起,其教师任职资格的检定与聘任制度经历了清末的教师资格检定制度之缺失与聘任的随意性时期,民初的教师资格检定与聘任中的"大学自治"与校长集权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的逐渐"规范化"时期,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制度化"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学术团体、大学自身都曾起着不同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