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7)
- 2023(9139)
- 2022(7567)
- 2021(7269)
- 2020(5954)
- 2019(13518)
- 2018(13251)
- 2017(25383)
- 2016(14276)
- 2015(16265)
- 2014(16269)
- 2013(16196)
- 2012(15449)
- 2011(13761)
- 2010(14542)
- 2009(13707)
- 2008(14436)
- 2007(13722)
- 2006(12599)
- 2005(11332)
- 学科
- 济(54168)
- 经济(54033)
- 管理(47985)
- 业(40887)
- 企(35085)
- 企业(35085)
- 财(30563)
- 税(21935)
- 中国(21755)
- 税收(20478)
- 收(20302)
- 方法(16830)
- 农(16691)
- 地方(16040)
- 财政(15451)
- 制(14293)
- 务(13856)
- 财务(13788)
- 财务管理(13742)
- 数学(13221)
- 企业财务(13026)
- 数学方法(12940)
- 政(12777)
- 策(12617)
- 业经(12264)
- 学(11169)
- 理论(10969)
- 农业(9972)
- 银(9534)
- 银行(9528)
- 机构
- 学院(202611)
- 大学(202126)
- 济(79605)
- 经济(77391)
- 管理(72242)
- 研究(70749)
- 理学(59441)
- 理学院(58675)
- 管理学(57632)
- 管理学院(57216)
- 中国(55472)
- 财(53401)
- 京(44365)
- 科学(41086)
- 财经(36243)
- 所(35635)
- 江(35122)
- 经(32426)
- 中心(32019)
- 研究所(30708)
- 范(29645)
- 师范(29463)
- 北京(28765)
- 州(27821)
- 农(26826)
- 财经大学(25838)
- 院(25498)
- 省(24983)
- 经济学(23805)
- 师范大学(23402)
- 基金
- 项目(115904)
- 研究(90840)
- 科学(90415)
- 基金(81435)
- 家(68800)
- 国家(68118)
- 科学基金(58343)
- 社会(56490)
- 社会科(53329)
- 社会科学(53311)
- 省(44539)
- 教育(41806)
- 基金项目(41639)
- 编号(38972)
- 划(37408)
- 成果(35900)
- 自然(34990)
- 自然科(34143)
- 自然科学(34136)
- 资助(33882)
- 自然科学基金(33475)
- 课题(28256)
- 重点(25925)
- 部(25443)
- 性(25272)
- 发(24984)
- 项目编号(24016)
- 年(23345)
- 创(22708)
- 国家社会(22669)
共检索到346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明 王帅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财政经济发展态势与特点以及制约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财税政策因素,并分别从财税政策、财政体制、税收制度以及财税政策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财税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绍山
武汉城市圈的批准是湖北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作为调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的税收,相对于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滨海新区的建设而言,在政策上、分配机制上、运行机制上、征管权限及范围划分上,均对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税收对策,以促进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城市圈 税收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 熊玉双 潘胜莲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地发展。然而,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政府对土地的征收和征用,致使社会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的权利被弱化和被漠视的现象严重。该文试图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角度,论述如何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机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完善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博野 闫晨红 曾菊新
首次涉足中国城市密集区高铁、城际铁路和地铁(合称"三铁")"轴—辐"式交通组织的空间效应问题域。采用网络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三铁"交通枢纽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其空间布局呈圈层状。分别从整体配置、主要站点和节点城市对三个层次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高铁促进武汉城市圈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催生出新的高铁城,城铁加速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协作,地铁在整合各个功能区的同时刺激郊区城镇化。"三铁"轴线和枢纽对城市圈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和要素流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空间效应主要集中在中心节点城市,沿交通网络分层次渗透衍射到次级节点城市,进而覆盖整个武汉城市圈,并有助于保持极化与扩散兼有的空间经济格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凝蓉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其次,在对当前金融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具备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指出了金融在推进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就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城市圈建设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圈 区域经济 制约因素 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霞
当前,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存在资金联结型、优势互补型、产业转移型、产业链延伸型和总部经济型产业联动模式。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等,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产业联动 模式 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彦 秦尊文
近年来,在全球化加深的进程中,在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部地区被逐步"边缘化"。随着"中部崛起"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武汉在中部地区发挥着龙头作用,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边缘化的状况以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边缘化 中部崛起 武汉 城市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梅昌新
2008年9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湖北省的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此,研究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及措施,对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武汉市 税收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扬华
本文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入手,阐述了农发行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信贷策略与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发行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信贷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区域金融协作的平台和长效机制;圈内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单一;监管协调的有效信息交流机制缺乏;区域内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双落后";区域内金融创新活力不足;区域间金融从业人员流动不活;外源融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区域金融 金融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宝玉
文章在对相关研究继续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交通运输、人力资源、技能和技术存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及外资参与等指标评价了武汉城市圈的投资环境。并从调整产业结构、编制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和健全协调互动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改善武汉城市圈投资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投资环境 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青 杨丞娟
以武汉城市圈"1+8"城市2006~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产出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测度武汉城市圈财政支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武汉城市圈财政支出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浪费,能够达到"效率前沿面"的年份和地区的比例不多;从动态来看,武汉城市圈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总体上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也有一定年份的生产力衰退现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汉波
本文对构建武汉城市圈保险中心进行设想,提出了与当地保险发展环境和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发展战略,并对区域保险中心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 保险中心 构建 武汉城市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宝
产业集聚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圈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要加强基于产业集聚的"两型社会"建设支撑体系构建。最后,文章前瞻性地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促进产业集聚的对策。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产业集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视角,参考已有研究建立了城市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显著,武汉市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的城市,评分为0.145,其次是鄂州市,评分为0.136,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低的地区是黄石市,评分仅为0.013,与武汉等城市差距较大。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不仅可以得到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还可以发现其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是处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