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1)
- 2023(14113)
- 2022(12212)
- 2021(11454)
- 2020(9909)
- 2019(22947)
- 2018(22922)
- 2017(44584)
- 2016(24335)
- 2015(27823)
- 2014(27866)
- 2013(27317)
- 2012(25058)
- 2011(22632)
- 2010(23031)
- 2009(21530)
- 2008(21602)
- 2007(19777)
- 2006(17081)
- 2005(15385)
- 学科
- 济(104539)
- 经济(104433)
- 管理(73896)
- 业(71290)
- 企(60578)
- 企业(60578)
- 方法(49617)
- 数学(43215)
- 数学方法(42419)
- 财(27286)
- 农(27068)
- 中国(25661)
- 地方(22170)
- 业经(22158)
- 学(21045)
- 制(19388)
- 理论(18841)
- 贸(18653)
- 贸易(18643)
- 务(18168)
- 财务(18089)
- 易(18081)
- 财务管理(18042)
- 农业(17871)
- 企业财务(17066)
- 和(16558)
- 银(15895)
- 银行(15870)
- 技术(15268)
- 行(14929)
- 机构
- 学院(355794)
- 大学(353995)
- 济(141861)
- 经济(138747)
- 管理(138302)
- 理学(118678)
- 理学院(117366)
- 管理学(114971)
- 管理学院(114293)
- 研究(112933)
- 中国(86441)
- 京(74035)
- 科学(69906)
- 财(66585)
- 所(57230)
- 农(54837)
- 江(54472)
- 财经(53167)
- 中心(53008)
- 研究所(51618)
- 业大(50427)
- 范(48001)
- 经(47818)
- 师范(47591)
- 北京(46432)
- 州(43983)
- 经济学(42866)
- 农业(42853)
- 院(40477)
- 财经大学(39091)
- 基金
- 项目(232087)
- 科学(182952)
- 研究(170404)
- 基金(167292)
- 家(144832)
- 国家(143604)
- 科学基金(123883)
- 社会(106365)
- 社会科(100793)
- 社会科学(100761)
- 省(92211)
- 基金项目(87688)
- 教育(81032)
- 自然(80857)
- 自然科(78930)
- 自然科学(78912)
- 划(77741)
- 自然科学基金(77466)
- 编号(71005)
- 资助(69781)
- 成果(58183)
- 重点(52846)
- 部(51210)
- 发(49956)
- 课题(49386)
- 创(48352)
- 创新(45031)
- 科研(44613)
- 教育部(44177)
- 大学(43503)
- 期刊
- 济(156223)
- 经济(156223)
- 研究(101301)
- 中国(64943)
- 财(54863)
- 学报(52774)
- 管理(51039)
- 科学(49172)
- 农(48950)
- 教育(41756)
- 大学(40311)
- 学学(37739)
- 技术(34372)
- 农业(32683)
- 融(31330)
- 金融(31330)
- 财经(27254)
- 业经(26390)
- 经济研究(24231)
- 经(23379)
- 问题(21218)
- 统计(19268)
- 技术经济(18621)
- 图书(17944)
- 业(17711)
- 策(17296)
- 版(16975)
- 贸(16856)
- 理论(16628)
- 商业(16440)
共检索到520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强安
无形资产价值的估量是当今经济研究特别是会计计量研究上的重要课题。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革新,可以为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构建"公允价值域"模型,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并对无形资产价值计量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强安
虚拟经济时代,经济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投入——产出"经济模式逐步被以"规模报酬递增"为特征的新经济模式取代。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要素。无形资产的出现与经济的虚拟化和财富观念的转变具有直接关系。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无法客观计量无形资产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解决会计上无形资产价值计量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日益脱离的难题。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了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范长江 王飞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公允价值的本质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存在冲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与企业股权结构、外部相关者使用会计报告的模式紧密相连,需要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支撑,公允价值应用环境也需要改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燕
文章通过对其优越性、取得途径以及在我国会计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揭示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取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钢 孙富山
一、问题的提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诗芬
无形资产与公允价值密不可分。本文从评述公允价值会计审计国际研究动态的角度研究无形资产会计审计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越发展,无形资产和公允价值及其会计审计就越重要;确认、计量、披露和审计无形资产是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运用领域;获得既完全相关又合理可靠的无形资产价值信息是完全可能的,国际社会为此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中,无形资产和公允价值的地位和作用都日益彰显。研究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问题必然涉及公允价值会计审计问题,二者密不可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洁
本文从各国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和确定方法入手,分析造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各国实践中推行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伍刚
本文从分析面值与现值的关系出发,揭示了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实际利率法的不足,并提出了新的实际利率法。同时,还探讨了对负债的现值计算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负债 公允价值 面值 现值 实际利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永生 骆铭民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世界性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SFAS157),制定了新的计量目标和计量框架,明确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目标是确定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的脱手价格。为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目标,FASB制定了统一的计量框架作为指导公允价值计量操作的一般原则。笔者研究发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虹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规范化、成熟化、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但它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要想在我国大力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需要改善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理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基本准则、其他具体准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基本准则——二级准则——具体准则"三元结构的准则体系。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可靠性 三元结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高立宁 王建中
公允价值运用在会计界已经探讨多年,FASB于2006年正式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其探讨初步达成了共识,我国为与国际接轨在多项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促生了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业务,而且评估方法与理论及评估结果离不开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与资产评估达到了一种纳什均衡的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资产评估 双赢 均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铁祥 刘永兵 张凯文 徐探宇
公允价值的应用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攸关公允价值的后续推广。本文采用信息加工理论中的透镜模型,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职业判断构建了不确定情形下会计人员进行有限理性判断的质量评价模型,分析了透镜模型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标准,冀为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的后续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铁祥 刘永兵 张凯文 徐探宇
公允价值的应用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攸关公允价值的后续推广。本文采用信息加工理论中的透镜模型,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职业判断构建了不确定情形下会计人员进行有限理性判断的质量评价模型,分析了透镜模型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标准,冀为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的后续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旭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一种计量模式,相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其在理论上能够在财务报表框架中为使用人提供更多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一直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职业界人士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是"追求的目标",是由于在会计实务操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