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8)
- 2023(6367)
- 2022(5389)
- 2021(4670)
- 2020(3958)
- 2019(9216)
- 2018(8917)
- 2017(16677)
- 2016(8639)
- 2015(9613)
- 2014(9652)
- 2013(9785)
- 2012(9445)
- 2011(9136)
- 2010(9532)
- 2009(9202)
- 2008(8997)
- 2007(8528)
- 2006(8156)
- 2005(7701)
- 学科
- 济(64107)
- 经济(64072)
- 管理(26295)
- 业(22975)
- 企(20374)
- 企业(20374)
- 地方(17419)
- 方法(17024)
- 数学(13907)
- 中国(13790)
- 数学方法(13748)
- 地方经济(12896)
- 业经(11733)
- 学(11279)
- 农(9714)
- 制(8780)
- 财(8484)
- 理论(8156)
- 策(8024)
- 融(7749)
- 金融(7748)
- 贸(7549)
- 贸易(7541)
- 和(7506)
- 易(7195)
- 经济学(7162)
- 体(7145)
- 银(7135)
- 银行(7126)
- 关系(7061)
- 机构
- 大学(142235)
- 学院(140583)
- 济(69512)
- 经济(68197)
- 研究(53747)
- 管理(49270)
- 理学(40843)
- 理学院(40326)
- 中国(40241)
- 管理学(39674)
- 管理学院(39365)
- 财(30789)
- 京(30274)
- 科学(28987)
- 所(27316)
- 研究所(24238)
- 财经(23949)
- 江(22725)
- 经济学(22639)
- 中心(22148)
- 经(21416)
- 范(20430)
- 师范(20346)
- 北京(19840)
- 经济学院(19788)
- 院(18603)
- 州(18142)
- 农(17453)
- 财经大学(17273)
- 师范大学(16401)
- 基金
- 项目(78964)
- 科学(62429)
- 研究(60307)
- 基金(57308)
- 家(48882)
- 国家(48472)
- 科学基金(41097)
- 社会(40576)
- 社会科(38551)
- 社会科学(38537)
- 省(29827)
- 基金项目(28457)
- 教育(27626)
- 划(24938)
- 资助(24078)
- 编号(23650)
- 自然(23514)
- 自然科(22971)
- 自然科学(22966)
- 自然科学基金(22557)
- 成果(21058)
- 发(18809)
- 重点(18231)
- 课题(17854)
- 部(17677)
- 国家社会(17173)
- 发展(15999)
- 展(15766)
- 教育部(15736)
- 性(15719)
共检索到238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腊生
经济周期作为一种客观经济规律不仅被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而且其理论的普遍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经济在顺利地经历了1996年的“软着陆”以后,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启动。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下,结合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海波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是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在建国以后还是第一次,表明中国在21世纪初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抓住战略机遇期需要采取的基本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运行特征 战略机遇期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以看到以下重要特点:第一,周期的构成阶段仅仅由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7%~9.5%)运行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构成。第二,不仅在上升时间上是建国以后各个周期的最多年份,更是在合理增长区间上限线内运行的最多年份。第三,周期的下降阶段也将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下限线内运行。第四,首次出现轻波周期(波幅在5个百分点以内)。上述四个特点概括起来可以清楚看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真正是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在建国以后是第一次。经济运行特征及其决定因素确定无疑地证明:中国21世纪初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平稳、持续发展。这也是新一轮经济周期运行特征的...
关键词:
新一轮经济周期 运行特征 战略含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萍
在即将发生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许多因素已经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辽宁经济会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辽宁因国有经济比重相对其它地区较大而陷入困境;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给以重工业为主的辽宁带来机遇,但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化倾向,又会使这种机遇变得难以捕捉;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倾斜又会加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快改革,调整结构,捕捉竞争机遇,辽宁未来的政策选择方向
关键词:
经济周期,特点,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汪海波
本文主要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运行特征:经济平稳持续高速增长,其中2003年—2006年经济增长偏快;少数年份略显通缩,多数年份低度通胀;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共同拉动了经济增长,但这些方面的失衡加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起步;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和数量型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虽有进展,但无根本改变;经济效益虽有提高,但速度效益型的特征仍很明显;就业和居民收入后三年比前五年都有较大改善。最后就拉长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新一轮经济周期 上升阶段 运行特征 设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首先概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的深刻变化,并剖析改革开放以来这条曲线背后经济结构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也是我国经济今后继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指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来临,强调要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努力延长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为此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把握好新一轮周期的波形,二是要把握好新一轮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特别对新一轮周期中城市化和住宅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房价不断上涨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适度增长区间 城市化 房价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鲍明
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投资问题鲍明生产和需求的矛盾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承认我国经济所具有的周期性并揭示其周期运行的成因和特性,对于把握我国经济运行的脉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手段以及正确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舜娥 吴曙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新一轮粮价周期与政府的反周期政策叶兴庆改革以来,我国市场粮价经历过三次大的起伏,呈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三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83、1989和1995年。如果以峰值为中心,将峰值到来之前的上升阶段和峰值过后的下降阶段界定为一个周期,则可以大致地将198...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长顺
经济周期非常忠实地行走在它自己的轨道上。在之前一轮市场出清之后,通胀也从价值链或者产业链的上游逐渐向下游传导,以铜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开始向上突破。其他的有色金属也在跟进,周期和趋势一旦形成气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这个趋势,诸如铜、稀土、钴、镍、铁矿石,甚至前期供需限制的原油也会出现向上的态势。这就是周期的力量。上游原材料的上涨逐步向下游传导。今年
关键词:
通胀周期 新一轮 啤酒行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近来一个时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胀率和通胀预期都在以较快的速度上升,我们正面对全球性通货膨胀挑战。文章回顾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日、欧及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形势的变化及其利率政策的应对,指出在由欧洲央行启动的本轮加息周期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抑制通货膨胀;欧洲央行则是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加息行为,部分是为了控制投资过热,大部分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
关键词:
加息周期 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前景仍不乐观。有西方研究机构认为,受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处于"严重低迷"时期,已进入了经济周期的"谷底"。那么,什么是经济周期呢?它对全球经济走势会有什么影响呢?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龙
对通货膨胀及其成因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与政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1997~2009年新一周期的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月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格兰杰因果关系走向是CPI影响PPI,即价格传导走向是自下而上,而不是相反。这也就是说,总需求的扩张仍是此阶段通货膨胀的根源,所谓"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等非典型通胀的解释得不到实证支持。研究还发现,在解释现阶段通胀中,供给价格弹性和巨型经济体是需要注意的两个因素。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陆晓明
与以往的紧缩周期相比,联储这次面对的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状态有新的特征,相应地,紧缩的动因及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联储政策立场逆转背后的逻辑,目前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中所处位置,紧缩的步骤及工具组合;探讨政策紧缩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政策紧缩对金融市场及银行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