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2)
2023(6796)
2022(5811)
2021(5052)
2020(4262)
2019(9713)
2018(9716)
2017(20241)
2016(10510)
2015(12013)
2014(12171)
2013(12454)
2012(12150)
2011(11322)
2010(11778)
2009(11377)
2008(11093)
2007(10332)
2006(9824)
2005(9253)
作者
(31531)
(26567)
(25911)
(25123)
(16816)
(12339)
(12004)
(10029)
(9855)
(9486)
(9209)
(8609)
(8590)
(8396)
(8211)
(8188)
(7712)
(7569)
(7514)
(7223)
(6971)
(6395)
(6381)
(6145)
(6034)
(5966)
(5758)
(5615)
(5241)
(5014)
学科
(71014)
经济(70964)
管理(31008)
(29718)
(23015)
企业(23015)
方法(22342)
数学(20018)
数学方法(19878)
中国(18195)
地方(17548)
(14209)
地方经济(12925)
业经(12397)
(12266)
(12092)
(10597)
银行(10589)
(10576)
(10545)
贸易(10535)
(10259)
(10216)
(9607)
金融(9607)
农业(9399)
(8862)
(8757)
环境(8540)
(8015)
机构
学院(168677)
大学(168177)
(86849)
经济(85229)
管理(62359)
研究(61310)
理学(52212)
理学院(51654)
管理学(51056)
管理学院(50713)
中国(48858)
(40520)
(35284)
财经(31558)
科学(31544)
(30743)
经济学(28380)
(28338)
研究所(27113)
中心(26112)
(25806)
经济学院(25257)
北京(23194)
财经大学(23047)
(21458)
(20760)
(20715)
师范(20575)
(20465)
业大(18090)
基金
项目(94083)
科学(74237)
研究(72204)
基金(68720)
(57930)
国家(57485)
科学基金(48759)
社会(48493)
社会科(46093)
社会科学(46083)
(35108)
基金项目(34970)
教育(32417)
资助(29319)
(29134)
编号(29061)
自然(27937)
自然科(27215)
自然科学(27207)
自然科学基金(26740)
成果(24909)
(22552)
(21988)
重点(21113)
课题(20633)
国家社会(20367)
教育部(19349)
发展(19316)
(19047)
(19046)
期刊
(108164)
经济(108164)
研究(61232)
中国(31323)
(29742)
管理(26935)
(20913)
金融(20913)
科学(19434)
(19269)
经济研究(19083)
学报(18811)
财经(17074)
业经(15564)
大学(15158)
技术(15043)
(14851)
问题(14494)
学学(14397)
教育(13467)
农业(12648)
(12563)
国际(11015)
技术经济(10889)
统计(9629)
商业(9568)
理论(9193)
经济管理(9077)
经济问题(8981)
世界(8945)
共检索到27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提出经济增长8%是处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限区间,再加上有效的宏观调控,2009年保八是有希望的。本文还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历史发展经验和当前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提出稳八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长期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  杨瑞龙  毛振华  朱克敏  王晋斌  阎衍  朱戎  
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具备长期动力和短期动力相互交织、"多空"力量相互对冲的特征。要使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步入"黄金律"增长路径,必须寻求到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协同的政策组合来破解"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的"两难"局面,以更加积极的民生财政政策来对冲短期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惠慈  关士来  张后启  
本世纪九十年代,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十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开放和发展的趋势,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能不能抓住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定位周振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一种长期方针,是一个总的努力方向。但在具体操作中,则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具体情况有区别、分步骤地实施。因此,就有必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溥  王燕武  陈婷婷  
对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研究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不同走势,但是,以全部收入计算的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基本稳定的。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在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不能成为现阶段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背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四方面特殊背景下展开的。一是持续高速的特殊增长背景:改革开放 26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5%左右,并且预计到203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8%左右(2000年至2010年为8~9%,2010年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菊  
解放以来至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产业后备军”这个概念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范畴中消失并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大表现。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使约一亿多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城市的优化劳动组合使大批在业人员重新变成失业者,再加上为数不少的待业青年及其它各色人等,在我国已出现了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郭以馨  
著名的奥肯定律研究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在经济理论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奥肯定律研究的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而中国则是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国家,不仅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包括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也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因此,充分就业的概念和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市场国家有所不同,除了要通过稳健的经济增长保持低失业率之外,还需要解决不断由农业领域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就业弹性和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及GDP所带来的就业(尤其是非农就业)这两种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云母  
外贸的发展能带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但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我国应走进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路子,为此要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调整进口政策和出口管理体制;优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改善外贸发展的配套条件;发展全方位的出口贸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京兴  
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有了显著的变化,市场导向作用增强,突出表现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需求研究在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前,经过两年疲软后的我国消费品市场前景如何,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消费品市场的状况主要取决于居民消费需求或消费支出的变化。因此,本文拟从居民消费需求的走势及制约其增长的因素入手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桂汕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国庆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构建以国内消费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体系,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之计。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一要着力调整分配关系,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三要抑制并降低畸高的房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控制了可能存在的数据测量误差、地理、文化、制度、基因以及市场进入程序、成本和时间等变量后,依然成立,验证模型的部分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梁剑雄  
本文旨在考察地方官员在中央调整经济结构时的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当中央可信地从做大蛋糕转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时,将采取偏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地方官员会策略性调整经济增长目标;当调结构政策受惠面足够大时,发达地区官员会选择相对放缓辖区经济增长目标。在实证上,本文采用2001—2012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所报告的增长目标和1996—2015年间五年规划所规划的增长目标,发现增长目标主导着省际差距的变动;当中央大规模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后,发达省份开始相对放缓辖区增长目标。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为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所呈现出的新现象——东部经济增长放缓、省际经济差距缩小、中央实施偏向内陆的区域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