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0)
- 2023(4189)
- 2022(3776)
- 2021(3505)
- 2020(3049)
- 2019(6925)
- 2018(7131)
- 2017(15137)
- 2016(8046)
- 2015(9391)
- 2014(9422)
- 2013(9695)
- 2012(9440)
- 2011(8755)
- 2010(9132)
- 2009(8553)
- 2008(8561)
- 2007(8044)
- 2006(7398)
- 2005(6742)
- 学科
- 济(40155)
- 经济(40127)
- 业(25486)
- 管理(23333)
- 企(20552)
- 企业(20552)
- 方法(15334)
- 数学(13245)
- 数学方法(13157)
- 中国(12751)
- 农(11193)
- 业经(9823)
- 制(9672)
- 地方(9108)
- 产业(8962)
- 贸(8368)
- 贸易(8362)
- 易(8168)
- 财(7913)
- 银(7816)
- 银行(7809)
- 行(7546)
- 农业(6839)
- 技术(6625)
- 策(6520)
- 体(6197)
- 融(6099)
- 金融(6097)
- 结构(5891)
- 地方经济(5844)
- 机构
- 学院(127065)
- 大学(125413)
- 济(58471)
- 经济(57329)
- 管理(49321)
- 研究(42297)
- 理学(41741)
- 理学院(41324)
- 管理学(40848)
- 管理学院(40588)
- 中国(33276)
- 财(27625)
- 京(26538)
- 科学(22610)
- 财经(21718)
- 所(21141)
- 江(19394)
- 经(19386)
- 研究所(18640)
- 中心(18170)
- 经济学(17816)
- 北京(17406)
- 经济学院(16205)
- 农(16196)
- 财经大学(15871)
- 范(15837)
- 师范(15719)
- 州(15713)
- 院(15033)
- 业大(14648)
- 基金
- 项目(72373)
- 科学(57014)
- 研究(56492)
- 基金(51461)
- 家(42875)
- 国家(42533)
- 社会(36124)
- 科学基金(36099)
- 社会科(34423)
- 社会科学(34416)
- 省(28376)
- 基金项目(26872)
- 教育(25488)
- 编号(23711)
- 划(23637)
- 资助(21538)
- 自然(21092)
- 自然科(20524)
- 自然科学(20518)
- 自然科学基金(20178)
- 成果(19993)
- 发(17672)
- 课题(16870)
- 部(16714)
- 重点(16039)
- 创(15297)
- 发展(15121)
- 展(14896)
- 教育部(14550)
- 人文(14517)
共检索到197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菊
解放以来至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产业后备军”这个概念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范畴中消失并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大表现。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使约一亿多的劳动力从土地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城市的优化劳动组合使大批在业人员重新变成失业者,再加上为数不少的待业青年及其它各色人等,在我国已出现了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垠
本文将刘易斯拐点纳入到马克思产业后备军理论视野下加以考察,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产业后备军模型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无限弹性劳动力供给的来源、现代工业部门制度工资率的决定机制、产业后备军作为城市工业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功能、两个模型中的劳资分配结果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拐点的对应等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产业后备军理论模型不仅能够用于分析刘易斯拐点问题,而且对指导中国现阶段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劳动力市场以及劳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都具有极其现实的针对性意义。
关键词:
产业后备军理论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富胜 匡晓璐
随着民工荒、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东南飞"现象的出现,学术界为中国劳动力是否短缺争论不休。刘易斯拐点论和人口红利论看似为解释该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其结论随经验估算方法和对理论解读的不同而相去甚远。本文以马克思的产业后备军理论为基础,将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数据库结合起来,估算了1991—2015年中国产业后备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尽管中国产业后备军的数量在减少,但其数量仍多达2亿人左右,而且其下降趋势存在逆转的可能,现在谈中国劳动力短缺为时尚早。
关键词:
产业后备军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短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提出经济增长8%是处在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限区间,再加上有效的宏观调控,2009年保八是有希望的。本文还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历史发展经验和当前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提出稳八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长期目标。
关键词:
保八 稳八 经济增长目标 宏观调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国庆
略论现阶段我国居民证券投资的问题及对策赵国庆一、居民证券投资申的问题及原因问题之一:居民证券投资表现着较大的盲目性居民证券投资的盲目性主要是指一居民证券投资的期望值过高,盲目追随市场热点表象并产生过激行为,许多投资者甚至动用过多储蓄。据《经济信息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政策是政府针对旅游产业发展、从行政角度制定的一种政策方针,各个国家根据旅游产业在本国发展的具体状况都有不同的定位和做法。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在中国逐步兴起。几十年来,我们有一种很成功的发展战略,即旅游业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中国旅游业和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杨泽军199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33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2%。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许多国家走过的路程相似,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关系这样的现实课题,即如何让所有人受到更多、同时又是更好的教育。如果用国际上常用的术语,就是如何实现入学机会均等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均等两种目标的统一。正如国际教育规划和研究所(IIEP)首任所长菲力浦·库姆斯所说:“改进教育质量的目的并不一定与增加教育机会平等的目标相矛盾,但有时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遐见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历史变迁中,人类一直处于依赖自然、顺应自然的关系中;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效率获得较大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强,自由的市场竞争促使各厂商为求利益最大化而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70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迪 张凤荣 安萍莉 刘黎明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是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自5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后备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但是大部分的估算都是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利润是决定后备耕地资源能否开发的重要因素。该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后备耕地资源的划分及测算方法,并对我国各区域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土地局1996年完成的土地利用详查,我国现有后备耕地资源661×104hm2(从自然适宜性角度出发进行估算)。该文以此为基础,运用净现值法(NPV)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进行估算。经过计算:除了位于东北平原、长白山山地、辽宁平原丘陵、河西走廊平原、河套银川...
关键词:
后备耕地资源 经济供给能力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瑶 王磊 庄开智
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充分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趋势,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移、升级。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本文认为,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形成源于: 因制度缺陷造成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经济金融化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对房地产业过度放贷引发金融风险、银行机构经营的潜在风险、证券市场不规范引起的资本市场风险等。作者重点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退出; 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加强审计与监管; 规范公共部门信用活动, 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等几项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财政风险 风险转移 防范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燕生 张岸元 姚淑梅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增长迅速的原因复杂。在汇改进程既定、产业结构调整难见成效、双顺差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外汇储备问题研究的重点,一是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解决好外汇占款问题;二是通过规范渠道将部分外汇储备资产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项目转化为国家资产负债项目,实现国家外汇资产的多元化;三是将国家外汇资产转化为"资本与金融"项下的对外投资,通过全球资产组合多样化配置,使得外汇资产在国家长远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调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整个调节机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更为人们所注目。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政策手段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尤其缺少各种政策手段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