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9)
- 2023(9205)
- 2022(7515)
- 2021(7038)
- 2020(6151)
- 2019(13844)
- 2018(14110)
- 2017(27762)
- 2016(14987)
- 2015(17243)
- 2014(17099)
- 2013(17276)
- 2012(15710)
- 2011(13798)
- 2010(14276)
- 2009(13944)
- 2008(14572)
- 2007(13556)
- 2006(12489)
- 2005(11780)
- 学科
- 业(84757)
- 企(80171)
- 企业(80171)
- 管理(73365)
- 济(66306)
- 经济(66225)
- 财(28373)
- 方法(28337)
- 业经(27795)
- 务(22734)
- 财务(22699)
- 财务管理(22667)
- 农(22515)
- 企业财务(21512)
- 数学(19993)
- 数学方法(19870)
- 制(18246)
- 技术(17260)
- 中国(17107)
- 农业(16146)
- 策(16064)
- 划(14830)
- 和(13951)
- 理论(13652)
- 经营(13294)
- 体(12883)
- 企业经济(12568)
- 贸(12180)
- 贸易(12172)
- 银(12105)
- 机构
- 学院(224495)
- 大学(218941)
- 管理(99035)
- 济(96105)
- 经济(94099)
- 理学(81973)
- 理学院(81307)
- 管理学(80686)
- 管理学院(80219)
- 研究(63570)
- 中国(56792)
- 财(51514)
- 京(46319)
- 财经(39183)
- 江(36368)
- 经(35215)
- 科学(33215)
- 所(30955)
- 中心(30486)
- 农(30253)
- 北京(29518)
- 州(29373)
- 财经大学(28523)
- 商学(28320)
- 商学院(28081)
- 经济学(27283)
- 研究所(26750)
- 业大(26243)
- 经济管理(25159)
- 经济学院(24646)
- 基金
- 项目(128330)
- 科学(102896)
- 研究(101095)
- 基金(93377)
- 家(77399)
- 国家(76615)
- 科学基金(68665)
- 社会(64601)
- 社会科(61351)
- 社会科学(61334)
- 省(50811)
- 基金项目(49243)
- 教育(45412)
- 编号(43505)
- 自然(42362)
- 自然科(41392)
- 自然科学(41381)
- 自然科学基金(40751)
- 划(40494)
- 资助(37909)
- 成果(35765)
- 业(32111)
- 创(29902)
- 部(28822)
- 项目编号(28311)
- 课题(28134)
- 重点(27330)
- 发(27317)
- 制(26941)
- 创新(26892)
- 期刊
- 济(118164)
- 经济(118164)
- 研究(68891)
- 财(46028)
- 管理(45493)
- 中国(44437)
- 农(28531)
- 融(25675)
- 金融(25675)
- 科学(24364)
- 技术(22607)
- 学报(22369)
- 业经(21924)
- 财经(20307)
- 教育(19755)
- 农业(19480)
- 大学(18226)
- 经济研究(17757)
- 经(17505)
- 学学(16727)
- 问题(15189)
- 财会(14564)
- 技术经济(14262)
- 业(14102)
- 图书(13363)
- 会计(13361)
- 现代(13261)
- 贸(12891)
- 商业(12800)
- 理论(12502)
共检索到35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军,初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砝码,面对企业内外经营形势的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的创新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历史上,管理导向模式一直在“人”与“物”之间徘徊,美国式的注重组织、技术等“硬”管理模式与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文晶 于涧 杨雪华
参照美国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国企信息化发展轨迹,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角度总结分析中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发展三大阶段及其特点,提出中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尊重规律、实现适当跨越的未来发展策略。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诺兰模型 数据管理 系统集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树华 刘素清
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张树华,刘素清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大中型企业具有家业大、资金多、技术较先进等特点,但是过去由干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中型企业普遍缺乏生气和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清
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为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赵紫阳同志在1987年12月18日接见中央党校第二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学员时指出:“搞活企业是进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仁培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概括地说,可以分为:放权、让利和转变经营机制两大阶段。十多年来,我国企业改革相对于旧体制下的状况来说,有了历史性、规模性的启动,企业有了自己的财力,企业也有了一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新同
我国企业研发投资主要由大中型工业企业来完成,因此对我国企业研发投资特征分析,本文将根据1992年至2004年有关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得出我国企业研发投资具有短期化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短期化特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企业研发投资长期化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 研发 短期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新立,李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应是一种简单重复的低水平竞争的经济,而是拥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现代市场经济。尽快形成一批技、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使它们充当国民经济的骨干和各行业技术进步排头兵,以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要充分认识大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经济稳定功能,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促进经济集团化及推行大企业改革的经验,要与调整国有资产存量结构和振兴支柱产业结合推进我国实施大集团战略,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关键在于建立相关的政策保障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铁
我国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王铁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并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主要与这些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有关。使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是完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季崇威
跨国经营是我国大中型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本刊曾推出过一组有关文章,论述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基本对策选择。为了深化并促进对有关问题的研究,这里再编发一组稿件。其中,季崇威:《跨国经营与我国大中型企业发展》一文,结合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深刻地阐述了我国大中型企业积极参加跨国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孙维炎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与管理》从借鉴西方跨国公司的经验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卫星 汪建敏
一、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翻开报刊杂志,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报道最多的莫过于国营大中型企业;查阅“红头”文件,提得最多的内容之一是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究其原因,大中型企业以自己的贡献和实力作出了回答: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12000户,1990年,大中型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10203亿元,净产值2962亿元,利税总额达1340亿元,分别占全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净产值和上交利税的52.8%、56.3%、68.8%,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关系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露
企业投资战略在企业备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战略的成败。文章在介绍企业投资战略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大中型企业投资战略在企业体系中重要地位、作用以及投资方式组合策略。
关键词:
大中型企业 投资战略 组合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晓勇
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使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的。这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虽然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某些重大问题上有其优越性,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它的弊端也就日益显露出来。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宝华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很快把经济搞上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越来越重的任务,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好多同志对我们的前途存在担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和平演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有精神准备。有人提出这样的疑虑,甚至提出来压力越来越大,我们顶得住顶不住的问题。有的同志把六十多年前的老问题又提出来了,这就是“红旗能够打多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席宁华
国有企业改革从简政放权到承包责任制,继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经历了十几年,无疑是对搞活国有企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中仍未根本摆脱企业内部“大锅饭”体制的束缚,企业仍未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和潜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因此就要求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成为更具活力的、真正的企业。席宁华《论企业责任中心制》一文在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上做了有意义的探索。我们刊出此文的目的在于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对符合中国特点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现代企业内部科学管理体制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