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0951)
- 2022(8634)
- 2021(8224)
- 2020(6757)
- 2019(15464)
- 2018(15895)
- 2017(31831)
- 2016(17215)
- 2015(19860)
- 2014(19911)
- 2013(19578)
- 2012(17781)
- 2011(16264)
- 2010(16902)
- 2009(15866)
- 2008(15705)
- 2007(14483)
- 2006(13426)
- 2005(12136)
- 学科
- 济(79361)
- 经济(79288)
- 业(56308)
- 农(50303)
- 管理(43823)
- 企(34499)
- 企业(34499)
- 农业(33226)
- 方法(31220)
- 数学(28214)
- 数学方法(27663)
- 中国(24066)
- 业经(23260)
- 制(17240)
- 地方(16123)
- 财(15006)
- 发(14480)
- 贸(14134)
- 贸易(14124)
- 易(13838)
- 策(13326)
- 银(13302)
- 银行(13293)
- 行(12823)
- 农业经济(12510)
- 发展(12068)
- 展(12056)
- 体(11985)
- 学(11360)
- 融(10958)
- 机构
- 学院(255628)
- 大学(249377)
- 济(108752)
- 经济(106471)
- 管理(99897)
- 理学(85950)
- 理学院(85158)
- 管理学(83520)
- 研究(83221)
- 管理学院(83075)
- 中国(66942)
- 农(56495)
- 京(52425)
- 财(48520)
- 科学(48351)
- 农业(42686)
- 所(41412)
- 业大(40781)
- 江(39426)
- 中心(39049)
- 财经(38085)
- 研究所(37067)
- 经(34417)
- 范(33046)
- 北京(32902)
- 师范(32792)
- 经济学(31739)
- 州(31379)
- 经济管理(29317)
- 院(28855)
- 基金
- 项目(160517)
- 科学(126522)
- 研究(122289)
- 基金(115156)
- 家(98669)
- 国家(97749)
- 科学基金(83988)
- 社会(78088)
- 社会科(73681)
- 社会科学(73661)
- 省(64212)
- 基金项目(60148)
- 教育(55860)
- 编号(52957)
- 划(52318)
- 自然(51594)
- 自然科(50405)
- 自然科学(50398)
- 自然科学基金(49490)
- 资助(47573)
- 成果(42903)
- 发(36333)
- 部(36005)
- 课题(35905)
- 重点(35452)
- 创(32917)
- 农(32418)
- 国家社会(31737)
- 性(30759)
- 教育部(30719)
- 期刊
- 济(129288)
- 经济(129288)
- 研究(75133)
- 农(61704)
- 中国(52387)
- 农业(41507)
- 科学(35410)
- 管理(35168)
- 学报(35092)
- 财(33883)
- 融(28827)
- 金融(28827)
- 大学(28746)
- 业经(28148)
- 教育(27323)
- 学学(27244)
- 技术(23842)
- 业(19348)
- 问题(19012)
- 经济研究(18689)
- 财经(18304)
- 经(15669)
- 农村(15576)
- 村(15576)
- 农业经济(15460)
- 版(13683)
- 技术经济(13596)
- 统计(13501)
- 世界(13401)
- 经济问题(12965)
共检索到387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农村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在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直面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国情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各地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城镇化模式,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选择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应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统筹城乡、因地制宜、顺应民意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和城乡规划、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当地人文资源条件、当地传统风俗习惯和百姓的愿望要求等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村 城镇化 模式 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健
新型城镇化是十八大确立的国家战略。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精神,基于PPP投融资模式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系统提出了PPP模式的应用思路与建议,以期为新常态下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提供可资借鉴的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
PPP模式 新农村 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向梅 何署子
根据城镇化推进主体的不同,可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动型和市场型两大类。通过对德州政府主动型城镇化和郑各庄市场型城镇化两种模式的介绍,得出两种模式在适用经济条件、产权和收益分配、城镇化与产业化关系以及上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异同,进而提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化以及法制化建设,将是转型时期完善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方向。
关键词:
政府主动型 市场型 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燕韡
农村工业化是在传统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启动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工业化形式,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农村工业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其内生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与城市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出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规模性转移,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大规模流动,将转向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就近向小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化发展重心也随之下移,由过去的以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小城镇为主。我国特有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与小城镇化发展路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给中国农村带来美好的明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本文从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这两种聚集经济效应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模式转换的方向、条件和路径。本项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聚集效应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或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
关键词:
城镇化 聚集效应 模式转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佘志云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在改革进程中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二元结构,加速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但在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实践中出现了城镇化效率不高的现象,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农村城镇化战略本身,而是具体道路选择不当。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基础,企求探讨一条可行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冷水江市 城镇生长点 内生型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官锡强
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工业充分发展为主导,城镇化进程应与农地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发展二、三产业,构建网络经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元化;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催生一批乡镇产业集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惠恩才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供水工程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私人供给不足,然而仅由政府投入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前,农村供水工程融资结构失调、政府投资拉动效应低、民间投资主体缺位等问题综合引致了农村供水工程的供给不足、质量低下、效益衰减等现象。建立正确的融资模式和相应的融资机制建设是解决当前农村供水工程融资低效问题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在重庆市36个区县发放了开展1000份调研问卷,同时选取大足区长虹村、涪陵区二渡村、璧山区船形村等10个村社开展田间调研,内容涉及农村居住形态演变、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俊生 司晓宏
迄今为止,教育学界、教育行政界以至不少民众对"农村教育城镇化"心存疑虑,总感觉设想美好,操作困难,理想化成份较浓,离现实距离较远。事实果真如此吗?山东省平原县农村初中"农转非"的实践(姑且称之谓"平原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
当今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央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抓手,但是城镇化与农村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仅无法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同时也与城镇化的进程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点,然后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农村土地确权对于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后文章论述了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应注意到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农村土地的权利主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土地的合理正常流转,构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代表—政府三方参与的征地制度,才能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有效的推动城镇化。
关键词:
农村土地确权 城镇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宁宁 李国锋 袁王月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可以看作是原有的行政力量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退出,而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其他主体有序进入,并形成"遵从"导向下符合社会效率和各方利益的系列制度演化活动,这个过程受到乡村社区中面临的行政压力,社区自身的利益基础水平以及社区内部的社会结构状况的综合影响。本文回溯了不同农村社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治理模式状况,利用多案例比较的方法,将相应治理机制的制度选择概括为代理型自治、竞争型自治、操作型自治、行政供给四种模式,为如何整合农村社区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实施效果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成德宁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非农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镇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嗣均,吴汉良
“温州经济模式”已为经济学界所熟知,但与经济模式相联系的“温州城镇化模式”还未见有较为全面的讨论。笔者拟依据三年来对温州人口、经济、城镇化问题的几次调查所得材料,针对该地区乡村城镇化的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互助养老 困境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