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0)
2023(5775)
2022(4897)
2021(4330)
2019(8286)
2018(8467)
2017(15850)
2016(8497)
2015(9335)
2014(9584)
2013(9350)
2012(8954)
2011(8645)
2010(9205)
2009(8906)
2008(8840)
2007(8197)
2006(8034)
2005(7645)
2004(7001)
作者
(24434)
(20563)
(20336)
(19762)
(13419)
(9620)
(9333)
(7891)
(7733)
(7513)
(7335)
(7044)
(6965)
(6690)
(6686)
(6292)
(6005)
(5904)
(5851)
(5625)
(5369)
(4971)
(4945)
(4843)
(4792)
(4735)
(4571)
(4175)
(4112)
(4031)
学科
(60719)
经济(60671)
管理(25169)
(21317)
(19349)
企业(19349)
地方(17001)
方法(14555)
中国(13511)
地方经济(12601)
业经(12092)
(11970)
数学(11866)
数学方法(11767)
(9978)
(9685)
(9570)
(8939)
(8345)
金融(8344)
(8091)
银行(8091)
(7899)
理论(7848)
(7717)
体制(7245)
(7133)
(7007)
经济学(6978)
环境(6510)
机构
大学(133768)
学院(133271)
(67645)
经济(66386)
研究(51933)
管理(46283)
中国(39316)
理学(37795)
理学院(37322)
管理学(36892)
管理学院(36578)
(31809)
(28250)
科学(26579)
(26104)
财经(23874)
研究所(22941)
(22312)
经济学(22028)
(21306)
中心(21241)
(19898)
师范(19821)
经济学院(19147)
北京(18779)
(17932)
(17516)
财经大学(17118)
师范大学(15937)
社会(15517)
基金
项目(71005)
研究(57175)
科学(56119)
基金(50482)
(42142)
国家(41741)
社会(38292)
社会科(36318)
社会科学(36305)
科学基金(35491)
(27004)
教育(26567)
基金项目(25033)
编号(23196)
(22243)
成果(21004)
资助(20856)
自然(18911)
自然科(18405)
自然科学(18402)
自然科学基金(18072)
课题(17691)
(17396)
重点(16335)
(16216)
国家社会(16003)
(15301)
发展(15245)
(15012)
(14770)
期刊
(93051)
经济(93051)
研究(54095)
中国(30086)
(25043)
管理(22018)
教育(18875)
(16002)
金融(16002)
科学(15675)
经济研究(15603)
学报(15092)
财经(14591)
(14291)
技术(12896)
(12893)
大学(12456)
业经(12322)
问题(11647)
学学(11357)
(9334)
农业(8685)
技术经济(8595)
改革(8424)
(8424)
国际(8364)
世界(8146)
经济问题(7389)
经济管理(7369)
现代(7035)
共检索到232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开先  
一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九个年头,虽然遇上了不少困难,但仍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可是当改革需要向深化阶段推进时,却遇上了成堆的棘手问题。城市经济改革为什么这样难于驾驭?这样艰难险阻、进退维谷?关键是所有制。当前的改革,大体象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一样,打算在公有制体制不变的原则下,为国营企业转换一条通向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改善经营管理,理顺价格体系,协调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等。两年多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当前经济改革面临的战略选择张宇当前,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而又复杂的重要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增加,理论和政策部门对一些基本性问题认识的分歧也在扩大,中国的经济改革面临着新的选择。一、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强力主义对于当前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2005年,是我们确定的“改革年”,也可以说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转换。到现在为止,一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改革的进展似乎并不很理想。这是为什么?对当前实际的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则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独到探索和艰苦努力,终于在90年代的今天,迎来了经济体制改革战略决战的关键阶段。80年代中后期,吴敬琏等许多经济学家曾一再呼吁中国经济改革需要“配套”推进的问题,“价、税、财”联动是被强调的重点。笔者在1986年10月成都首届全国市场体系理论会议上,也曾从方法论角度提出,经济改革免不了要进行一场战略决战,后在《财贸经济》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又就改革的渐变与突变问题付诸文字。如果说80年代提出这类问题显得过于超前,那么,今天重议此事则应当说是水到渠成了。作为一家之言,我认为,进行经济改革的战略决战如今已不再是理论界超前争论的话题,而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摆到人们面前的紧迫问题。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范子英  
自20世纪70年末代以来的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不过,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改革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和回顾,区分了改革的两个阶段,发现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模式在1994年之后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一个自下而上的微观改革不断引发宏观高度波动的阶段转变为宏观的结构改革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并持续超过十年之久。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视角对这种转变进行了解释,发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走向激励兼容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的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依然是结构改革的核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战略思想。(1)搞改革、抓管理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紧紧扣住中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基础的东西是准确了解和把握国情。(2)抓住所有制改革这个基本点。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所有制改革是势之必然。这是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在发展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只能是越来越多。(3)搞好生产布局,促进平衡协调发展。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通过新的科学布局,实现整体性的平衡协调,推进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战略思想。(1)搞改革、抓管理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紧紧扣住中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基础的东西是准确了解和把握国情。(2)抓住所有制改革这个基本点。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所有制改革是势之必然。这是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在发展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只能是越来越多。(3)搞好生产布局,促进平衡协调发展。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通过新的科学布局,实现整体性的平衡协调,推进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明宣  余力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内部失衡是造成外部失衡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以及贸易顺差共同对国内商品市场造成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内需求能力,促进国内商品市场均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左大培  
作者认为,应当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今后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适当的体制等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下一步经济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建立法制化、程序化、公开化的公有资本管理秩序,清除政府官员不依据法律而任意干预公有资本经营的可能性,确立公平而又保证效率的法律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淑霞  
2001年4月上台的小泉内阁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长期衰退与萧条的原因就在于经济结构的僵化。为了从根本上挽救日本经济,建立适应21世纪的经济体制,小泉首相提出并全力推进了“不存在任何圣域的结构改革”。当然,改革意味着变化和利益的调整,必将面临重重阻力,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江瑞平  
依靠改革旗号于今年4月上台的小泉内阁,终于在两个月后推出了内容广泛、力度强大的经济改革计划。这一经济改革计划的推出,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其中最应予以重视的是不良债权、财政赤字和体制僵化等困扰日本经济的三大难题。小泉的经济政策计划也主要是针对这三方面问题提出的,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多重障碍。而这一经济改革计划的实施也会带来多种消极影响,包括阻碍经济回升、影响需求恢复、恶化失业问题和加重通货紧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晋高,刘向东  
配套推进:当前县域经济改革的紧迫课题孙晋高,刘向东全国改革已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新阶段,而县域经济改革又是全国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阶段能否做到配套推进,已成为县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一、县域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义平  
作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论述到中国改革中明晰产权关系的必要性。作者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中倾重于产权的新经济史学派(代表人物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一些原理和观点,从大跨度上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并对中国改革中的明晰产权关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在于明确产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辉  
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近20年的实践检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60年代中期起,印度开始了漫长的经济改革探索过程,当时还只是为应付困难局势而进行某些局部的调整,而发展到今天则已是向着“自由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的全面的改革。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一系列的难题有待解决,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印度经济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