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023)
- 2022(2836)
- 2021(2746)
- 2020(2399)
- 2019(5598)
- 2018(5650)
- 2017(11416)
- 2016(6458)
- 2015(7451)
- 2014(7663)
- 2013(7647)
- 2012(7261)
- 2011(6707)
- 2010(7145)
- 2009(6877)
- 2008(7302)
- 2007(6998)
- 2006(6527)
- 2005(6219)
- 2004(5723)
- 学科
- 济(28959)
- 经济(28917)
- 业(24291)
- 管理(23844)
- 企(22078)
- 企业(22078)
- 方法(10446)
- 中国(8684)
- 财(8458)
- 农(8014)
- 制(7817)
- 数学(7774)
- 数学方法(7585)
- 业经(7277)
- 理论(6471)
- 地方(6459)
- 策(6332)
- 学(6232)
- 贸(6049)
- 贸易(6044)
- 易(5835)
- 银(5723)
- 银行(5717)
- 行(5420)
- 务(5270)
- 财务(5241)
- 财务管理(5224)
- 划(5168)
- 农业(5132)
- 和(5081)
- 机构
- 大学(102596)
- 学院(102173)
- 济(39865)
- 经济(38804)
- 管理(37738)
- 研究(33784)
- 理学(31025)
- 理学院(30629)
- 管理学(30062)
- 管理学院(29856)
- 中国(27264)
- 京(22068)
- 财(21654)
- 科学(19352)
- 所(17919)
- 江(17455)
- 财经(16432)
- 范(15997)
- 师范(15949)
- 研究所(15492)
- 北京(14746)
- 州(14673)
- 中心(14650)
- 经(14456)
- 农(12587)
- 师范大学(12583)
- 财经大学(11669)
- 院(11553)
- 系(11425)
- 经济学(11174)
- 基金
- 项目(53387)
- 研究(42097)
- 科学(41959)
- 基金(37468)
- 家(31209)
- 国家(30875)
- 科学基金(26281)
- 社会(25943)
- 社会科(24441)
- 社会科学(24431)
- 省(20802)
- 教育(20448)
- 基金项目(19070)
- 编号(18212)
- 划(17586)
- 成果(17213)
- 资助(16115)
- 自然(16061)
- 自然科(15690)
- 自然科学(15688)
- 自然科学基金(15425)
- 课题(13616)
- 部(12089)
- 重点(11984)
- 性(11416)
- 发(11412)
- 年(11295)
- 项目编号(11230)
- 教育部(10738)
- 创(10648)
共检索到172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桂生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主要动因之一。因为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结底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惟其如此,师生关系成为教育理论上的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却常常流于一般化、公式化,即把特殊的师生关系单纯当作一般的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并把复杂的师生关系简单化。故对这个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超有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生之间出现了紧张甚至对立的局面,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就当前师生关系的内涵、特点,师生关系紧张的表现、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消除紧张的师生关系的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生关系紧张 成因分析 消除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鸿炜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职业院校的和谐院校文化建设以及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定位和分析,最后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和谐师生关系 目标 构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邵成智 扈中平
师生交往在应然状态下是对等的,但非对等性才是师生互动关系的现实表达,此种表达呈现出偏正结构的特质。于偏正结构框架下,师生关系的运作常尽可能地朝着有利居于正位中的教师的方向发展。但偏位者与正位者并非总是构成对立关系,从逻辑上来看,师生关系的偏正结构表现为协调、训导、非对称博弈、顺从四种基本类型。其中,非对称博弈充分彰显了师生关系的偏正结构功能,从中能够窥见教师如何运用正位者身份来维护权威和面子。当下,师生关系的这种偏正结构因遭受互喻文化的冲击而趋向弱化。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偏正结构 结构运作 结构类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奇志
教育活动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外压的过程,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应当充满人性化,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对传统的师生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以适应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应转变教育观与学习观,改革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与方法,积极改进教育评价标准,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师生关系 角色定位 构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往往表现出紧张与疏远的特点,其根源在于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关心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关心关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的关心能力,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是构建师生关心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关心 师生关系 关心关系 关心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芝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认为应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讲究教育技巧和策略,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生关系 和谐 构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伟
从古今之变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助于完整地认识师生关系,解释并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当下师生关系在走向民主与平等,但同时也出现了疏离和冲突等不良症候。回归古典的目的论师生关系,重温目的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友爱性以及敬畏性,有助于我们当下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关键词:
目的论 机械论 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汪幼辛
推论(推理)是皮尔士“探究方法”的核心,教学推论是推论与教学的独特结合,其教学意义必须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中,其核心在于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推论的条件,即原因、规则和结果。推论有两种处理方式:(1)教师直接明确推论条件———教师对学生推论控制程度取决于明确的条件种类数;(2)教师间接控制推论条件,包括对原因、对规则和对结果三种控制行为。教学推论本质上是在技术兴趣指导下的工具性活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步学等在2007年第10期《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撰文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复杂、深刻、多角度的变化,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莲
]根据霍夫斯泰德(Hofstede)比较文化价值观的理论,中国和瑞典分别属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高权力差距和低权力差距、强回避不确定性和弱回避不确定性、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国家。本文试图探讨生活在中瑞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师生这一不平等角色关系看法的异同。30名就读于瑞典某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曾到过中国留学现也就读于该校的9名瑞典学生,完成了笔者设计的有关中瑞师生关系比较的调查问卷。对问卷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证实了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在中瑞师生关系这一特定背景下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 瑞典 跨文化交流 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张家军
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理解型的师生关系是"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道德危境"入手,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下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达到与学生的"视野融合",真正建立起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