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7)
2023(14965)
2022(12970)
2021(11971)
2020(10206)
2019(23415)
2018(23452)
2017(44937)
2016(24717)
2015(27887)
2014(28431)
2013(27810)
2012(26556)
2011(24388)
2010(25380)
2009(24337)
2008(24539)
2007(22876)
2006(20997)
2005(19798)
作者
(72518)
(60155)
(60057)
(57688)
(38698)
(28659)
(27422)
(23301)
(22873)
(22196)
(20612)
(20112)
(19840)
(19700)
(19185)
(18530)
(17808)
(17641)
(17309)
(17269)
(15769)
(14885)
(14755)
(13963)
(13650)
(13570)
(13547)
(13480)
(12327)
(11831)
学科
(115674)
经济(115529)
管理(78190)
(68754)
(59121)
企业(59121)
方法(40624)
数学(34061)
数学方法(33580)
中国(33011)
(31155)
(29129)
(27332)
地方(24645)
业经(24628)
(23337)
(21245)
银行(21210)
(20665)
(20387)
(20097)
金融(20089)
(19331)
贸易(19313)
理论(18824)
(18673)
农业(16720)
(16719)
(16669)
财务(16605)
机构
大学(369960)
学院(366060)
(158059)
经济(154484)
管理(133370)
研究(130263)
理学(111089)
理学院(109825)
管理学(107861)
管理学院(107155)
中国(103316)
(82564)
(80152)
科学(72950)
(66900)
财经(62202)
(59648)
研究所(58729)
中心(58186)
(55926)
(53986)
北京(52267)
(49939)
师范(49503)
经济学(49376)
(47325)
(46157)
业大(45687)
财经大学(45490)
经济学院(43805)
基金
项目(214648)
科学(168209)
研究(162863)
基金(154264)
(132378)
国家(131199)
科学基金(111306)
社会(103931)
社会科(98347)
社会科学(98321)
(82238)
基金项目(78838)
教育(76615)
(69233)
自然(67764)
编号(66650)
自然科(66166)
自然科学(66147)
资助(65061)
自然科学基金(64972)
成果(59326)
(49164)
重点(48591)
课题(48544)
(46274)
(43526)
(43377)
(43125)
教育部(42963)
国家社会(42633)
期刊
(198211)
经济(198211)
研究(127068)
中国(85221)
(66980)
管理(57004)
学报(53279)
(50710)
科学(48992)
教育(48742)
(44077)
金融(44077)
大学(41886)
学学(38712)
财经(34130)
技术(32965)
农业(32756)
经济研究(31793)
(29612)
业经(29427)
问题(25651)
(22601)
国际(20153)
技术经济(19019)
理论(18543)
统计(17609)
世界(17606)
图书(17591)
现代(16831)
商业(16707)
共检索到607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履宽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纲领,它合乎逻辑地引伸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既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也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所证实,更是后改革时代化解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后改革时代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总体思路是健全和完善"政府—中介组织—企业"这样一个组织架构,其关键是依托中介组织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进而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发展中介组织和促进企业发展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一,政府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不违反价值规律,不违反供求规律,不违反竞争规律。第二,要改革审批制,减少审批事项,必要时改审批制为核准制或备案制。第三,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照《宪法》和《物权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使之同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毅  
财政经济与技术经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财政工作经常涉及技术经济范畴。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经济搞好了,财源才能充裕。所以,制定好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经济效果才能提高,财源才能充裕,大家用钱也就不会困难了。因此,加强技术经济研究对达到上述目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茂林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征途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是进行全面改革的攻坚战,尽快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现在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为了做好建立新体制框架的方案准备,我国经济界和经济理论界的改革者对各方面改革的实施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本刊在这期发表了一组改革方案,供经济界同仁讨论和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博,景学芳  
在现实社会里,政府的经济决策随时都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中国传统的产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历史的包袱也很沉重,我们不是自然地进入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静雁  
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现代化行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里程.总体上看,20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市场机制已在商品交易、资源配置等经济领域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在其中的一些领域已处于基础性地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维彪  
我国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取向,是由行政计划型的规范性体制向市场导向型的规范性体制转换。这不是人们主观上可以随意指定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家们在理论上演绎的产物,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巨大成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20周年。20年来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改革的指导思想实现了质的飞跃,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为今后的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振一  
论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责任物质化机制·何振一·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总思路和目标模式已初步确立,并在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这表明我们确定的改革方向十分正确。但在前进中也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国有产权约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强化起来。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从1978年底1979年初算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30年。本文对近30年来改革的进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出现的分歧和争论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最终总结出这些分歧和争论的焦点和实质问题,并坚持认为我国选择以市场经济为核心作为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十分正确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米青  
我国因经济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浪费是相当严重的。据化工部调查,乳胶直型手套这种不引人注目的小产品,近几年由4条生产线激增至1000条,花费近10亿元人民币,总生产能力约每年180亿只,为国际市场需求总量的1.5倍。改革决策结构、减少决策失误实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这是成思危在《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发表文章提出的观点。文章指出:我国经济决策结构的主要问题一是选择权的分配不适当,二是制约权的运用很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