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8)
2023(3858)
2022(3182)
2021(3310)
2020(2459)
2019(5897)
2018(6035)
2017(9557)
2016(6495)
2015(7463)
2014(7633)
2013(6616)
2012(6261)
2011(6014)
2010(6448)
2009(5690)
2008(5779)
2007(5748)
2006(5271)
2005(5025)
作者
(15992)
(13211)
(12908)
(12596)
(8484)
(6390)
(6071)
(5317)
(5036)
(5025)
(4427)
(4423)
(4386)
(4359)
(4255)
(4109)
(4059)
(3939)
(3888)
(3761)
(3693)
(3347)
(3177)
(3156)
(3109)
(3094)
(3010)
(2886)
(2688)
(2635)
学科
教育(19840)
(15874)
经济(15859)
管理(14355)
(13928)
(13085)
企业(13085)
中国(11842)
理论(8934)
(6706)
教学(6507)
(4933)
业经(4662)
(4658)
技术(4636)
(4544)
发展(4447)
方法(4401)
(4324)
思想(4157)
(4082)
(4034)
政治(3925)
(3724)
研究(3640)
地方(3627)
思想政治(3623)
政治教育(3623)
治教(3623)
(3593)
机构
大学(91548)
学院(86546)
研究(32960)
教育(28554)
(24875)
管理(24647)
(24366)
师范(24307)
经济(23961)
(21362)
理学(20193)
师范大学(19964)
理学院(19802)
管理学(19334)
管理学院(19105)
科学(18495)
中国(18085)
(16405)
(15867)
研究所(14746)
北京(14725)
职业(14030)
技术(13659)
(13400)
(12627)
中心(12566)
(11684)
教育学(11132)
财经(10378)
职业技术(9610)
基金
项目(46067)
研究(43181)
科学(37264)
教育(29038)
基金(28632)
社会(23892)
(23375)
国家(22968)
社会科(22223)
社会科学(22216)
成果(21521)
编号(21161)
(19385)
课题(18807)
(18694)
科学基金(18634)
(16431)
规划(13549)
基金项目(13543)
项目编号(12903)
(12434)
重点(11994)
(11906)
(11751)
资助(11526)
研究成果(11366)
(11310)
教育部(11125)
(11076)
(11045)
期刊
教育(49231)
研究(39656)
(33861)
经济(33861)
中国(27837)
职业(11885)
技术(11586)
学报(11463)
(11259)
管理(10926)
科学(10520)
大学(10110)
(7785)
技术教育(7604)
职业技术(7604)
职业技术教育(7604)
学学(7518)
(7208)
论坛(7208)
财经(6737)
图书(6283)
(5892)
高等(5819)
(5527)
(5428)
金融(5428)
成人(5385)
成人教育(5385)
农业(5163)
业经(5144)
共检索到150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晓玲  邹春梅  黄新平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孔子"仁"的伦理思想的分析,揭示"仁"的文化底蕴及实现"仁"的内涵的途径,指明"仁"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形势下的人文环境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涂象钧  
教育伦理思想是伴随着教师职业活动的产生而逐形渐成与发展起来的。我国商周以后,教育渐成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春秋末期,孔子首创私学,教授弟子,并明确提出了教师道德要求,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教育伦理思想体系,给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华  
孔子天命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性的主宰之天、客观性的自然之天和人格性的道德之天。分析和探讨了孔子天命观的基本内容,深入挖掘和梳理了孔子天命观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敬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和"仁爱万物"。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全忠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富而好礼为价值取向,以义来调整利益关系,注重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与节用。其思想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董玲  
孔子消费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和礼相结合的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了节俭、自律、爱人的道德观。梳理孔子的消费伦理思想,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内核,对于回应西方消费主义,构建我国消费伦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笔者尝试从孔子消费伦理产生的必然性、历史价值和现代命运三个方面论证其当代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琳丽  
当人类步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现代性的道德危机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孔子伦理普世价值,挖掘其合理的思想资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求伦理文化的支持与动力。文章把孔子伦理思想置于全球化的氛围中,从超越的、心性的、和社会的三个理论层面对天命、仁、礼进行梳理,认为“天命观”中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仁爱”中的泛爱思想和民本理念,“礼”规范中和谐思想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都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对全人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兵  
儒家政治思想中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观念,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民生民意为中心的民本观念;二、以强烈的君德意识与君权至上观念为主体的人治精神;三、朴素的制度正义思想。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宗法政治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尤以其制度正义思想最为重要;去除其中的君主专制等封建政治的糟粕,它对于当前的执政制度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新  唐健雄  
作为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消费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节用"的消费行为规范方面。墨子兼顾功利主义与节俭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消费伦理,培养节俭之美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光明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提倡商业伦理文化建设,加强商品宣传和商业购销中的伦理意识是我们改善商业的社会形象,提高商业企业的服务意识,搞好商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一、商品宣传与商业伦理商品宣传是商业部门为了推销产品,扩大销售额,向社会宣传和介绍有关商品知识的手段。宣传内容包括商品的质量、性能、特点、用途、保管和使用的方法等。宣传目的在于使顾客对商品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产生好感和购买的欲望。商品宣传会对顾客、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以指导消费,影响生产方向。美国经济学家朱雷思·亨利说过,“随着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闪烁着主体性的光辉 ,其主体性精神体现在教育对象观、教学方法、道德教育等方面。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是春秋时期人之价值的发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反映 ,同时也与孔子哲学思想的体认性特征有着密切联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平安  
孔子的人生观思想既有出世想法,又有入世想法,入世也是为了出世。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出世第一,入世第二。孔子的理想是爱护生命,要让生命舒适惬意,要让生命如诗如歌,他追求诗意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相借鉴而发展。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自己。我们要学习孔子,学习他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恒久态度,学习他与事有轻有重的智慧选择,学习他出世第一,入世第二,出世入世相结合的惬意人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家贵  
孔子经济思想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辈学者对孔子经济思想已作过许多研究,现就管见所及对其中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申论,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前辈和朋友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明  
试析孔子“学为人”的教育思想张慧明重视“做人”的教育,是古代社会各国教育的共同特征,在我国尤其突出。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构造了一套完整的“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大变革的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年代,诞生于这个年代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