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1)
- 2023(4995)
- 2022(4142)
- 2021(4360)
- 2020(3452)
- 2019(8310)
- 2018(8666)
- 2017(13890)
- 2016(9280)
- 2015(10657)
- 2014(10979)
- 2013(9307)
- 2012(8627)
- 2011(8174)
- 2010(8700)
- 2009(7807)
- 2008(7980)
- 2007(7526)
- 2006(7086)
- 2005(6742)
- 学科
- 教育(22692)
- 济(21941)
- 经济(21909)
- 管理(19368)
- 业(16676)
- 企(15701)
- 企业(15701)
- 中国(15362)
- 理论(11254)
- 教学(10229)
- 制(9249)
- 学(6969)
- 体(6952)
- 农(6739)
- 财(6644)
- 业经(6523)
- 体制(5877)
- 策(5736)
- 发(5588)
- 方法(5273)
- 学法(5266)
- 教学法(5266)
- 学校(5185)
- 技术(5177)
- 研究(5079)
- 银(5051)
- 银行(5050)
- 发展(4987)
- 思想(4922)
- 行(4912)
- 机构
- 大学(122093)
- 学院(113380)
- 研究(44748)
- 济(35967)
- 教育(34831)
- 经济(34738)
- 管理(33139)
- 范(30146)
- 师范(30060)
- 京(28577)
- 理学(26972)
- 中国(26670)
- 理学院(26452)
- 管理学(25707)
- 管理学院(25417)
- 师范大学(24675)
- 科学(23918)
- 所(21838)
- 江(20967)
- 财(20766)
- 北京(19851)
- 研究所(19389)
- 职业(17523)
- 中心(17353)
- 技术(16907)
- 州(16469)
- 院(15978)
- 财经(14932)
- 教育学(13383)
- 经(13334)
- 基金
- 项目(60316)
- 研究(57735)
- 科学(48526)
- 教育(37668)
- 基金(37088)
- 社会(31987)
- 社会科(29777)
- 社会科学(29767)
- 家(29668)
- 国家(29139)
- 成果(28801)
- 编号(28222)
- 省(25311)
- 课题(24818)
- 科学基金(24033)
- 划(23821)
- 年(21582)
- 规划(17715)
- 基金项目(17615)
- 项目编号(16970)
- 性(16595)
- 度(15734)
- 部(15613)
- 研究成果(15430)
- 重点(15373)
- 资助(14966)
- 大学(14833)
- 阶(14690)
- 段(14644)
- 教育部(14622)
共检索到207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纪咏梅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更是一种适用于整个社会领域的改革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但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却处于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反差、理论灌输与价值养成的错位、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任务的误置、单一价值选择与多元信仰格局的突变等困境之中。为此,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供给应增量优化,方法供给应多样有效,主体供给应明道信道,环境供给应隐性熏陶,才能确保有效供给,切实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燕锋
通过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国内腐败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价值取向的偏差和以前信仰教育的问题等。基于此,并考虑到现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根据信仰教育的“认识———信念———行为”三步曲规则,提出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关键词:
当代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志勇
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期过程,文章以恩格斯提出的确立信仰的三个途径为依据,并根据中国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提出大学生信仰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必须考虑到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反向社会化倾向,必须考虑到大学生与实践、政治活动、理论活动的脱节及负面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摆脱信仰缺失的现状是个长期过程,高校的任务应是提高大学生哲学理论素养、加强大学与社会的有效结合,最终在理论和实践及政治活动相互结合中,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颜吾佴 荆学民
注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论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第一,从理论上区分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讲清信仰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关系,确立信仰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方法;第二,从理论上搞清楚信仰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确立信仰教育的“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第三,从理论上讲清信仰的政治性与公众性的关系,确立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众性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方法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巧云 杨晖
由于"中国梦"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线、"中国梦"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内容一致、"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中国梦"应当作为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中国梦"语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要通过加强信仰环境的营造、信仰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体系的创新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关键词:
中国梦 信仰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姗姗 王素芬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学说、主义、某人或某物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具有个体性、超越性、稳定性和神圣性等特点。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一要转变信仰教育的传统思维模式,承认信仰多样性的必要性,明确信仰教育的超越性;二要转变信仰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大学生身心特点,确立信仰教育的有机体系;三要净化信仰教育的外在环境,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协调,分辨和利用网络环境,转变校园文化的功利性。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 信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彦凤 张丽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信仰 教育 引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跃红
马克思主义信仰集科学性与社会性为一体,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虽然整体来说积极乐观,但其主导地位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洪生
随着教育部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树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配套的侧供给改革高考的招生录取政策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这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和关注。本文从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入手,从人的受教育权利出发,从根源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发展理论中能力理论路径的核心权利,并提出了我国目前政府和社会所能做到的公平路径和方法,特别是从高考录取政策、网络数字化教学、成人职业教育、弱势困难学生的帮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希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 教育公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贤明
以"大学生信仰"为调查内容,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活动。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状况;探索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四个突破口;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教育;提出高校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的对策。
关键词:
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大学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爽 王继成 柴宇 王振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是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目标及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共同构成的精神系统,作用并支撑于人类的现实社会行为。目前大学生党员人数占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5%左右,面对3600多万大学生在学人数,这无疑是微小的比例,这意味着这么庞大的非党大学生群体存在信仰缺失、信仰迷茫和信仰多元等不同程度的信仰差异,这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破解大学生信仰差异化,高等学校要遵循依法育人、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层次递进和协同教育的原则,提出破解大学生信仰差异化危机的关键策略: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传华
当代大学生是复杂的社会群体。树立社会的视角,正确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现状,全方位地剖析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现状的成因,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运思模式,用时代的话语体系转换信仰教育的言语方式,将信仰教育的新表述逻辑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的现实在场。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生活教育 内化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婉 杨坤 许勇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和在大学生中培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信仰,也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就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 马克思主义 价值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姚冠新 沈晓梅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大学生需要科学的人生信仰。当前,大学生并非没有追求,而是人文精神缺失破坏信仰培育的根基,价值取向功利导致信仰功能的削弱,价值观念多元造成主流信仰影响弱化,社会发展问题诱发信仰危机的产生。因此,要加强认知教育,培养信仰选择能力;启发自我教育,激发人生内在动力;开展实践教育,实现信与行的统一。
关键词: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涛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应然"与"实然"的断裂以及多元文化碰撞的困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指引下,文章提出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路径,即加强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融入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坚守梦想;优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环境,构筑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信仰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