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0)
2023(4023)
2022(3287)
2021(3401)
2020(2631)
2019(6214)
2018(6255)
2017(10100)
2016(6771)
2015(7723)
2014(7896)
2013(6982)
2012(6594)
2011(6357)
2010(6790)
2009(6110)
2008(6243)
2007(6137)
2006(5732)
2005(5481)
作者
(16932)
(14045)
(13677)
(13357)
(9155)
(6846)
(6470)
(5677)
(5279)
(5238)
(4753)
(4750)
(4744)
(4696)
(4551)
(4417)
(4230)
(4186)
(4165)
(4116)
(4047)
(3552)
(3393)
(3368)
(3291)
(3271)
(3265)
(3096)
(2858)
(2810)
学科
教育(19478)
(18836)
经济(18824)
管理(14539)
(14166)
(13191)
企业(13191)
中国(12181)
(10111)
理论(9727)
教学(6946)
(5124)
方法(4943)
业经(4817)
技术(4720)
(4718)
(4662)
发展(4622)
(4499)
(4266)
(4167)
研究(3960)
思想(3959)
(3956)
政治(3779)
地方(3723)
经济学(3643)
(3549)
(3434)
高等(3405)
机构
大学(98360)
学院(92309)
研究(35487)
教育(28799)
(28163)
经济(27220)
管理(26713)
(25123)
师范(25041)
(22903)
理学(21697)
理学院(21291)
管理学(20817)
师范大学(20582)
管理学院(20572)
科学(19922)
中国(19685)
(17665)
(16720)
研究所(15875)
北京(15666)
(14488)
职业(14127)
技术(14021)
中心(13695)
(13340)
(12267)
财经(11300)
教育学(11226)
(9987)
基金
项目(48470)
研究(45095)
科学(38983)
基金(30333)
教育(29910)
社会(25014)
(24779)
国家(24369)
社会科(23245)
社会科学(23238)
成果(22437)
编号(21995)
(20168)
科学基金(19681)
(19244)
课题(19172)
(16735)
基金项目(14226)
规划(13865)
项目编号(13446)
(12813)
重点(12600)
(12501)
资助(12269)
(11960)
研究成果(11818)
(11775)
教育部(11607)
(11400)
(11384)
期刊
教育(49511)
研究(41539)
(37718)
经济(37718)
中国(28432)
学报(12432)
(12017)
技术(11921)
职业(11828)
管理(11225)
科学(11054)
大学(10589)
(8475)
学学(7811)
图书(7762)
技术教育(7628)
职业技术(7628)
职业技术教育(7628)
(7457)
论坛(7457)
财经(7210)
(6323)
书馆(5972)
图书馆(5972)
高等(5727)
农业(5720)
(5667)
(5660)
金融(5660)
成人(5384)
共检索到159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生  
略论外国的“教育学现象”陈桂生这个题目有吸引力,但也可能是研究的陷井。因为西方有些国家早已不存在中国人观念中的“教育学”;别国即使有所谓“教育”之学,其研究对象与中国教育学也不尽相同。况且,对国外教育学类教材所知甚少。不过,在不把中国“教育学”观念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华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生  
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是教育学上老而又老的问题。在近代“科学的”教育学诞生之初,即已出现,至今依然存在。国外教育理论界一直把它作为问题研究,并致力于教育学的“独立”。而在我国,对这种现象几乎热视无睹,似乎这已是解决了的问题。其实,教育学沦为“别的学科领地”,在我国表现得相当突出,个中缘由值得人们深思和进一步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多种学派的形成,是高等教育学繁荣的主要标志。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科学,多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学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对于繁荣高等教育学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桂生  
"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问题的症结何在?这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教育语汇西文中译引发的错觉,我国长达五千年之久固有的教育文化传统的成见,"教育系统"观念的模糊,教育学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存在着西学东化、东而化之,乃至化而未化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脱离时代的变化,枉顾中西社会—文化差异,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特点。要有对教育基本性质的识别和教育主题的把握,要继承与发扬人类教育的优良传统,从革新创造中汲取我们的诗情,对教育西学及我国悠久的教育传统重新加以审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兰格威尔德、范梅南等两代教育学者的现象学转向仅在方法层面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忽视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本身乃是一种旨在拯救现实人生危机的人生教育学。但胡塞尔过于依赖思想史和康德理性主义,使得他的人生教育学其实未能深入现实人生。其弟子海德格尔另辟存在主义,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过,海氏的存在主义人生教育学同样需要进一步优化,优化路径是到文学、电影领域寻找意义更丰富、表达更生动的人生教育文本。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立新  
近段时期以来,多家新闻媒体诸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闻报》、《新民晚报》等对新黄浦集团与复旦大学全面合作之事在显著位置(时段)进行了报道。此事在社会上刮起了一阵旋风,所到之处,反响热烈。近日又闻社会上有人提出“新黄浦现象”这个概念,拟对新黄浦集团与复旦大学合作之社会经济意义进行更广泛的总结与概括。念及此意,深以为然。联想起本项目操作过程中的各种体验,笔者也想对此现象的内涵和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广大同仁指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玉祥  
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丰富,学科群已初见雏形。高等教育学科群的生成依赖于高等教育实体结构和高等教育学内部子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笔者采用高等教育学科场域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演进。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厘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澜  
自主学习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开放教育成败与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加强办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从外因———教师和学习支持服务对内因———学生的激活作用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金家新  
运用现象学的视角,分析探讨比较教育朝向他者教育实事的"悬置"与客观、在直观与再现中实现比较教育对他者教育生活的解释、在借鉴与超越中对他者教育生活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比较教育研究应该从现象学"朝向实事本身"中得到启迪,这对比较教育的学科化建设与科学化发展有着特有的意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静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启蒙运动和新文学的迫切需求,文学翻译得到高度重视,戏剧翻译当属其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达到了启蒙民众、救国救民的目的,也丰富了对戏剧体裁的掌握。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既包括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等观念的政治背景,又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文学、文学观念均处于转型期,对戏剧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有:作家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均采取了颇为"自由"的翻译手法;他们所选取的外国作品主要以浪漫主义为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教育学的科学化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便是模糊的学术边界对其论域的清晰性以及知识的有效性的消极影响。造成学科边界模糊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学以学校这一不完全的时空框架来限定其研究对象而造成的研究对象迷失,这也进而使其失去了基本的理论焦点。在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层次上,所有的学科都在研究同一个对象,即人的社会活动,因而这些学科之间的边界是理论上的而非具体对象的边界。教育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就在于它是从人的社会活动对人生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独特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钢  
一 教育学(pedagog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教仆(pedagogue),专指照料年幼男孩的奴隶。由于“教育学”是从“教仆”这个词派生出来的,而它又作为关注教育过程的应用艺术,很少受到尊重,所以从词源上看,“教育学”没有深奥的“科学”涵义。在赫尔巴特之前,也确实很少有人把它当作科学,仅将其看作是对教育活动的议论、感想和设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通过教育消费来拉动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 ,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承认刺激教育消费的作用 ,但同时认为该作用不能夸大 ,必须考虑我国老百姓的教育消费能力、教育个人回报率、教育消费信贷等状况。而要合理刺激教育消费 ,也必须从改善老百姓收入支出预期、扩大教育消费信贷、改善教育供给、提高教育个人回报率等方面着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光明  应单君  
马克斯.范梅南主编的教育学术期刊《现象学+教育学》(《Phenomenology+Pedagogy》)是现象学运动在教育学领域的一种效应,它继承并发展了荷兰"乌特勒支学派"的现象学思想,定位于教育的人文科学探究,以提升人们的教育实践智慧。期刊不仅为相关学者创建了一个现象学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现象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研究发现及大量的研究信息,推动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学术发展,扩大了现象学教育学在学界的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因完成了其使命而于1992年停刊,但是它的精神和传统却持久不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