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4)
- 2023(6168)
- 2022(5287)
- 2021(5006)
- 2020(4133)
- 2019(9190)
- 2018(9107)
- 2017(17199)
- 2016(9792)
- 2015(11037)
- 2014(11019)
- 2013(10210)
- 2012(9509)
- 2011(8794)
- 2010(9080)
- 2009(8295)
- 2008(8306)
- 2007(8330)
- 2006(7362)
- 2005(6508)
- 学科
- 济(41424)
- 经济(41278)
- 管理(29504)
- 业(22767)
- 企(20987)
- 企业(20987)
- 地方(13864)
- 方法(12654)
- 中国(12534)
- 业经(10399)
- 农(10199)
- 财(10160)
- 理论(9845)
- 和(9119)
- 地方经济(8567)
- 制(8213)
- 数学(8154)
- 教育(8133)
- 数学方法(8047)
- 学(7717)
- 工作(7436)
- 家(7094)
- 国家(6855)
- 体(6695)
- 农业(6677)
- 划(6301)
- 技术(6133)
- 策(5986)
- 财政(5950)
- 环境(5467)
- 机构
- 大学(139193)
- 学院(135821)
- 济(52222)
- 经济(50883)
- 管理(49974)
- 研究(45767)
- 理学(42154)
- 理学院(41611)
- 管理学(40931)
- 管理学院(40631)
- 中国(32569)
- 京(28890)
- 财(27473)
- 科学(26341)
- 范(23151)
- 师范(23067)
- 所(22226)
- 江(22218)
- 财经(20605)
- 中心(19984)
- 研究所(19781)
- 经(18376)
- 州(18297)
- 北京(18181)
- 师范大学(18111)
- 院(16324)
- 农(16288)
- 经济学(15393)
- 业大(15327)
- 财经大学(14850)
- 基金
- 项目(84479)
- 研究(69010)
- 科学(67471)
- 基金(59180)
- 家(49315)
- 国家(48831)
- 社会(45149)
- 科学基金(42329)
- 社会科(41605)
- 社会科学(41589)
- 省(34093)
- 教育(33415)
- 基金项目(30908)
- 编号(30195)
- 划(28331)
- 成果(27808)
- 自然(23958)
- 自然科(23391)
- 自然科学(23387)
- 自然科学基金(22982)
- 资助(22937)
- 课题(21979)
- 重点(19184)
- 发(19153)
- 部(19000)
- 项目编号(18756)
- 年(18568)
- 性(18067)
- 创(17602)
- 规划(17545)
共检索到217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霞 张皓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区域社会合作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实现与地方政府、区域社会的共建共享,探索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区域社会的合作交流机制,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做好总体发展规划。
关键词:
高校职能 地方高校 合作交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文星 朱凤霞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间合作治理已成为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也成为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政府公共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合作各方的信息畅通和利益实现,即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各地方政府就会提高跨区域合作的意识和愿望,就会主动地通过这种途径来寻求区域发展中共同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协调 合作治理 科学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张东辉
近年来 ,东北亚各国 (地区 )在所属地方的共同努力下 ,在对外开放、地区开发、国际合作等方面发生着新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城市都在制定和实施各种开发计划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必须看到 ,目前仍存在着影响和阻碍区域合作的种种因素 ,而地方政府间各种交流的加强及贸易往来的扩大 ,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解国家间关系、减少国家纠纷、促进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伟生 许培源
本文结合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区域内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任期限制与政绩要求是导致区域经济体内各地方政府不合作的根本原因;在取消任期限制与政绩要求不现实的情况下,以合约的形式约束地方政府,对不合作者实施惩罚,能够有效地避免竞争、促进合作,提高区域经济体的整体利益。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合作与竞争 任期限制 博弈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黄明华
基于效用最大化,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和政治晋升三个需求动机对区域合作困境进行诠释。指出,经济收益最大化不是地方政府展开合作的充分条件,当地区公平、官员政治晋升纳入到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后,区域合作空间要比单纯以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区域合作空间要小。认为,促进区域合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政绩考核和官员选拔体制创新、建立地方政府间规范的利益博弈机制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地方政府博弈 体制改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作功 张文琦
构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社会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香港、澳门、台湾)融资平台2013-2017年的数据,基于DEA的VRS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社会效率的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社会效率均值偏离1的有效值较多,普遍处于相对无效状态,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五年间,东、中部地区的融资平台社会效率整体有所提升,西部地区融资平台社会效率有所退步,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退步。为此,多方应该共同努力,融资平台要加快构建独立面向市场的治理体系、中央政府应完善债务治理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尽快出台隐性债务综合治理方案,以提高融资平台的社会绩效,化解债务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凯诚 李晓晔 谢慧敏
研究目标:实证检验政府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及两者的动态关系。研究方法:采用三阶段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法及PVAR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政府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两者总体的基尼系数呈反向变动;第二,组间差距是导致政府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总体基尼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三,从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来看,东部地区社会投资效率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投资效率变动的原因,中部地区两者并无格兰杰因果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此外,从长期来看,除西部以外,社会投资效率对经济投资效率的冲击均表现为强度不同的负向效应,而经济投资效率对社会投资效率的冲击则表现为正向效应。研究创新:对原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首次构建有关政府投资效率的环境指标体系,同时将研究重点聚焦在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的动态关系上。研究价值:丰富和延展了政府投资的理论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文晖 李保平
政府是区域前期开发的主要投资者。对区域前期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以及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区域前期开发项目可分三大类型:社会效益突显型、经济效益突显型和财务效益突显型。对于财务效益突显型的区域前期开发项目可依赖良好的金融中介条件,而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显型的区域前期开发项目,只能由政府出面,由政府出面聚集社会资本再将其投向项目。政府筹资又可分为政府直接筹资和通过开发银行融资两种形式,对于两类不同的投资主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直接筹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本文着力分析地方政府筹资能力的决定因素,并介绍了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关键词:
区域经济,前期开发,地方政府,资金筹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红梅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干预难以避免,干预下的负面效应使产业转移缺乏效率,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认识政府制度创新对干预所致的负面效应的矫正,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区域产业转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月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在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系统则是基于市场的创新和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理论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的作用,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锁利铭
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构建了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理论模型。制度分析强调了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区域合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选择,其合作行为受到合作意愿和交易成本的影响。根据地方政府决策的过程,区域合作存在选择、实现与协调3个阶段。在选择阶段,地方政府需要在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模式之间作出两难抉择,其决策受到内生与外生交易成本的影响;实现阶段,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与交易成本水平高低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合作绩效;协调阶段,地方政府根据合作目标选择,在不同的组合中进行调整,以改善地方政府的合作绩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合作强度,优化偏好结构,考察合作的偏好匹配程度,同时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合作的交易...
关键词:
制度分析 地方政府 区域合作 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饶光明
当前,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已经使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巨大挑战,而协调区域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区域发展实际主体的各级地方政府,手里掌握着权利和资源,理当加强跨区域合作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位于西部大开发核心区域的长江上游地区,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或未来更长的发展时期,需要创建长江上游地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与发展联盟,实现联盟内部各次区域的兼容、整合与对外开放,并以学习型政府建设推动联盟的生长和繁衍,使之成为跨区域合作、实现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推进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