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3)
- 2023(12865)
- 2022(10737)
- 2021(10074)
- 2020(7968)
- 2019(18312)
- 2018(17927)
- 2017(33100)
- 2016(17898)
- 2015(20361)
- 2014(20191)
- 2013(19951)
- 2012(19345)
- 2011(18052)
- 2010(18388)
- 2009(16967)
- 2008(17108)
- 2007(15961)
- 2006(14624)
- 2005(13376)
- 学科
- 济(85677)
- 经济(85598)
- 管理(48692)
- 业(44510)
- 企(34401)
- 企业(34401)
- 中国(32115)
- 方法(27408)
- 地方(25222)
- 农(23272)
- 数学(22818)
- 数学方法(22546)
- 业经(19247)
- 贸(17244)
- 贸易(17227)
- 易(16651)
- 学(16482)
- 制(15806)
- 农业(15566)
- 财(15354)
- 发(15009)
- 银(14768)
- 银行(14753)
- 行(14415)
- 融(14292)
- 金融(14290)
- 环境(13984)
- 地方经济(13113)
- 和(12501)
- 理论(12465)
- 机构
- 大学(266767)
- 学院(265466)
- 济(113402)
- 经济(110878)
- 研究(101908)
- 管理(93292)
- 中国(78963)
- 理学(77613)
- 理学院(76462)
- 管理学(75098)
- 管理学院(74573)
- 京(60620)
- 科学(60278)
- 所(51774)
- 财(51611)
- 研究所(46390)
- 中心(44889)
- 江(42020)
- 农(41375)
- 范(40816)
- 师范(40484)
- 财经(39834)
- 北京(39638)
- 院(36906)
- 经(36057)
- 经济学(35560)
- 州(34444)
- 业大(34225)
- 师范大学(32796)
- 农业(31940)
- 基金
- 项目(164828)
- 科学(130579)
- 研究(123543)
- 基金(118979)
- 家(103498)
- 国家(102583)
- 科学基金(87188)
- 社会(80241)
- 社会科(75989)
- 社会科学(75971)
- 省(62445)
- 基金项目(61920)
- 教育(56734)
- 划(53611)
- 自然(53285)
- 自然科(52094)
- 自然科学(52083)
- 自然科学基金(51125)
- 编号(49174)
- 资助(48490)
- 成果(41902)
- 发(41141)
- 重点(37780)
- 部(36930)
- 课题(36708)
- 发展(33868)
- 国家社会(33678)
- 创(33429)
- 展(33296)
- 教育部(31806)
共检索到436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大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学森
现代中国的城市难道只能是“方盒子”式的高楼大厦的集合体吗?高楼中人从窗户望出去只能见一片灰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题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的致“山水城市讨论会”的信中,对此提出异议,并大声疾呼:“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恩玉 张晓飞 朱莹
农业综合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推动辽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新农村建设 结合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学森
世界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在读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后,于1992年10月2日给该书主编之一的顾孟潮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了对中国城市面貌、规划及建设方式等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设想。信的内容涉及到了“21世纪的中国城市奔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在征得钱老和顾孟潮同志同意后,本刊特发表这一信件,供广大读者研究和思考。钱学森同志对中国城市科学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早在1983年钱老便撰文强调中国园林是风景、公园、园林学三者的结合,是高层次的艺术产物,要认真研究中国的园林艺术,并加以发展,不要照抄外国的东西。并提出“要以中国园林艺术来美化我们的城市,使我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俊桥 张跃杉
介绍微建筑这一设计新思潮的设计理念,深入研究其历史发展脉络,对其本质特征进行初步探究。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微建筑的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如何体现"以小见大"的本质,指出微建筑是实现优化空间的新形势,为未来居住形式和功能空间提供了重要思路,以此激发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的创新精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苹 袁友胜 王铎
本文从洛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城市园林建设以及当代城市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洛阳"山水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历史必然。
关键词:
洛阳 山水城市 建设 优势条件 历史必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孟潮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认为城市的未来的希望在于发展生态文明,形成生态城市,既以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未来城市应有的质量。并以华盛顿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教训为例,批判了巴洛克式规划思想和作法。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中国的钱学森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主张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指出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故作者认为,山水城市与生态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循环经济 城市建设 上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曾溎
生产要发展,科学文化要提高,生活要改善,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不可免的。当我们经过积畜力量,开创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再进入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行列时,住宅形势自可相应地从差强人意逐步发展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当前许多城市的规模和留存的穷巷陋室都将不能适应将来的要求。从长远看,改建旧区和开发新区都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在城镇住宅积欠难偿的情况下,对于改建旧区与开发新区的主次先后怎么摆法则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冬梅
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现行财政制度的缺陷是造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必须从根源入手,改革和完善财政制度,方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分税制 地方税 二元税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才武
<正>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近10年来乡村旅游开发的勃兴。在传统意义上,乡村旅游开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业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公认。但随着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价值的平台治理形式,似乎还没有得到学界的深入阐发。一、乡村旅游开发建构一种村庄综合价值共生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其中的丰富内涵,就包含了通过建设村庄产业经济共同体以形塑乡村外在形态,通过建设村庄文化共同体以形塑村庄独特精神文化内核的协同发展规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明 王帅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财政经济发展态势与特点以及制约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财税政策因素,并分别从财税政策、财政体制、税收制度以及财税政策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宗荣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进而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明了方向。政府要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挥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要在明确创新角色定位、构筑合理创新体系、改革完善创新机制以及加强创新队伍建设四个方面作出努力并联合社会创新力量共同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图伟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建设 政府 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